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立柱碱骨料反应后的检测及维修加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桥墩立柱碱骨料反应后的检测及维修加固

冯明亮

上海同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444

摘要:在桥梁检测中流传着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的“癌症”这句话,由于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且反应较为缓慢,因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而桥梁建成后需要使用几十年或上百年。一般在桥梁建成投入使用时,碱骨料反应尚未发生或未造成明显的表观缺陷,因此不能及时发现,进而对其进行维修、加固,为以后的正常使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桥墩立柱;碱骨料反应;桥梁检测;维修加固

引言

桥梁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构筑物。我国国土辽阔,地形多样,因此需要大量桥梁跨越山谷、道路、水体或其他障碍物。而桥梁在其漫长的使用期内,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桥梁下部结构相较于上部结构,由于其高度较高、或被掩埋、遮挡等,不利于直接抵近检查,而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又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所以一旦下部结构由于碱骨料反应而失去应有的承载力,必将引起桥梁的局部或整体破损,对桥面行驶中的路人或车辆造成严重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具体案例的检测及后期维修、加固全过程,为日后同类情况的检测及维修、加固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崧泽立交SE匝道为一座由G15沈海高速转崧泽高架的匝道桥梁,共19跨,桥梁全长451.8m,全桥上部结构均为连续梁桥。第9~13跨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他桥跨均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梁端下设盆式支座。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

2、典型病害

在对该桥进行常规定期检测中发现,9#桥墩立柱4个立面处均存在大量竖向、放射性网状裂缝,其中角隅处竖向裂缝宽度最大达6mm,现场对混凝土最大开裂处进行探凿,发现混凝土粗骨料大部分为膨胀性黑褐色骨料,该类骨料质地较软、结构松散,用手可轻易捏碎,根据以往类似检测经验判断,9#桥墩立柱网状裂缝应为混凝土骨料膨胀所致。为进一步查明情况,管理单位再次委托我公司对SE匝道9#墩进行特殊检查,为桥梁的养护、维修或加固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

3、桥墩检测过程及结果

3.1 超声法检测

3.1.1 超声法测区及测点布置

根据现场条件,在9#墩正面和侧面划分了若干超声测区(A区、B区、C区、D区、E区和F区),并在倒角处混凝土空鼓区及附近加密了超声测点(A区8-1~8-4和9-1~9-4测点),测区及测点分布示意图见图1。

62bc0a1ccb329_html_d5dc4a5651ad04d4.gif

图1 9#桥墩超声测区及测点分布示意图

3.1.2 超声波检测结果

9#墩墩身各测区测点超声波波速测试结果统计见表1。

1 9#桥墩各区域波速测试情况统计表

62bc0a1ccb329_html_df975f820bf3a220.png

结论:

1、从9#墩身各部位测区实测声速值看,位于墩身下部直线段范围的A、B、E、F测区平均声速为3.497km/s~3.935km/s,位于墩身上部变宽段的C区和D区声速平均值为4.513km/s和4.442km/s,下部直线段声速平均值明显低于上部变宽段声速平均值,说明9#墩身混凝土质量存在明显不均匀现象,下部直线段混凝土较上部变宽段混凝土质量差。

2、分析9#墩位于下部直线段的A区、B区及E、F区实测声速发现,各测区靠近墩身外边缘的声速值明显较远离外边缘的测量声速值小,说明越靠近墩身外表面混凝土内部缺陷越明显。

3.2 混凝土强度检测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DG/TJ08-2020-2007),各测区混凝土推定强度见下表2。为分析9#墩身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的差异,在9#墩身上划分了19个测区,具体位置见图2。

62bc0a1ccb329_html_7f7b081a7a27b3a9.gif

图2 9#桥墩超声回弹测区分布示意图














2 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汇总表

62bc0a1ccb329_html_3de791477f391176.png

注:表2中所示推定值(MPa)即为《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由表2数据可分析得出:

(1)从9#墩身的19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数据看,位于墩身上部变宽段的C、D测区混凝土推定强度分别为53.3MPa和50.2MPa,位于直线段顶部的G、H1、K、L四个测区混凝土推定强度在41.8MPa~47.3MPa之间,位于墩身下部直线段的其余12个测区混凝土推定强度为23.0MPa~38.7MPa,可见9#墩上部变宽段和下部直线段混凝土推定强度分布不均,下部直线段混凝土推定强度低于上部变宽段。

(2)A区细分A1~A4测区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依次为37.8MPa、34.5MPa、32.2MPa、23.0MPa,可发现A1~A4强度依次递减,越靠近构件边缘的区域混凝土推定强度越低。

(3)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规范,超声-回弹综合法适用于龄期为14~1500d、强度为10~70MPa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本结构龄期已经超过此限制,检测结果仅作为参考。此外,超声-回弹综合法是间接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可能与混凝土内部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3.3 混凝土取芯检测

对9#墩进行混凝土取芯检测,取芯位置位于9#墩东侧面E区左下角,具体见图3。芯样直径为7cm,取芯深度为40cm(分2次取,每次约20cm),见图4。

Shape162bc0a1ccb329_html_3f71cc64a98cffae.jpg

图3 现场取芯位置示意图(单位:mm) 图4 取出芯样实景图

根据芯样得知:

1、第一节段(前20cm)芯样不成形,呈碎裂状,第二节段(后20cm)芯样比较完整。

2、芯样表面分布有9条裂缝,最末一条裂缝尾端距芯样末端仅3cm(几乎芯样全长范围均分布有裂缝),裂缝宽度为0.22mm~0.8mm,裂缝(能量出完整形态的裂缝)长度约占芯样投影周长的14%~100%。通过观察钻芯孔壁,亦可发现在不同深度存在多条杂乱分布的裂缝,这些裂缝应和芯样本体上的裂缝相对应。由于芯样取出时部分已碎裂不成形,故芯样实际的裂缝数量应多于目前所能观察到的裂缝数量。

3、通过本次钻芯试验,验证了之前的超声波无损检测结果,表明9#墩立柱下部直线段混凝土内部存在明显缺陷。

4、后期维修加固措施

根据检测结果,得出本次碱骨料反应主要集中在桥墩立柱外层约0.25m范围,同时通过混凝土无损检测得知了该处桥墩立柱的实际混凝土强度,最后经过验算对该桥墩采取了外包钢板,内灌高强砂浆(其中外包砂浆0.3m)的维修方法。

5、结语

由于桥梁在设计时已考虑了一定的冗余度,因此在桥墩立柱出现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时,应首先通过超声法对碱骨料反应范围进行探测,然后结合局部钻芯取样进行进一步验证,最终明确碱骨料对桥墩立柱承载截面的损伤范围,再通过混凝土无损检测,确定桥墩立柱混凝土实际强度,为桥墩立柱的维修、加固提供基础数据。由于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需要满足潮湿环境,有充分的水分或湿空气供应这一必要条件,本次维修采用外包钢板,内灌高强砂浆的方法,在让因受碱骨料反应而开裂的原有混凝土结构重新修复成一个整体,且增大了该处混凝土承载截面,弥补了原有结构强度的损失,同时由于外包钢板及内部高强砂浆的共同作用,彻底隔绝了该处混凝土与外界的接触,杜绝了湿空气及雨水与桥墩立柱混凝土的接触,从而阻断了混凝土碱骨料的进一步发展。在不影响桥面交通的正常行驶中,很好的解决了该处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杨华全.混凝土碱骨料反应[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 GB/T 50733-2011,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S]

[3] DG/TJ08-2020-2007,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规程[S]

[4]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