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的临床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 /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的临床对比观察

唐连强 刘信全

资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观察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21年3月-9月收治的40例无痛胃肠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中麻醉给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实验组(20例: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T1、T2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诱导时间、平均检查耗时、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患者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麻醉效果显著优于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

【关键词】阿芬太尼瑞马唑仑丙泊酚无痛胃肠镜

无痛胃肠镜对明确胃肠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无痛胃肠镜实施过程中需借助静脉麻醉剂以使患者在开展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处于短暂的睡眠状态,麻醉药物在发挥麻醉镇痛效果的同时可提升患者机体耐受能力,以保证无痛胃肠镜的顺利开展,常规麻醉剂为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认为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相比其安全系数更高,适合门诊短效手术[1]。本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比较我院2021年3月-9月收治的40例无痛胃肠镜中应用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以及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患者麻醉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20例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的无痛胃肠镜中男(n=11)、女(n=9),年龄区间为:21岁~64岁、平均(40.42±1.42)岁。对照组20例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无痛胃肠镜中男(n=12)、女(n=8),年龄区间为:24岁~68岁、平均(40.48±1.40)岁。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胃肠不适,为明确疾病诊断均自愿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且本次研究对象均获知本次研究目的、干预措施,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研究开展要求。排除标准:(1)排除近六个月非首次入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排除不耐受本次静脉麻醉药物患者。(3)排除合并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在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均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消化道病史,并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检查前8h禁食,4h禁饮,检查时患者取左侧卧位,持续心电监护。对照组患者静脉推注阿芬太尼0.02mg/kg,1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实验组患者静脉推注阿芬太尼0.02mg/kg,1min后静脉推注1.Omg/kg瑞马唑仑。在完成静脉给药后若患者呼之不应且睫毛反射消失则实施胃肠镜检查两组患者术后均留观30min,若各项生命指征正常则准许患者离开。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T0(麻醉给药前)、T1(麻醉给药后1min)、T2(为常见检查开始后1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诱导时间、平均检查耗时、苏醒时间。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2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升高,此外,两组患者T0时间段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T1、T2时间段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 [χ±s、n]

组别

n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T0

T1

T2

T0

T1

T2

T0

T1

T2

实验组

20

78.23±2.28

81.42±2.47*

83.41±2.45*

135.56±2.12

138.51±2.15*

139.22±2.11*

92.25±2.15

95.21±2.18*

98.22±2.20*

对照组

20

78.28±2.26

84.81±2.44*

87.51±2.43*

135.58±2.15

140.16±2.11*

143.21±2.14*

92.28±2.17

97.23±2.16*

101.22±2.22*

t值


2.782

28.417

27.848

1.534

20.416

20.313

2.728

21.734

22.10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注:“*”表示T0与T1、T2时间段相关数值,P<0.05。

2.2实验组患者诱导时间为(108.43±20.43)s,对照组患者诱导时间为(145.64±20.48)s,t=12.433,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检查耗时(6.76±1.32)min,对照组患者诱导时间为(8.32±1.36)s,t=28.376,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6.34±0.21)s,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8.65±0.24)s,t=28.162,P<0.05。

3讨论

胃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为减轻胃肠镜检查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刺激,临床既往常用阿芬太尼与丙泊酚[2]。丙泊酚具有镇静、催眠的效果,但是其镇痛疗效较弱,阿芬太尼为超短效镇痛药,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两药可发挥协同作用。瑞马唑仑为近些年门诊短效手术常用药物,该品属于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该品通过全身血浆酯酶代谢,且起效迅速、患者苏醒快[3]。本次研究显示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无痛胃肠镜检查实验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较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对照组相关数值低,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快。

综上所述,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芳,靳丽敏,汪茜雅,等.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12):1439-1442.

[2] 朱何叶,曾维云,徐夏,等. 丙泊酚分别复合地佐辛和不同剂量的纳布啡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观察[J]. 河北医学,2020,26(5):825-829.

[3] 雷锦瑞,徐鹏.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0,44(5):76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