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研究

郑建辉 王壬炎 王璐 周坤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我国的地铁已遍布各大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确保地铁车辆的运行安全和效率,是确保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地铁车辆的检修模式和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发展和运输发展的需要,必须结合城市地铁车辆运行的实际情况,改进检修技术和模式,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确保运行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辆;检修模式;检修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铁交通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得到了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关系到城市发展的稳定与和谐。要重视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和技术的研究,建立基于地铁实际运行的科学高效的检修模式,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为地铁运行的安全可靠奠定坚实基础。

一、我国地铁车辆的基本检修模式

虽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的地铁车辆检修制度,但由于各城市的地铁运营情况不同,导致国内部分城市的车辆维修模式存在区别,但具体框架都大同小异。为保证地铁车辆的安全运营和地铁交通的良好发展,要对车辆进行检查修理,具体的检修工作要结合车辆部件维修和使用的时间长短来开展,目前我国地铁车辆的检修模式主要是根据地铁车辆运营路程和运营时间划分,大致分为定期与不定期检修两种模式。不定期检修的时间不固定,可能会每天检修也可能每个月进行一次检修,但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月。而定期的检修模式主要有定修、架修或针对车辆整体进行的大修。还有一种检修模式是针对车辆运行中出现的突发性故障进行修理,又称为临修,临修又分为在轨道上修理或在检修场内修理。

二、目前检修模式存在问题

依照目前国内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现状来分析,其检修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采取同样模式的检修方式使浪费极为严重,尤其是例行维修过程中,维修内容冗余且程度较大,不仅会导致车辆利用率严重下降,而且会占用运营时间。此外,在地铁沿线基础设施升级背景下,社会对地铁投运率产生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地铁车辆数量未显著变化趋势下,提升网络化运营质量和效率成为地铁行业面临的难点。而现有的维修模式相对固守,进而激增了运能和运量之间的矛盾。若传统维修体制不进行革新,运量与运能二者的需求平衡很难实现。最后,在现有维修制度下,计划预防体制特征较为明显,极易导致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的状况发生。众所周知,设备故障具有不可预知性且规律呈多样性。可能之前提交的维修要求与实际会发生不匹配现象,这不仅不利于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还会带来潜在的故障隐患,极大地制约了地铁的运营盈利模式。基于上述分析,对现有的维修模式进行改革切实可行,只有引入新的理念和维修策略才会确保列车运营的高效持久。

三、理想化的地铁检修模式

经过分析我国当前地铁维修模式与国外地铁检修模式对比后,可发现不同地区的地铁线运行特点不同,可根据其大致的运行情况设计一种通用的理想化检修模式。地铁在建设和运营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铁轨道线路少、车辆少及地铁车辆管理与检修人员缺乏经验等。这时便可制定一些预防性的检修计划或在发现故障之后进行专门的检修计划。检修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检修计划,准备相应的检修工具与材料;同时,定制相关部件的检修计划与检修时间,以保证修理的有序进行;另外,培养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并使后期的车辆检修工作得到技术保障。等到地铁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地铁交通便更加的普及,这时就需转变检修模式,制定一种以预防性检修为主,具体化检修为辅的模式,这种检修模式能针对性的对某些问题进行修理也可预防此类故障的发生,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因笼统检修造成投入大的问题,故而能提高整体车辆的运营水平。

四、地铁车辆检修技术

1、灰色局势决策。该检修技术主要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来展开,其工作以该系统中的白化等为核心,进而对各种灰色系统发展实施控制及预测。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在地铁工程中的车辆检修中能从定量和定向两方面,对车辆检修工作最终所呈现出的检修效果进行衡量。工作人员可通过灰色局势决策来综合、客观、准确地评价车辆检修方案及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能满足车辆检修的迫切需求。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检修技术通常是以都被决策来进行设计和应用的。简而言之,工作人员可通过该技术对车辆设备所处区域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监测控制,在此基础上再对其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判断最终的检修效果是否能与检修目标达成一致。

2、逻辑决断图技术。虽然,逻辑决断图地铁车辆检修技术应用的表现形式与设计要求不同,但其设计应用理念却是惊人的相似。例如,当地铁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后,检修人员不仅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还要找出设备出现故障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维修控制措施。对于设备运行故障较为严重的问题,除突发情况外,研究人员必须保证设备的定期维修与维护处理。对于出现故障影响较小的设备,因其并不会对地铁的正常运行状态带来影响,还要通过事后的维修策略,来保证其处在正常的运行使用状态。对于地铁车辆设备运行故障影响程度的判断主要通过四方面来分析,即隐性故障、故障机理与时间寿命、多重故障风险程度高低、故障影响后果的严重与否。此过程,对于未造成安全故障与环境影响的设备运行状态,并不能作为严重故障,来进行检修技术应用。

3、综合技术应用。逻辑判断、灰色局势2个维修技术相融合形成的检修机制,能有效结合2个检测技术的优点,借助逻辑判断获取最优维修方案,并且使用灰色局势检修技术来获取多个目标量化评级结果。结合式维修技术,形成了互补的维修方案,有助于提升地铁车辆检修的准确性,减少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科学地减少检测偏差问题,提升地铁维修应用效能。

五、地铁车辆检修策略

1、制定完善的检修制度。为更好地实现状态修的检修模式,需加紧人才的培养,这时检修制度的确立十分重要,它能保障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要确定每一位检修人员的职责范围,一旦哪一部分出现问题,就能找到直接责任人,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样一来,能使检修人员不断完善自身检修技术,做到技术上的提升。另外,要完善检修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将安全问题摆在第一位,加强安全引导。

2、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由于地铁车辆包含的零部件较多且精细复杂,所以需检修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不仅要保证其专业素质过关,也要注重其细心和耐心,这样才能发现零件和设备中微小的差错并防止故障的发生。所以要对检修人员进行技能考核和培训,保证其能力达标。

3、建立检修管理系统。建立检修管理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地铁相关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能更好地保证地铁检修工作的开展。①通过存储的车辆设备和零部件信息来制定合理的维修周期;②通过故障记录对车辆及其主要零部件进行寿命管理;③通过数据信息反馈发现问题的源头,更快地找出解决办法。

总之,地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区域相当一部分比重的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区域交通往来的速度和效率。但随着当下人口运行承载量不断增加,地铁车辆的运行也受到一定的磨损和消耗,在很大程度上给相应的检修工作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如何优化地铁车辆的检修模式、提高车辆的检修技术是当下维护地铁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黄行.探究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J].科技风,2018(08).

[2]何昌艳.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