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综合症临床症状与中兽医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猪高热综合症临床症状与中兽医治疗

谢利容

衡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21400

摘要:在当前兽医临床中,采用中兽医治疗办法进行猪高热综合征的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有效降低了养殖场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就猪高热综合征临床症状与中兽医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当前的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猪高热综合征;临床症状;治疗

引言

高热综合症是由多种致病原因共同治疗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发病较快,一旦出现症状表现也会比较快的进入到重症阶段,传染率也比较高,经常会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威胁,养殖户必须要明确其临床症状表现,以便可以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及时采取针对性的中西治疗办法,从而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影响。

1发病原因

猪高热综合征有着较为复杂的发病原因,即可以单一病原发病也可以多病原共同致病,就当前的养殖实际情况来看,导致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问题,大多是因为养殖场在饲养过程中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尤其是猪舍的建设方面,没有营造良好的通风透光等条件,而且猪舍环境的卫生情况也比较恶劣,极易会导致大量的病原菌滋生,从而导致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生;二是由于养殖场没有加强生物安全保护工作,主要是因为养殖户在养殖期间没有树立科学的养殖意识,在利益的驱使下片面的增加养殖规模,没有采取科学的养殖场管理措施,使得养殖场的致病因素比较多;三是在饲喂上出现问题,没有严格按照生猪的需要进行饲喂,甚至喂食一些霉变的饲料或者泔水等,导致猪群的免疫力下降,极易受到病菌的侵袭;四是没有科学完善的免疫程度,猪群的检疫工作也不合格,严重威胁着猪群的健康[1]

2临床症状

猪高热综合征会发生在各种年龄阶段的猪群中,同时不同年龄的生猪在患病后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保育猪感染该病后一般会出现体温升高,可达41℃,精神状态不佳,采食量下降甚至废绝,眼睑肿胀,观察其体表的皮肤会在毛少的区域出现紫红色的出血板块,有时候胸腹处还会有蓝紫色的出血斑点,大多数病猪被毛也会比较杂乱且无光泽,随着病情的发展,其会逐渐出现呼吸急促,腹式呼吸明显的情况,而且咳嗽也会加剧,部分病猪还会出现后肢关节肿大无法行走的情况,如果患者耐过该病,其会发展成僵猪,基本失去经济价值。如果是妊娠期间的母猪患有该病,其也会发烧到41℃,精神萎靡不振,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还会对其繁殖能力造成不利影响,造成产量下降,而且病猪在耳尖、四肢末端会有明显的发绀,背部胸部存在大量出血点,粪便比较干硬,尿液会呈现赤黄色,而且病猪大多会流产或者产下死胎,及时能够正常分娩也无法泌乳,也不会进入到下一个发情周期,影响其繁殖率。如果育肥猪感染该病后首先体温会迅速升高到41℃,其耳部和四肢末端以及胸腹部会有明显的发绀,呼吸道症状比较轻微,但是其后肢会有严重的麻痹现象,在濒临死亡的时候还会出现角弓反张,四肢呈游泳状划水的情况[2]

3中西医治疗方法

3.1中医

在中医看来,针对猪高热综合征的治疗应该以将清热解毒、泻火养肝为治疗原则,因此可以使用以下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取蒲公英25克,黄连、穿心莲、桔梗、灸黄芪各15克,地榆、苍术各12克,甘草10克,雄黄3个。在上述药物中加入10倍量的清水进行浸泡,2h以后直接煎煮40分钟,待温后过滤药渣,在药液中加入烧干蟾20克、冰片4克,将其一次性灌服给病猪,每天早晚用药两次,连续用药三天即可。方中的蒲公英、黄连等药物具有较好的清热泻火、消炎杀菌等功效,穿心莲可以清热凉血、消肿解毒,冰片可以杀虫止痛、消肿祛湿、桔梗可以祛痰化瘀、消肿止泻,苍术可以健脾祛风,黄芪可以补中益气,雄黄可以祛湿解毒,最后加入甘草可以调和诸药物,用药后可以有效的治疗猪高热综合征,并且可以增强猪的机体免疫能力。

3.2西医

采用西医治疗猪高热综合征一般是使用土霉素、安乃近阿散酸和清瘟败毒散等药物,在实际治疗中,首先需要给病猪按20mL/kg注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剂量为20mL/kg,且一次分点肌肉注射,为了巩固治疗效果,还应该使用10%的长效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同地米塞松进行混合,一次肌注,也可用10%的安钠咖注射液10mL肌肉注射。多种药物多管齐下,每日同时注射,连用3~5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3]

4预防措施

4.1加强生物安全

加强生物安全至关重要,一是需要养殖户坚持全进全出的饲料模式,避免混合饲养等等;二是要构建相关完善的消毒制度,在猪舍门口设置专门的消毒设施,在出入猪场时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进出养殖场的车辆、人员等都需要做好消毒工作;三是要严禁泔水喂猪,避免病原菌的侵袭。

4.2完善免疫程序

疫苗免疫是降低猪疫病影响的关键举措,因此养殖户要加强与基层兽医站的联系,坚持科学的疫苗使用原则,严格化的执行及贯彻规范化免疫程序,不断完善养殖场的免疫程度。在免疫过程中应该结合猪群的实际情况进行,比如针对母猪的免疫工作,应该在母猪生产前的30~45d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21~35d需要注射病原体灭活疫苗,产后则需要注射猪瘟疫苗,从而全面提高母猪的免疫能力;再就是针对仔猪的免疫工作,一般仔猪在出生7d后需要注射病原体灭活疫苗,在14d需要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21d应弱毒疫苗,从而不断提高其抵抗能力。因此需要养殖户提高对免疫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免疫要求进行全方面的免疫,从而保障猪群的健康。

4.3药物预防

在猪高热综合征的预防中,采用药物预防也是降低该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养殖户要结合养殖场乃至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进行预防工作,一般可以选择一些抗菌药类药物和抗病毒类药物,直接将其混入猪群的饮水中进行饲喂即可,从而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种草药物进行预防,取葛根20克,黄柏、板蓝根、黄芪、甘草各15克,将上述药物中加入10倍清水浸泡2h,直接小火煎煮40分钟,晾凉过滤掉压榨,然后向药液中加入蜂蜜30g、烧干蟾20g、冰片4g,将其直接添加到猪的饮水中供猪自由饮用,每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7天即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还能够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降低疫病的影响。

4.4合理应用增强剂

应用增强剂能够有效地避免免疫抑制所出现的免疫失败问题,因此养殖户应该结合养殖场的免疫程度合理的使用增强剂。可以在饲料中应添加可吸附霉菌的药物,常见的药物有托霉素,其主要作用就是降解霉菌毒素,避免饲料中霉菌毒素过多对猪群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够对猪群生长提供基本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猪高热综合征对生猪的健康影响比较大,致死率也比较高,一旦发病也会导致较大范围的传播,从而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养殖户必须要提高重视,明确该病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症状表现,在日常养殖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办法,从而降低该病的影响。除此以外,要加强猪高热综合征的预防工作,需要养殖户树立科学养殖的意识,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确保猪场的生物安全等等,从而全面保障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杨月芳.猪高热综合症流行及预防[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08):68-69.

[2]夏洪月.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方法[J].山东畜牧兽医,2020(03):25-26.

[3]李国光.猪高热综合症及中兽医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8(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