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心算能力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领航心算能力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杜晓凯 周瑰 林君晓

摘要:论文分析研究了领航心算能力形成的特点规律和实战要求,全面梳理了领航心算的知识体系,研究论证了领航心算的原理和方法,总结提炼了领航心算能力培养的模式和方法,科学构建系统、完整、高效的实战化领航心算能力培养体系。

空中领航能力是飞行能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领航计算能力(实战中主要是心算)作为飞行任务实施过程中必备条件,在领航和飞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飞行员心算领航数据是复杂作战环境下的终极手段。直升机飞行人员领航心算能力培养长期以来知识体系松散不全面、训练方法单一不系统、实战运用欠缺不深入的问题,必须强化直升机飞行人员快速、准确、熟练的领航心算能力培养,科学构建系统、完整、高效的实战化领航心算能力培养体系,才能准确对接部队训练需求和实战任务要求,形成扎实可靠的战斗力。

一、领航心算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领航心算能力是飞行员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直升机的特性使其主要担负低空(超低空)作战任务,直升机飞行员不仅需要时刻关注战场态势及变化来操纵直升机飞行,还需要及时收集判读领航参数、快速准确解算航行诸元、并准确保持航行参数飞行,才能为作战任务顺利完成和飞行安全提供保障。

(二)领航心算能力更能适配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直升机机载综合导航系统虽然比较先进,但是在低空(超低空)机动飞行条件下解算数据误差较大且易受干扰,而且飞行员依靠领航计算工具进行计算也是不现实的。领航心算,则不依赖辅助设备,不影响飞行操作,飞行员完全依靠大脑进行各项领航数据解算,毫无疑问,快速熟练准确的领航心算能力是更能适应战场环境和作战任务的方法手段。

(三)飞行人员的领航心算能力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培养

飞行学员在学习训练阶段,领航心算知识体系松散,心算能力训练方法单一,对心算能力的实战运用研究的还不够深入透彻,没有科学规范的培养方法和模式。飞行员在部队训练阶段,都是依靠各自的经验总结和口口相传,对计算的基本原理没有说明解释,准确性、科学性无从考证,致使心算方法难以推广应用。

二、健全领航心算能力知识体系

通过调查论证、归纳总结,收集整理领航心算能力所涉及知识理论、教学资料、训练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结构合理的领航心算知识体系。领航心算能力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形成特点和考核标准四个方面,相对于前期松散的领航计算教学内容和环节,将领航心算能力培养设置为一个专题,系统规范了领航计算能力的结构、特点、学习方法和考核标准,首次使学员对领航心算有了系统全面地认识,为锻造领航心算能力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

1.领航心算能力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心算基本数据、心算偏流地速和风、心算下一边数据、心算背台偏流、心算航迹修正五大类,总结了各项心算内容的具体计算原理和所用到的基础数学公式定理以及化简过程。

2.领航心算能力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公式简化法、表格记忆法、速算巧算法等学习方法。从学员学习角度出发,归纳总结领航心算使用的方法特点、操作技巧,为领航心算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明确了具体方法和方向。

3.领航心算能力的形成特点。包括反复性、整体性、复杂性三个方面。反复性是学习者在遗忘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练习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体性是通过领航工作程序将领航心算融合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复杂性是实战条件下的心算需要直升机飞行员各项能力的综合平衡。

4.领航心算能力的考核标准。在领航心算能力形成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方式和指标,根据成长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客观评价。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领航心算能力内容量化测算,通过实践应用检验,形成能力考核评价标准体系,明确了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

三、构建“三段式”领航心算能力培养模式

依据教育心理学发展规律和领航心算能力培养特点,匹配 “集中理论、飞行训练、岗位任职”直升机飞行人才成长路径,综合考虑学员毕业后在部队心算能力的继续成长,改革创新了领航心算能力三段式培养模式,即“院校理论学习、飞行实践训练、部队实战化训练”。

1.集中理论教育阶段打牢根基。以常规的数学心算为基础,与领航知识进行必要的联系,从根本上理解领航心算的原理。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对领航心算基本方法技巧的学习与掌握,解决“算什么、怎么算”的问题。

2.飞行训练阶段塑造能力。飞行学员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操作熟悉心算的方法步骤和使用时机。重点是在飞行训练过程中认识到心算的实际作用,并逐步强化心算的具体方法步骤,并训练的过程中归纳演绎适用于自身的心算方法和规律,形成“算的准、算的快”的能力

四、创新领航心算能力培养方法

领航心算能力的形成有着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和规律性,必须以系统的专业理论为支撑,形成过程中要经过大量的、反复有效的、针对性的实践训练才能形成。

(一)深入认知,充分准备

在领航心算技能形成的初期,即技能形成的认知阶段,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输入与整合。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强调,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需要完备的理论支撑,领航心算技能的形成同样需要理论的支撑,学习者要熟练地掌握领航心算技能,必须先要充分理解领航心算的原理,熟记领航心算的方法。

追本溯源,熟练掌握领航心算原理和心算方法。明确领航心算的原理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者将无意义字符串联成一系列有意义的字符,从而巩固心算方法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者判明误差来源,优化心算方法,进而减小误差。在教学中,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里的“一”指的是学习的某一原型。在领航心算学习时,原型指的是心算的基本方法,掌握领航心算的基本方法是进行领航心算的前提条件,是做到“举一反三”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距离、时间和速度的心算中,学习者可以通过每分钟的飞行距离进行心算,也可以6分钟为基础、1分钟的飞行距离为调整进行心算,经过学习后,学习者可以根据前面提到的两种方法总结出在飞行距离较远时的心算方法,即:以10 分钟为基础、1分钟的飞行距离为调整或以10 分钟为基础、6分钟的飞行距离为调整进行快速心算。

2.勤学苦练,认真做好领航准备。在实际飞行中,领航准备是影响领航心算技能发挥的1个重要因素。与领航心算相关的预先领航准备主要包括飞行前地图作业、预先领航计算和研究记忆航线情况。在领航过程中,地图作业质量的好坏、航线数据记忆是否熟练等都会对领航心算产生直接的影响。准确充分的预先领航准备不仅可以节省空中精力,还可以帮助飞行员在心算时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所需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心算工作。

(二)合理联结,主动迁移

在领航心算技能形成的联结阶段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数学心算技能和领航心算技能的联结;二是领航心算技能和领航程序的联结。数学心算技能与领航心算技能联结的实质是将数学心算中常用的心算技巧合理的运用到领航心算技能中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联结有利于学习者更好的理解领航心算技能,在此联结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技能的迁移规律。领航心算技能和领航程序联结的实质是将领航心算技能运用到领航程序中的过程,在此联结过程中主要是实现了具体心算内容的领航意义。

(三)充分练习,形成技能

领航心算技能的形成以熟练和不熟练来衡量,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算形成技能,而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就很难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要做到领航心算既准且快达并到自动化程度,过硬的基本功是前提与保证。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领航心算的方法,而且需要适量的练习,练习分为地面练习和空中练习。

结束语

新的领航心算能力培养体系,符合领航心算能力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实现战、教、学一体,体系科学完整、内容系统详实、结构清晰完整、培养简单高效,创造性地解决了领航心算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计算方法和内容零散化、准确度无从考证、无法实现传承创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够有效培养直升机飞行人员快速准确熟练的领航心算能力,能够准确对接部队训练需求和实战任务要求,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颜思铭.引领中国直升机产业化发展——访中航工业直升机总经理蔡毅[J].国际航空,2013(8):32-34.

作者简介:杜晓凯,男,1982,大学,讲师,直升机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