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单位框架覆盖率及执行率提升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装备制造单位框架覆盖率及执行率提升策略浅析

许月红 1 吴琼 2

1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

2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电技术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

摘要随着装备制造单位集中采购的管控力度加强,框架实施的范围及规模在不断地扩大。由于企业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市场环境的变换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出现框架结果未能物尽其用,执行率不高的情况。衡量框架实施的优劣因素主要包括框架的覆盖率与执行率两个方面。物资框架整合信息技术、管控平台、管理模式多方资源,致力于解决覆盖率和执行率问题,满足装备制造单位物资采购的多样化需求,促使装备制造单位物资采购工作的成效得以提高。

关键词:装备制造单位;覆盖率;执行率

引言

框架覆盖率与执行率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提高框架覆盖率,提升集采规模,势必出现框架标的品类不断增加、技术要求差异性凸显的情况,框架结果如何能更好的满足需求,提升执行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覆盖率、执行率两个着力点展开,研究对象主要为二次设备生产、工程配套用料、IT设备等框架,从装备制造单位业务特点、采购物资特性及应用领域等角度,寻找影响框架覆盖率和执行率的因素,逐步扩大框架覆盖率和执行率。

1 框架覆盖率及执行率情况分析

为充分了解二次设备框架覆盖面及执行情况现状,本文选取KVM设备、微型断路器、IT设备3类物资典型框架执行情况开展分析。

1.1 KVM设备框架

各装备制造单位采购需求量,基于业务特点差异化、采购形式多样化,呈现框架物资执行率不高的主要因素:

1.1.1物资离散,规格型号不统一,导致中选品牌内,非中选机型采购量远大于中选机型。

1.1.2营销标前选型未有效应用框采结果,导致产品配置受项目制约。

1.1.3计划收集阶段需求提报不完整,且采购阶段未严格执行框采结果。

1.2 微型断路器框架

框架执行期内,各装备制造单位采购需求量,呈现框架物资执行率不高的主要因素:

1.2.1框架物资规格种类较实际使用规格种类差异较大,微断型号主要由各单位设计部门选型,零星、非稳定需求物料规格较多,物料标准化及复用率较低。

1.2.2计划收集阶段需求提报不完整,且采购阶段采购中选品牌时,未选用框架中选供应商。

1.3 IT类设备框架

框架物资执行率不高的主要因素:

1.3.1 IT设备CPU等核心器件更新换代快,框架设备型号未能及时升级变更。

1.3.2受控于行业、区域等销售体系等因素,致使框采授权应答及签约代理商可履约范围受限。

通过分析,二次板块通用设备计划收集阶段未能对需求进行合理预估并及时上报;采购执行阶段营销、设计选型各自为政,致使框架执行率较低。

2 框架覆盖率及执行率提升策略研究

2.1 扩大框架覆盖率

框架采购的实质在于通过统一采购标准,建立适合于装备制造单位集中采购的项目,通过有序竞争,发掘优势供应商,建议与供应商稳定的合作关系,整合内外部资源,从而优化采购供应链。本小节从优化框架采购策略、推进框架物料选型两个方面浅谈框架覆盖率扩大策略。

2.1.1优化框架采购策略

①细化框架物资清单

装备制造单位建立的销产协同机制不完善,缺乏需求预测的基础,导致框架未能覆盖全部实际需求。通过细化框架物资清单,扩大了框架物资覆盖范围,即设置评审物资清单及参考物资清单,评审物资清单作为价格评分的依据,参考物资清单不作为价格评分依据,供应商报价仅作为后期采购依据。如线缆框架,以历史采购量大的物资,作为评审物资清单;同时筛选出采购量较小的历史需求物料作为参考物资清单。

②建立框架物料滚动追加机制

对框架执行期内出现较多框架外物料采购的现象,可通过框架执行期间对已生效的框架进行物料滚动追加,可有效扩大框架物料覆盖率。如电力电缆框架,为增加框架物料覆盖的全面性,增强框架的可执行性,对在框架执行期内累计发生采购金额大于一定金额且不在框架物料清单中的物料以季度为单位与框架中选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以框架补充物料的形式进行实时维护。

2.1.2推动自有产品标准化

产品线缺乏统一设计,采购物料数量多,且非标物料占比较大,较难建立统一标准,框架实施难度较高,部分物资因此尚未纳入框架物资范围,框架覆盖率尚有提升空间。通过对产品线统一设计,对采购物资统一选型,推动物料标准化,降低非标物料比例,形成统一采购标准。

2.2 提升框架执行率

框架采购的核心在于采购对象适用于装备制造单位,框架生效后装备制造单位可以直接从框架物料和供应商中选择采购,解决装备制造单位一单一采的传统模式,有效提高采购效率。因此,框架的执行情况直接影响物资采购工作能否高效运转。本小节从扩大成交品牌、优化供应商性质、建立谈判触发机制、发布框采标准物料库四个方面浅谈框架执行率提升策略。

2.2.1扩大框架成交品牌

针对收敛品牌为目标的框架,往往因其使用的物资型号过多或配置复杂,通过典型配置的方式确定成交品牌,部分框架因仅针对单一品牌或品牌收敛过窄,无法满足生产经营类项目多样化需求,框架外品牌选型较多。通过进一步扩大框架入围品牌,满足项目对品牌多样化需求,同时要求对框架未覆盖的型号必须从成交品牌内选型,提升成交品牌履约率。对于项目实际需求型号不在框架范围内的,要求必须在中选品牌内选型,并经询价后择优选用。

2.2.2优化框架供应商性质

通过优化合作供应商性质,扩大行业主流品牌制造商谈判,品牌制造商入围后,与原厂直接签订框架协议,提升该框架执行率。如工业交换机框架,设置原厂应答加分项,鼓励和引导原厂直接参与应答、谈判、签约,在后续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入围品牌制造商可授权渠道代理商执行框架。

2.2.3建立框架周期谈判触发机制

受限于框架物资特性,尤其进口器件,易受市场波动、汇率变化等因素影响,价格变动过大,导致框架结果无法执行。可充分考虑物资特性,设置框架周期谈判触发机制,重新调整价格,保证框架执行。如进口元器件为确保框架采购执行的有效性,引入汇率波动的调控机制,针对进口元器件,每三个月如汇率波动超过一定比例,可组织与中选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

2.2.4发布框采标准物料库

框架结果执行的表现在于发生框采物料采购行为,由于历史物料描述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为避免错买影响生产经营,可推进框采物资主数据标准化工作,及时锁定并冻结该物资类别的一物多码物料,进而形成框架采购标准物料库。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择通用性极强,品牌间替代风险较小的物资,如微断断路器、光缆等,对非标及非中选品牌物料实施强制冻结,通过疏堵双向机制促进框采执行率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装备制造单位采用物资框架模式实现合适物料、供应商的选择,并以细化框架物资清单、建立框架物料滚动追加机制、推进框架物料选型等措施实现框架覆盖率的提高,以扩大框架成交品牌、优化框架供应商性质、建立框架周期谈判触发机制、发布框采标准物料库等措施实现框架执行率的增强,提升装备制造单位的框架覆盖率。

参考文献:

[1]董磊.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02):1-2.

[2]刘春海,张勋,刘允刚.石油管道工程物资框架招标采购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7,32(6):3.

[3]寇留刚.关于物资框架采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化工贸易,2018,010(006):6.

[4]张磊.基于框架协议招标采购在地铁物资采购中的实践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19,28(23):1.

[5]张平,吕耀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装备物资储备供应系统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