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艺的优化策略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油气储运工艺的优化策略浅谈

于国辉 杨凯

淄博绿能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现今我国的工业领域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和发展,而油气资源的使用加速了工业领域的生产速度和发展,因为油气领域的存储与运输工艺与工厂在生产时的速度和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为了加速我国的工厂工业的生产和发展,相关科研人员与工作人员需要对油气资源的储运工艺做出研究和讨论,找出之前油气资源储运工艺中的不足点,并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和优化,进而对油气运输工艺提供保障。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艺;策略

1油气储运工程中常用的最优化方法

1.1层次分析法

该方法是以目标分解、方案分析等形式对与决策相关的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即对相关问题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构建出具体化的结构模型,为综合分析、系统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在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该方法,以综合、系统的角度对各层次进行分析,在各环节活动可以体现目标、方式。比如制定管道穿跨越方案时,可以应用该方法来确定权重,层次分析的目标层为:选择最佳的河流穿越方案,准侧层、方案层分别为选择条件、备选方案,建立最佳方案的层次模型,通过对各因素权重的计算来确定最优方案。但是,该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当存在多个评价指标时,该方法很难对其清晰判断,判断矩阵无法达到一致性的要求。

1.2灰色关联法

该方法指的是利用曲线几何图形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实质是通过曲线几何图形的相似度对曲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在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该方法,通过对待选、预设方案关联度计算,分析待选方案的优缺点,如果二者的关联度比较高,说明待选方案实施的效果越接近预设方案的结果,比如对某油田进行全面管理时,依据该油田特点采取统一管理方式,对原有的排污装置进行改进,在发挥油田能效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3灰色物元法

该方法指的是利用三要素所组成的三元组对事物的基本元进行描述。该方法在应用前,应建立灰色物元矩阵,以加权求和的方式对各个方案的关联度进行分析,选择出最优的方案。比如在建设某输气管道时,依据所选择的管径、输气压力、站数以及费用等参数制定相应的方案,在标准方案选定后构建矩阵,结合所计算的关联度选择出最佳的方案。

1.4系统分析法

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确定所研究系统的范围、所处环境,比如在优化一条长输管道运行问题时,需确定所研究的系统范围,即是管道系统自身,还是与其相关的油田、炼厂问题,然后确定系统的结构、目的、组成部分、功能及内部规律等,在研究长输管道系统时,需要确定泵站、加热站的个数,各站需要设置多少台泵、多少台加热炉,分析各个泵的最大、最小输油能力,加热炉的发热能力,泵与站之间关系,设备与管道之间的承压能力等。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个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决策变量,指出评价方案优缺点的标准,即目标函数,比如在优化长输管道运行问题时,决策变量可以设置为进站油温。

2油气储运环节优化措施

2.1管道建设优化

管道是油气输送环节的重要基础,如果管道出现问题,则会对油气运输造成直接影响,为此,在油气储运环节的优化中,要对管道的建设工作予以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充分发挥出管道在油气运输中的作用,提高油气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及经济性。(1)在油气输送管道建设前期,要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遵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编制战略部署,强化选线工作。在输油管道管径的选取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原油的高黏性、高凝点,管径不宜过大。输气管道设计时,可以通过选择压气站的方法应对上升的输送量,以此来实现小管径的目标。(2)输送管道选线时,除了要选择适宜的指标数据外,还要对地质特性全面分析,使管道避开破碎断裂带、采空区等特殊地段,在明确输送量的前提下,对管道直径、壁厚以及输送压力等关键指标优化调整,以此来提高输送质量,保证油气能够顺利输送。(3)输送管道建设时,要开展相关试验,确保在正常输送条件下,可以完成输送任务,使相应的产业可以获得足够的油气,保持生产的稳定性。

2.2运行与安全管理优化

2.2.1管道维护

油气输送管道内的介质为石油和天然气,一旦输送管道出现漏点,会造成油品和天然气大量损耗,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在油气储运环节优化中,要重视管道的维护工作,通过防腐、防裂,避免渗漏问题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1)针对输送管道应力腐蚀问题,应加大对压力容器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应力腐蚀的产生概率。如材料制造时,严格控制夹杂物等,按规程要求定期对管道进行保养维护。(2)对管道上的裂纹扩展时效予以充分考虑,避免形成开裂破坏的现象。实践表明,厚壁的油气输送管道比薄壁的管道抗开裂能力强,所以在管道设计时,可适当增加管壁厚度。(3)经常检查管道,定期保养,使管道保持良好的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安排专人负责管道及相关设备设施的检查,重点地段的管道要做重点检查;做好管道的加固防护措施,使油气输送能够顺利进行。管道检查过程中若是发现裂隙,则应技术修补,防止裂隙进一步扩展而导致安全问题。

2.2.2防火措施优化

在油气储运环节中,泄漏问题时有发生,为此,必须重视防火工作,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防火设计进行优化。确保防火设施的选材、选型、安装、布置等环节与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相符;所有设备、设施及系统的布置均应符合防火安全规范的要求,经审核无问题后,方可实施;加强通风、防火隔离以及防爆管理。

2.3油气回收措施优化

2.3.1吸附油气

吸附油气是油气回收中的重要技术,具体利用吸附剂分离出空气中的烃类组分,并对烃类组分回收利用,保证油气储运质量安全。固体吸附剂的种类较多,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对烃类吸附作用各有不同,在油气回收中应采用活性炭吸附剂,提高烃类组分的吸收率。在油气储运环节,运用吸附油气回收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吸附成本,保证活性炭吸附剂的利用率,有助于提高油气回收效果。在运用活性炭吸附烃类组分时,要确保活性炭吸附剂完全吸附饱和后才能停止吸附,不得在未吸附饱和的状态下更换吸附剂,降低油气吸附回收率。

2.3.2吸收油气

在油气储运环节可以采用吸收油气技术达到回收利用油气资源的目的。吸收油气回收技术按照温度条件划分,分别常压常温吸收法、常压低温吸收法。其中,常温常压吸收法是在正常压力、温度的条件下,利用具备油气吸收功能的吸收剂来吸收油气,该项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油气回收效果较好。常压低温吸收法是利用冷却液体吸收油气资源。在应用油气吸收技术时,必须加强控制油气资源中的混合物分离情况,降低对吸收剂的干扰,保证油气资源回收利用率。

2.3.3冷凝油气

冷凝是油气回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正常的气压下,降低油气的温度,使重组分凝结成液体油品,轻组分会排入大气中,油气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冷凝回收中,制冷设备的选择是关键,可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以此来提高油气的回收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所具备的管道运输技术较多,且在此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和发达国家之间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即便如此,对于我国的工作人员来说也要应对油气储运技术进行大力研究,以此推动我国石油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一凡.油气储运工艺的优化策略[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5):85-86.

[2]何川,代丹,闫晓梅.石油储运系统优化问题及处理[J].化工管理,2020(14):148-149.

[3]何新华,高义.油气储运工程中最优化法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9(28):191-192.

[4]崔雨虹.油气储运工艺技术研究与优化[J].科学技术创新,2018(2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