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方法分析

胡成诚

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教学训练科 青海,互助 8105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城市中的人际人地矛盾变得越发凸显,这也是高层建筑得以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建筑安体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作为高层建筑发生频率较高的安全事故,火灾在其发生之后,灭火救援行动的难度相较于一般建筑物,有了显著的提高。故此,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中的难点提出了对应的灭火救援策略,以便为今后高层建筑的火灾灭火救援行动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作难点;优化策略

1、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中的难点

1.1烟雾、火焰快速扩散

高层建筑由于其楼层数量较多,整体建筑物高度较高,内部具备数量较多的贯穿多个楼层的孔洞、管道和竖井,最为常见的是楼梯竖井、电梯井以及空调通风系统的风道等。由于高层建筑在火灾发生之后很容易产生烟囱效应,这些管道部分也就成为了火灾烟雾和火焰迅速扩散的有效途径[1]。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建筑物的高度和实际的火焰、烟雾扩散速度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烟雾蔓延的相关理论数据来看,高达100米的建筑物烟雾从最底层沿着垂直通道的方向到达楼顶,只需要25秒到33秒的时间。消防队在接收到高层建筑的火灾救援信息之后,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到达火灾现场,而这也是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行动无法落实的重要影响因素。

1.2燃爆现象发生率大

高层建筑,特别是封闭性质的高层建筑,在出现火灾事故之后,内部可燃的物质在燃烧之后往往会产生不完全的燃烧产物,很容易在楼梯竖井、电梯井等部位聚集,如若未能有效地采取通风排烟措施,这些不完全的燃烧产物在与空气结合达到其爆炸浓度极限的情况下,遇到明火便会在瞬间产生爆炸现象,并且借由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能够在损坏建筑物构件和玻璃窗的同时,对于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灭火等行动产生最为严重的威胁。

1.3人员疏散和供水困难

高层建筑物在火灾发生之后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难点,就是人员疏散工作难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内部的人员集中程度相对较高。以我国上海的金茂大厦为例,其单体建筑面积达到了29万m2,能够同时容纳2万多人,一旦这一建筑内部发生火灾,相关人员无法通过数量有限的楼梯,在很短的时间内疏散到地面,再加之火灾往往会容易引发人群的恐慌,最终带来踩踏事故的发生[2]。除此之外,在火灾扩散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和烟气导致建筑内部的能见度急剧降低,很容易带来人员心理上的恐慌,进而引发跳楼等事故。高层建筑在灭火救援行动中,水源作为重要的物质,其供应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也是高层建筑消防救援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内部固定设置的消防设施完好率和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固定供水系统的设施完好率仅有70%,再加之受到施工技术、材料选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供水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有所提高,从而导致无法有效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足够的水源。即便是在建立移动供水路线的过程中,高层建筑也会因为外面覆盖着玻璃幕墙,且缺乏公共走道上足够的开窗数量导致水带铺设面数量缺失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到移动供水的能力,从而导致灭火救援行动无法有效开展。

2、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优化策略

2.1重视人员的快速疏散和救援

消防队在接到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信息之后,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火灾现场,并以最快的速度实施人员的疏散和救援,简单而言,消防队在到达现场之后,需要从火灾现场的实际状况出发,在全面进行侦查的同时,快速实施人员的疏散和救援工作。如若在遭遇不灭火无法进行救援的情况下,则要使用出水枪有效的打开救人通道强攻进入建筑内部救人,在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则需要部署对应的兵力,深入到建筑内部,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3]。除此之外,为了有效的保证灭火救援行动的效果,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高层建筑的排烟操作,消防人员在进入建筑内部之后,需要在建筑的上部和顶部启动自动装置排烟又或是打开建筑内部的门窗进行排烟,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将着火层上下层的门窗打开进行排烟,借此来有效避免中性面下移的危险。

2.2高层建筑基本情况的实时掌握

消防队在接受到高层建筑火灾信息之后,从责任区中队到支队的全勤指挥部指挥员,需要在脑海中快速形成完善的灭火救援行动方案。故此,消防队需要对辖区内部高层建筑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控,比如建筑内部发生火灾的具体位置、整体的建筑结构、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的分布等。为了有效的掌握这些信息,消防队则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建筑单位的预案制定,并定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消防演练,以此来全面掌握高层建筑内部的全部情况。同时位于高层建筑周边的道路、消防水源、建筑结构等状况,也需要消防队进行全面熟悉和实地测试,并在全面填写建筑专项调查表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高层建筑基础台账,以此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行动的工作对策制定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

2.3强化特种灭火救援设备的研发

特种消防灭火救援设备的应用,对于提升灭火救援行动的效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帮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消防队急需的灭火救援装备是在其到达火灾现场之后,能够在火灾发展猛烈的阶段有效的冲破烟雾和火焰的封锁,落实被困人员的搜救和疏散工作。这要求相关的部门进一步研发特种的消防救援装备工具,为深入火灾现场内部搜救的消防员和被困人员提供相应的生命保障。除此之外,救生器材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以及应用。国内目前使用的灭火和救援并行的楼外应急电梯,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将消防人员和器材有效输入楼内进行灭火扑救,同时也能够将被困楼内的人员快速进行疏散。

3、总结

高层建筑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建筑产物之一,但因其自身结构较为复杂,一旦发生火灾情况,人员无法及时疏散,会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中面临的人员疏散供水困难、烟雾火焰快速扩散以及燃爆现象发生概率大等难点。消防队需要在掌握辖区内部高层建筑基本状况的前提下,使用特种的消防灭火救援装备,并在到达现场之后重视人员的快速疏散以及烟雾排出,以此来有效地提高灭火救援行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少辉.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中人员疏散分析[J].今日消防,2021,6(04):48-49.

[2]王德帅.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的难点[J].居舍,2021(07):153-154.

[3]张海涛.关于加强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行动的几点思考[J].今日消防,2021,6(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