防风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防风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杨昌权

湄谭县兴隆镇卫生院 贵州 湄潭 564102

【摘要】目的:评析、测定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以防风汤加减为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选入本实验。选入时间最早、最晚分别为2021.02、2022.01。患者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执行标准。其中35例采取西药治疗,作为参照组。其余35例应用防风汤加减治疗,作为试验组,评析、研究两组疼痛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膝关节评分。结果:(1)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无确切差异,P>0.05。治疗3天、1周、2周,两组评分均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2)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膝关节评分更高,P<0.05。结论:防风汤加减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效果显著。既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还可加快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提升。

【关键词】防风汤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属于慢性疾病,并且具有退行性特征。疾病早期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以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为主。随着病情加重,可影响患者关节功能,致使其活动受限[1]。为此,予以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本研究录入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防风汤加减应用其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21.02开始,录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至2022.01结束。随机数字表法对入选者进行分组处理。70例患者均分两组。参照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纪为39至72岁。均数为(52.77±4.28)岁。试验组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纪为40至73岁。均数为(52.68±4.30)岁。统计、分析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价值,P>0.05。选入者均知晓本实验,排除急性关节损伤、骨关节结核患者。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予以患者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生产厂家: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66984;规格:50.0mg),口服给药,单次剂量为100mg,每天用药1次。

试验组:采用中药治疗方案。予以患者防风汤加减。基本组方:防风8g;杏仁、生姜各10g;当归、茯苓、秦艽、麻黄、肉桂各15g;甘草、葛根各20g;黄芩30g;大枣1枚。患者疼痛难忍,加味当归、延胡索等,分别为15g、20g。患者寒郁化热甚,加味黄芩、薏苡仁等,分别为15g、30g。患者肾气亏虚,加续断、杜仲、桑寄生等,分别为8g、15g、10g。上述药物煎煮后,早晚合服1剂。

1.3观察指标

评析、研究两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中医症候积分、膝关节评分(膝部评分量表)。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软件处理、检验数据。两组疼痛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膝关节评分行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P<0.05,统计价值存在。

2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

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无确切差异,P>0.05。治疗3天、1周、2周,两组评分均降低,试验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疼痛评分(62b4266f10164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 ±S,分)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

治疗3天

治疗1周

治疗2周

试验组

35

7.43±0.53

4.12±0.84

3.52±0.51

0.84±0.35

参照组

35

7.39±0.48

5.50±0.77

4.48±0.49

1.76±0.36

t


0.3309

7.1646

8.0303

5.7735

P


0.7417

0.0000

0.0000

0.0000

2.2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膝关节评分

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膝关节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两组中医症候积分[n(%)]

组别

例数(n)

中医症候积分

膝关节评分

试验组

35

21.39±3.40

81.34±7.58

参照组

35

31.64±3.28

58.65±7.34

t


12.8359

12.7220

P


0.0000

0.0000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的一种,症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以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为主要表现,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常规西药治疗该病可减轻关节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症状,但是远期效果并不理想[2]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归为“痹证”范畴,久病劳伤、筋骨失养、风寒湿热邪等均是致病因素。为此,在治疗方面,应遵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止痛原则,本病应为“痹证”的风寒湿痹型行痹,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相关研究显示,防风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3]。方中麻黄祛风散寒除湿。茯苓健脾渗湿。当归,秦艽,葛根,肉桂活血通络,解肌止痛,并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生姜、大枣、甘草和中调药。上述药味合用,可充分发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止痛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防风汤在改善微循环、促进血管扩张方面具有确切价值[4]。同时,还可维持软骨基质降解、合成之间的平衡,有利于减慢软骨退变速度。本实验结果证明,治疗3天、1周、2周,两组疼痛评分均降低,试验组更低,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更低,膝关节评分更高,P<0.05。

总而言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予以患者防风汤加减,临床效果优异。

参考文献:

[1]王璠.防风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2):167-168.

[2]冯嫚嫚.中医复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0):1176-1177.

[3]朱晓川,焦军.防风汤对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发作期影响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02):205-207.

[4]冯嫚嫚.中医复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0):1176-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