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邓瑞祥,代群峰

(深圳市综合交通与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公路工程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交流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其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公路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层面分别探讨了精细化管理的要点,以期能够为我国基础工程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近些年,我国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其规模与数量都发生了显著的提升,对于技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也就显得尤为关键,需要不断提升管理的层次与范围。总的来看,粗放型管理、精细化管理之间的区别为:粗放型管理形式单一、粗放,表面化、无长期规划,目标混淆,工作散漫,缺乏自控意识,效率很低,企业竞争力弱;而精细化管理形式集约、经济、深入,实施长期规划,分清重点难点问题,目标明确、指标化、数量化、精确化,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竞争力。

1技术质量管理的精细化

公路建设是关切民生的重点工程,其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其质量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可靠的施工质量下企业的发展也将得到保障,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发展奠定可靠基础。对于技术质量管理而言,其精细化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技术管理精益求精

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就应当建立与之相应的标准,这也是我国各地区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标准化工作,能够为各参建单位提供更加可靠、科学的工艺选择。但与此同时部分项目在技术选择上大同小异,未能充分体现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难以与市场间形成良好的搭接,使得管理工作缺乏全面性。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与细节存在紧密联系,部分细节的缺失即可能引发严重的过程事故。

(2)质量控制严格把关

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对最终质量存在影响,所以在质量控制方面应当保持谨慎、严密的论证态度。对于精细化管理而言,也即需要以施工全过程为对象,能够深入探究各个工艺、数据、设备的选择是否合理。质检单位也应对施工的各个主要、重点工序建立起监管制度,尤其是在放样环节、重点构件等可采取“多人多次复核”的方法开展控制。

(3)实行样板制引路

实践表明,高速公路建设中实行“大示范、小流水”的原则有助于改进施工质量。其中“大示范”也即在重点单项工程正式施工前采取“集中示范、全线推广”的方法来完成技术交底;而“小流水”则是基于技术人员各自的技术专长,灵活组合不同部门的人员安排,使得参建人员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开展施工。

(4)质量过程控制卡

某一段桥梁、道路的单位工程是由多项分项工程组合而成的,因此单位工程质量的管理也需要从分项工程入手进行深度优化。对于各分项工程而言,也就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质量过程评价卡,能够对施工所涉及到的材料、工艺、人员以及气候等做出详细记录并实现全过程追踪,以此来提高质量管理的层次。对于存在的质量隐患,技术人员也可据此快速复核、快速追责,并制定相应额整改方案。

实践表明,质量过程控制卡有助于提升对项目过程各工序的管理,并根据工作内容明确不同单位、个人的职责。因此能够大大提升管理的精度,有助于落实网状责任制,同时在各个结构构件与技术人员之间形成绑定,便于质量终身制的落实。

2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在施工正式开始前首先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生产要求,同时以此为基础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都应当充分重视安全教育,并可借助各类高新技术、理念来落实安全管理的强度,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施工设备、材料的储存管理上要做好合理配置,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制度,对于潜在的安全风险做到准确识别、预案演练、日常巡查。材料、设备等的堆放应当考虑到进场、使用的时间要求,能够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做出深度优化,避免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2)采取有效安全管理措施

能够准确识别、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对其做出有效的处理。在施工开始前首先需要对技术人员展开全面的安全培训,能够明确施工所涉及到各环节的重难点,并在前期尽可能排除安全隐患。根据施工现场所设置的安全警示标识,指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台账。对于桥梁、隧道等重难点工程,管理人员应当设立专人专岗,定期对施工过程展开检查,明确其实际开展情况,同时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追查制度。

3科技创新与信息化管理的精细化

(1)科技创新精细化

科技创新层面的精细化需要建立在科学管理理念之上,技术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先进技术对于项目管理的作用。同时,在实际建设中也需要积极引进先进工艺技术,使之能够最大化发挥作用。

(2)信息化管理精细化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广,信息化已然成为了各领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公路工程建设规模、数量的不断增长随之带来大量的信息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也就越来越突出。需要技术人员能够明确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基于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制定推进信息化管理的路径。实践也表明,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工程沟通的质量,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弥补传统管理存在的漏洞,同时优化反馈速度,提升管理效率。

4结语

公路工程管理的精细化需要以科学合理、客观规范、经济适用等作为基本原则,并对管理模式、制度意义形成明确的认识,在战略上构建精细化管理思路,从项目全过程周期为对象深入拓展工程管理的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岩.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6):189-190.

[2]万田中,梅强.公路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0(14):59-60.

[3]周志武.高速公路工程精细化管理策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9):216+218.作者简介:邓瑞祥(1994.12—),男,汉族,籍贯:四川省宜宾市,硕士,工程师,市政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