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锥形束CT引导放疗纠正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实际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7
/ 2

分析锥形束 CT引导放疗纠正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实际作用

曹丽媛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在肺癌放疗过程中应用CBCT引导,分析其不同配准方式纠正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在首次治疗影像位置验证中,获取CBCT图像,使用离线配准的方法,比较胸部标准配准方式,胸部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胸部标准+靶体积配准方式的摆位误差。结果:胸部标准和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胸部标准和标准+PTV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肺癌放疗摆位中,CBCT能较好的纠正放疗摆位误差,配准时需结合靶体积或肺组织。

关键词:肺癌;锥形束CT;摆位误差


放射治疗是肺癌局部治疗的常用技术,70%左右的癌症病人均需要放射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已经发展至“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摆位”的阶段,其中,精确摆位是放疗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位置精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为减少位置误差的影响,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锥形束 CT(CBCT)作为最常用的图像引导方式,在成像剂量、图像质量、配准精度等方面均有优势[2],但不同配准方式下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CBCT不同配准方式下纠正肺癌放疗摆位误差的效果,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52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48~89岁,中位年龄64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无放疗禁忌症,临床资料完整。

1.2方法

使用飞利浦定位 CT、Varian Eclipse 8.6计划系统、OBI 影像引导系统、瓦里安ix-5008直线加速器。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头枕结合真空垫体位固定后进行CT 扫描定位,扫描厚度 3 mm,获取图像后上传工作站,由专业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后,进行5-7野逆向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满足临床要求且通过剂量验证后进行治疗。

初次治疗时,根据治疗计划坐标参数,在等中心激光灯引导下完成摆位,体位、固定位置尽量与CT 扫描定位时保持一致。使用加速器机载影像引导系统采集CBCT验证图像,扫描协议低剂量胸部条件,机架角度178°至182°E,在线配准后进行治疗。在offline Review8.6上与定位图像配准分析,分别以CBCT胸部标准(Thorax3D)配准方式,胸部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胸部标准+靶体积(PTV)配准方式获取组摆位误差,包括左右方向,头脚方向,前后方向。

1.3评价标准

(1)比较CBCT胸部标准和胸部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差异。

(2)比较CBCT胸部标准和胸部标准+PTV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62b915510d9c7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表示,采取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胸部标准和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分析

胸部标准和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胸部标准和标准+肺组织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分析(62b915510d9c7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mm)

配准方式

左右方向

上下方向

头脚方向

胸部标准

-0.35±3.29

2.44±3.96

-0.33±4.40

胸部标准+肺组织

-0.50±2.75

3.65±3.84

-0.10±4.22

t

0.942

-11.265

-1.694

P

0.351

0.000

0.096

2.2胸部标准和标准+PTV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分析

胸部标准和标准+PTV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上下方向,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胸部标准和标准+PTV配准方式间摆位误差分析(62b915510d9c7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mm)

配准方式

左右方向

上下方向

头脚方向

胸部标准

-0.35±3.29

2.44±3.96

-0.33±4.40

胸部标准+PTV

-0.50±2.72

3.56±3.82

-0.04±4.21

t

0.882

-7.867

-2.009

P

0.382

0.000

0.050

3.讨论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计算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逆向调强放疗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使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有显著提高。但在调强放射治疗中,需要高度适形,即靶区形状、靶区剂量分布均高度适形,因此,治疗位置的准确度也非常重要[3]。IGRT 技术就是为纠正摆位误差出现的新技术,可修正摆位坐标,与治疗计划坐标匹配,从而提高治疗精度。

CBCT作为肺癌调强放疗的常用影像引导技术,能够计算出每次3个方向上的误差,从而显示组织三维结构及变化,分析放疗误差规律性、重复性,从而进行自动纠正,维持靶区高精度,使剂量分布更加精确。引起肺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因素,除了机械、技术人员等方面外,呼吸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影像因素。而常规的自动配准方式和医生手动配准时一般以骨性标志为主要参考,但对于肺癌,受成像和呼吸运动的影响较大,本研究表明,常规胸部标准+肺组织和常规胸部标准+PTV与常规胸部标准配准方式下上下方向摆位误差差异明显(P<0.05),证明其带来的影响主要在上下方向。同时,对具体病例摆位误差分析时发现,当靶区位置位于肺边缘时,差异较大,因此,临床配准时需结合PTV或肺组织,尤其是靶区位于肺边缘时。

综上所述,在肺癌放疗摆位中,CBCT能较好的纠正放疗摆位误差,配准时需结合靶体积或肺组织。

参考文献:

[1] 李怀永,马常英,强俊豪,等. 锥形束CT图像引导对肺癌放疗摆位误差分析及CTV-PTV外放边界的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6):17-18,23.

[2] 张西志,李军,张先稳,等. 基于图像配准分析的锥形束CT在肺癌患者精确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研究[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8,31(4):336-339.

[3] 李喜红. 锥形束CT(CBCT)引导对非小细胞肺癌(NCSLC)放疗摆位误差和靶区组织射线受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