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技术

隋志鹏、王增文

济南汇雁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电力配电工程在具体电缆敷设期间,因为敷设施工的地点、环境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缺陷,导致施工中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对此,需要及时对配电工程施工中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并基于配电工程施工需求,强化对施工的基础准备工作,明确电缆施工的相关标准,在电缆敷设期间高度重视重点事项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个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综合水平。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敷设技术

1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概述

对于电力配电工程项目而言,电缆敷设主要是指从配电箱走向用电设备或另外一个配电箱的走线方式,涉及到的敷设施工技术并不相同。为了进一步提升供电网络运行效益,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电缆应用环境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结合时代变化不断更新选择方式,在电缆选择期间需要高度重视电缆电压及电流管理,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电缆敷设方式,按照负荷预测结果明确电缆敷设面积。电缆敷设属于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经常会应用到相关建设技术,电缆敷设属于电力输送电路走线连接方式。在走线方式连接期间,可以及时将电缆敷设应用技术实施到电缆架设当中。普遍情况下,电缆敷设技术在具体施工技术方法方面涉及到隧道、电缆沟埋、走管、直埋以及暗沟多种类型。在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期间,需要基于具体的敷设需求制订详细的敷设技术策略,并在敷设施工中,全面落实电缆敷设的基础工作任务。

2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2.1直埋敷设

在10kV配电电缆直埋敷设时,施工人员要先对电缆的沟底处进行清理,排除多余的杂质,之后再在沟底处进行细沙和软土铺设,并将其厚度控制在10cm左右;其次,施工人员完成电缆敷设作业后,应当加盖一层软土或细沙在电缆表面,并同时完成电缆保护板设置,具体参数以设计要求为准。但在保护板设置中,仍需注意保护板的宽度要适当大于电缆两侧宽度,保证在5cm左右,之后再进行电缆沟回填。

电缆沟回填中,首先需要施工人员正确放置标志带位置,并同时完成土地的逐层夯实,随后相应设置电缆警示标志,参照50~100m标准作业。针对电缆拐弯位置,以及电缆接头位置,同样需要进行警示标志设置,以此来减少外界因素对电缆造成的损害,求具体铺设要求如下:(1)针对需要跨越公路的10kV配电电缆,尤其要做好电缆的安全保护工作。结合实际施工环境,施工人员可利用电缆保护管开展施工作业,以此来减少由于电缆铺设作业给路基造成的损坏。同时,通过保护管的使用,还能够有效避免电缆沟的开挖,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电缆铺设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电缆敷设作业中使用的保护套,大都是高密度聚乙烯电缆导管;(2)合理选择电缆外径和管道内径。一般认为,在10kV电缆直埋敷设的过程中,多采用并列敷设方式,并同时关注电缆接头问题,防止电缆接头出现碰撞。但同时考虑到直埋敷设的10kV电缆安全系数比较低,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出现一系列损坏问题,以及影响后续的维修和检查。因此,企业和施工人员还需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管控。

2.2电缆沟埋施工技术

电缆沟的敷设施工技术和直埋施工技术方式基本相同,但是在施工中差异性施工技术应用表现在电缆的铠装层安置应用方面。电缆沟在敷设施工期间,需要针对电缆防护措施,应用铠装层与金属支架提供双层防护处理,从而在双向防护措施的基础上,确保电缆运输安全性。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电缆沟埋的处理工作,不能将电缆沟建设得过浅,规避电缆地下防护管理问题,同时也不能过深,促使电缆架设的节流效果得到保障。

2.3排管敷设

10kV配电电缆排管敷设方法多适用于复杂环境下,以及出现数量较多的敷设作业,敷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排管内径设置。排管内径的设置应以电缆外径为参考,控制在外径的1.5倍,并同时将埋置的深度控制在0.5m。(2)在排管敷设中,如果出现了电缆同其他管线的交叉现象,则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着重优化交叉位置的质量管控。(3)在进行排管敷设时,还需要对排管的间距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排管本身的散热性。一般认为,排管间距应控制在2cm左右。(4)在排管敷设作业期间,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管口的位置进行处理,以及针对排管内进行清理,确保杂物得到有效排除。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管口本身的光滑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敷设期间出现划坏损伤。(5)对工作井进行科学布设。尤其要注意工作井的间距,一般认为需要维持在150~200m之间。(6)在10kV配电电缆排管敷设中,还要对排管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把控,关注排管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2.4竖直电缆敷设

竖井电缆敷设通常需要用到特殊的竖直电缆敷设方法——阻尼缓冲器法,首先将电缆盘用塔吊吊至竖井上方,利用重力势能从上之下敷设电缆,同时,分段设置阻尼缓冲器对电缆下放过程的速度加以控制。当电缆输送到位后,每层的上下两端用电缆卡固定好,每层最少两个固定点。

2.5架空电缆敷设技术

在配电工程电缆施工期间,由于场地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做好专业化的施工处理。对此,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有专门的施工保障,普遍情况下采用架空电缆施工技术,是为了满足电力运输的空间需求,此时需要在电缆施工期间将电缆的横截面控制在相对较大的范围,即35mm2,从而使电缆的辐射横截面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在施工期间,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辐射横截面,使其满足技术要求,有效地控制施工管理技术措施。在架空电缆的敷设施工中,需要高度重视对曲线半径的控制,使其维持在可波动范围内,从而有效保障电缆敷设安全性与高效率。

2.6加强电缆外套保护

当前,随着我国材料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性能的材料纷纷投入到实际工作中。10kV配电电缆敷设施工中,高压单芯电缆的应用也愈发广泛了。但是,在高压单芯电缆的使用中,也要避免盲目性,要能够认识到高压单芯电缆本身存在的缺陷,尤其是保护套的缺陷。由此可见,就需要企业和施工人员针对电缆的保护套做好强化工作,以此来提升整体敷设施工质量。

针对高压单芯电缆,这一类电缆大都只有一层保护套,无论是防水性能,还是抗压性能都比较差,在实际的电缆敷设施工中,极容易出现电力事故。同时,在敷设过程中,因为摩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很容导致水分的渗入,使电缆内部的屏蔽层和保护套发生腐蚀问题。因此,在10kV配电电缆使用期间,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电缆材料先进性,尤其是高压三芯电缆的使用。其次,则是要针对电缆的外套保护效果进行强化。一般认为,非金属隔离套的耐压性要更出色,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有效的防护,也会直接影响电缆的应用效果。由此可见,电缆外套敷设作业,还需要企业和施工人员时刻参照具体的流程和规范来完成作业,以此来避免电力事物的发生。

结论

在配电电缆敷设关键施工中,可通过完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电缆外套保护以及优化电缆敷设后防护工作等一系列方法来达到目的。意在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在配电工程中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工作展开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凤梅.电力电缆故障的预防措施[J].供用电,2020(06):43-44.

[2]马健,赵智峰.浅论电力电缆的敷设、安装及试验[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35(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