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李冬春

身份证号: 211224198411109122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与其他子结构密切相关,也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技术应用上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建筑等施工的整体质量。要结合对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各种因素的深入分析,确定质量控制要点,处理细节,确保混凝土浇筑、模具结构和钢筋结构的有效连接,避免改变施工工艺,影响质量,科学使用混凝土浇筑工艺,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设备;建设;混凝土浇筑技术

1相关概述

1.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就是将水泥、砂石和水按一定比例合理混合,并加入一定的混合料。材料为混凝土,塑性好,选材方便,价格低廉,质量好。混凝土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具有更强的完整性和强度,更符合施工工程师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一般来说,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没有具体要求。正是因为混凝土具有上述优点,它在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特征

混凝土施工在当前施工技术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建筑物的施工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师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浇筑有很多技术要求,特别是对于大体积、集中基础的施工,这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是困难的,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任务工作量也很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单位必须积极加强混凝土浇筑作业。当工人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技术规范尤为重要。否则,混凝土浇筑后很容易产生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

2建筑常见问题

2.1裂纹问题

裂缝是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常见问题。由于此类质量缺陷的原因复杂,它不仅涉及原混凝土问题,还涉及比例问题,还涉及施工过程问题。如果建筑物的结构出现裂缝,无论其质量如何,都会影响建筑物结构的强度,造成建筑物使用时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非常严重。

2.2麻面问题

在建筑施工和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果材料选择不合理,质量不高,就会导致混凝土石材表面出现问题,影响建筑的美观,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整体影响。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技术应用不规范,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比例选择不科学,脱模次数把握不好,结构浇筑不均匀,厚度不合理。此外,此类问题还受到混凝土结构中天气的影响。为消除上述质量缺陷,应注意人员培训,确保材料的合理选择,随着施工过程中天气的变化,规范施工操作,工艺合理。

2.3开口钢筋

在施工工艺方面,当混凝土结构中出现露轨问题时,主要原因是在浇筑和轨道施工过程中不正确应用协调技术,影响后期结构浇筑,导致露轨问题,对整体施工质量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不同材料的比例问题可能会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分离。在浇筑过程中,钢轨和混凝土附近的暴露不均匀,甚至“缺浆”问题严重,导致钢轨钢筋张开。

3.混凝土浇筑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3.1正式建设

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钢、木等多种形式,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内容。要清洁模具,必须将其从表面完全移除。如有锈蚀、粘连等,可用纱布清洗,确保表面光滑干净。对于模板的使用,要彻底检查其结构是否有裂缝,如果发现裂缝,要及时封堵。水泥毡和砂浆可用于制备。使用钢模时,在使用前在其表面涂上脱模剂,以确保喷涂均匀,确保每个模具结构的完整性,并提高铸件结构的稳定性。

3.2加强结构

在浇筑混凝土结构时,钢筋是建筑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浇筑前也要做好钢筋的施工质量检查工作。一方面,严格检查钢筋材料,使用前进行检查,注意核对型号、规格、数量等相关信息,确认其符合施工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石粒时,石粒必须比混凝土总截面积高出1/3,并位于第二根钢筋网距的2/3处,以确保钢筋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变形、松动等问题,防止质量缺陷结构中的钢筋渗漏。

4混凝土浇筑结构

4.1材料的合理选择

浇筑混凝土结构前,要检查原材料质量,从源头抓起混凝土质量,为后续施工顺利完成打好基础。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施工人员主要负责严格标识混凝土质量,选择满足配制混凝土所需的施工要求的材料:首先,在水泥材料的选择上,可采用硅酸盐水泥,以确保相关水化性能在275kj/kg以下,强度在32.5mpa以上;其次,在选择粗骨料时,骨料的尺寸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渗透性。因此,在此期间,有必要优先选择颗粒均匀的骨料,检查污泥含量是否小于1%,骨料的最大粒径为31.5mm。第三,在选择细骨料时,可以使用污泥含量小于3%的粗砂。

4.2配比和强度控制

为保证建筑质量,必须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有效检测,按照国家标准在实验室反复试验,并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强度和硬度的混凝土配合比。为了提高材料的粘度,可以将石头与水混合,并尽可能多地选择碎石。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是比例性,这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并对混凝土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合理规划准备过程的比例,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监控。

4.3清洁表格

浇注前必须对模具进行清洗,重点清理杂物或泥土,确保模具外观清洁。

4.4混凝土搅拌

搅拌混凝土时,注意连续搅拌,做好质量控制,科学检查搅拌强度和速度,确保各种材料搅拌均匀。试验中发现混凝土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迅速调整。搅拌时间由科学控制,通常约为100秒。

4.5浇筑工艺

浇筑过程中,及时搅拌混凝土,防止“离析”,并控制其下落高度<2m;地砖浇筑时,采用自由落体浇筑法,同时浇筑。浇铸高度小于1m。如果使用额外的排空装置,如鼓筒或降落伞,降落伞的水平倾角应调整到30°以下。实体混凝土结构浇筑分层完成,浇筑与振捣同时进行,分段合理。铸件设计完成后,覆盖模式将在12小时内与当地环境一起选择。拆除设计模具后,可将水喷洒到表面上,且只能在浇注后7天内进行喷洒。集中精力控制喷水量,以确保设计表面处于潮湿环境中。如果室外温度低于5℃,冬季施工可采用室外蓄热。及时维护可以防止结构强度降低,控制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结构裂缝。

5结论

总之,社会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建筑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在施工期间,应高度重视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一关键工序。从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入手,找出问题的中心部位,有效优化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钢筋的接缝裂缝和渗漏,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宗辉.探讨建筑施工时运用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8):11-12.

[2]赵长德.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