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供水保障的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供水保障的新思路

黄文春

临沧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背景,联合农村供水现状与特点,分析农村供水保障的挑战与问题,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升级改造供水设施,加大水源保护与水质监测力度,实行饮水安全长效机制。本文研究中,深入分析农村供水保障新思路与新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供水保障;发展新思路


当前,我国建立完整的农村供水体系,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明显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率。由于受到水资源不足、水费运行机制、水源稳定性、维护保障经费等问题限制,导致部分农村地区供水存在规模小、供水保证率低、净水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所以需要建立农村安全饮水长效机制。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

1.1供水产品与技术开发待突破

当前,我国农村供水技术研究的深度、广度、集成度,已经达到国际先列,初步建设农村供水技术体系。但是,由于技术自主原创性不足,跨学科与综合研究不深入,产品研发与技术应用不满足需求,对供水技术发展影响非常大。

适宜农村饮水水源污染防控技术、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地下水硝酸盐处理技术研究,能够完善农村供水技术标准。注重研究农村供水消毒设备与工艺,能够加强消毒技术的实用性。在农村供水体系中,应用超滤膜技术,研发膜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无人值守管理。

对于强监管要求,应当研究适合农村供水的信息技术,包括生产控制、在线监测、供水服务等,加强服务质量。针对农村供水水价问题,研发智能水表与管理信息系统,落实供水科技体系,为农村供水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1.2工程建设管理成本与资金紧缺矛盾

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维修与管理费用,明显高于城区供水。运行成本包括电费、收费成本。农村居住分散,需要派遣大量人员收取水费,相应加大工作难度,存在较多欠收、漏收情况,加剧水厂负担。早期修建水厂,设备设施老化问题严重,导致检修维护费用逐渐增加。由于农村供水经济效益差,市场吸引力不足,因此社会资本参与少。农村供水存在无补贴、薄利、水价管控问题,工程建设与管理资金依赖上级财政支持,市县财政资金配套,缺乏完善的资金机制,导致农村供水资金缺口大。

1.3工程管理服务与专业队伍缺失的矛盾

农村供水点多,且面积广,同样人口的供水范围,几乎达到城区的几十倍,工程管理难度大。当前,各地区建立乡镇供水工程管理站,归口管理各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然而由于受到编制限制,工作人员通常为2-3人,不能满足农村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需求。在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设置上,农村饮水和城市供水的差距大。

1.4投资、建设、经营主体不统一

农村饮水加压站、入户主管网工程,以政府投资为主,对外包企业的管材、设备、施工质量的监管难度大。由于经营主体多样,致使农村饮水工程质量低,存在大量水渗漏现象,相应增加供水成本,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1.5用水量增加、水源地污染、来水减少问题

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农村水源地来水减少,相应降低供水保障率,并且面临水污染问题。

2、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对策

2.1坚守农村饮水安全底线

第一,供水工程建设改造:选择水源优质、水量充足区域,深入分析制水、管理成本因素,明确供水范围,实行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建设中小水源工程,能够提升供水保证率。应用先进的水处理工艺、消毒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建设具备优质水源的概述工程,能够实现城乡供水的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目标。联合乡村振兴战略,实行梯次发展布局,推进各类村庄供水工程改造与建设,针对不具备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区域,应当按照区域实际情况,建设中小水源工程,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加强供水保障效果。同时,落实应急供水措施,处理好季节性缺水问题。此外,督促地方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建设中小型水库工程,实行农村供水设施改造,减少小型分散供水工程人口数量,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超过85%。指导脱贫地区将农村供水工程改造项目,纳入到脱贫攻坚成果库内,争取和应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针对建设标准低、设施老化、供水不稳定的工程,应当实行配套、联网的改造处理。针对地理位置偏远、人口分散,无法实现联网的供水工程,应当按照水源条件、用水需求实行提升改造。落实净化与消毒措施,实现城乡供水的一体化发展。注重老旧供水管网与设施的更新与改造,处理好农村供水不稳定问题,提升农村供水效果。

第二,提高水质保障水平: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针对万人集中供水工程,应当科学划定水护区;针对千人供水工程,应当划分水源保护范围;针对千人以下供水工程,落实水源保护措施。万人水厂建立水质化验室,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实行水质检测常态化。注重提升水质检测能力,建立和完善水质卫生监测制度,完善省级、市级、县级水水质监测网络,从而提升农村供水安全监管效果。处理好农村供水的毒理学指标超限问题,解决微生物超标问题,做好水厂水质自检与行业抽检,全面提升水质保障水平。

2.2农村供水信息化建设

随着国家农村供水项目越来越重视,项目投资运营模式也由国家投资逐步向市场投资运营模式转变。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高。农村供水运营管理水平也由传统的人工操作逐步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建设从水源到水厂,从源头到龙头的全程自动化控制、监测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各种信息的自动远程监测和控制,实现对农村供水项目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提升农村供水保证率、供水水质、经营效益和优质服务水平。建设内容主要有取水单元、净水单元、输配水单元及供水计量收费单元的信息 、传输及管理统计系统。取水单元能实时查询水源点水位数据、流量数据、出水压力数据、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对水源井泵、闸阀启闭状态进行远程的自动控制,对水源地水质监测及预警。净水单元信息化系统要能够对净水工艺流程信息、净水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实时查询净化过程中药剂投加量、净水水质等有关数据,并能够根据净化结果数据对混凝剂投加系统进行调节。实现查看各类水池的水位信息、净水及供水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供水水量信息、供水压力信息、供水水质信息、水厂用电信息,对加压泵启闭状态进行视频和自动控制。输配水单元系统要能够实现对输配水单元管理的各类对象、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实时查询管网节点的流量信息、压力信息、水质信息以及蓄水池的容量信息、供水覆盖区域及覆盖人口信息等。供水计量及收费单元应根据当地通讯网络情况,配置合适的尽量设备及通讯传输设备。

注重建设水厂生产控制、视频安防、在线监测等系统,监控和管理取水、制水、输配水的全过程工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建立省级、市级、县级的一体化供水信息管理系统。

2.3建立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

调控检修与维护基金,提升饮水安全风险抵御能力,延长供水工程运营寿命。实行长效化饮水安全监管,处理好农村供水维护费用紧缺问题。完善机构、办法、经费制度,落实政府、镇村责任,详细划分农村供水工程产权,落实工程管护责任主体,实行水质提升、达标认定、点评考核等工作,实现农村供水工程的良性发展,加大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力度。同时,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费计收机制,完善水价与财政补贴机制,实现供水工程运行常态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的重点,并且属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因此要求相关部门注重水工程建设,改造现有供水设施,实行供水信息化建设,落实饮水安全长效机制,全面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云玲,孙素艳. 关于巩固提升脱贫地区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思考[J]. 中国水利,2022,22(03):18-20.

[2]王跃国,赵翠,宋家骏. 新发展阶段全面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的战略意义和路径[J]. 水利发展研究,2021,21(0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