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市智慧化与有机更新双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促进城市智慧化与有机更新双提升

张玉洁

成都香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智慧城市是我国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最前沿的科技,为的是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更宜居。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其目的也是让人生活得更为舒适。

关键词:城市;智慧化;更新;提升

引言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步入高峰期,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重要进程节点,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赋能蓄势,推动城市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美好。青年技术人员作为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是我国实现城市数字化、智慧化,引领信息技术应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动力!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学者项颢在其论文中这样说智慧建筑是全信息建筑,在智慧建筑基础上从时间维度拓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从空间维度拓展到空天地一体化的物联网,应用边界涵盖使用者和管理者(人),计算方式结合了认知计算和智慧计算。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慧响应。在城市信息化浪潮与数据科学崛起的共同推动下,智慧城市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与新实践。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包罗万象,智慧建筑是智慧城市的缩影,所以简单来说智慧建筑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是其中一隅。

2促进城市智慧化与有机更新双提升

2.1建设全球新型智慧标杆城市

为组织好此项专题协商工作,人资环建委联合各民主党派及有关专家学者成立调研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协商活动。调研组采取集中与分散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

2.2信息汇聚是城镇化的动力

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如云计算、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正在影响着智慧城市的空间营建,且渗透到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众多环节之中。然而,在智慧城市的专项规划与设计之中又出现一些困惑:一方面,智慧化或信息化的专项影响到空间本身的规划设计、市政、交通、绿化、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涉及到城市系统性的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基于数字化平台(如“一张图”系统或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有可能扮演统筹作用;另一方面,智慧化的内容又以片段的方式出现在控规本身的规划设计以及各种专项之中,且常常以信息化技术的语言表达,而难以被理解。在实践之中,这导致了智慧城市专项定位不清楚。某些时候它成为城市空间系统化设计的“万金油”,而某些时刻它又成为某种“装饰或噱头”,仅仅表明规划设计方案的智慧化,而并不对其产生任何实质的影响。于是,这带来一个研究问题:城市空间的智慧化该如何设计才能真正推进规划设计方案的智慧化?回顾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空间的定量化一直是城市形态设计与建设的重点之一。这是由于几何学就是城市形态设计的基础之一,根据自然、地理、礼仪、习俗等确定长、宽、高等尺寸都是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而从人口、经济、交通、水利等角度去定量地预判城市的运行也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信息化技术加速了定量化的发展,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城市空间的数字化内容。从城市产生的本质而言,城市的聚集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信息聚集和交易的需求,如市场、驿站、斗兽场、体育馆、图书馆等在不同时期都满足了如此需求,支持着城市文明的孕育和繁荣。与此同时,历史上信息的载体,如文字、雕塑、火把、服饰、图画、音符、胶片等,也如同数字化的电流、磁盘、光纤等支撑着城市社会的信息交流与聚集。当电话、互联网等出现之初,城市分散化或甚至消失的观点一度成为热点,而事实上更为庞大的城市空间或城市连绵带空间涌现出来,信息在城市空间之中聚集性的交流和交易变得更为频繁。这在于“虚拟化”的技术,如神话、故事、思想、梦境等,都是人类协同社会化“面对面交流”的方法之一,而数字化或信息化技术加速了“虚拟化”交流,从而也提升了社会化“面对面交流”需求频率,进而强化了物质实体流通的聚集程度。

2.3基于物联网平台的综合体智慧化场景

过去的功能型手机有了IOS、安卓等操作系统后就变成了智能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综合体应用了物联网平台也就有了“智能操作系统”,进入智慧化时代,项目不再像过去仅追求单一系统的功能叠加,而是基于物联网平台及生态链,为综合体按需选择越来越丰富的智慧场景应用,且具备强大灵活的配置和扩展能力,以下列举了部分相对成熟的智慧场景。1)运营智能化在设计时就分析后期运营需要,提前设计和建设客流分析、停车场分类、能效管理、信息发布、室内导航导购等,提升运营智能化水平,避免后期改造或重复建设。2)城区级统筹运营站在整个城区的高度统筹策划可运营资产,提升资源利用率。可以设计共享车位实现居住区与办公区的错时停车;统筹设计智能广告设备提升租金谈判竞争力;规划共享办公、会议区等面向社会开放灵活运营。3)统一会员体系通过物联网平台打通综合体的商业会员系统与物管、租赁、酒管等系统,提供统一的大会员数据,商业运营可以从其他系统持续获取精准的客户信息,客户也可以在整个城区范围内获得统一的VIP会员服务。4)数字化运营通过物联网平台整合CRM、销售经营、客流车流等系统数据,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根据运营需要对数据进行灵活钻取和分析,实现精准营销、服务、决策。5)智慧安防为综合体设计整体的智慧安防体系,通过制高点全景监控及无人机等进行全面监测;合理设计越界监测、违停监测、高空抛物、人脸识别等视频智能分析功能升级传统人防,基于统一安防平台进行管理和操作。6)智慧运维对机电、照明、电梯、智能化、消防等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传感器进行集中的实时监测,超出设置阈值告警,并与工单系统、设备台账等打通联动,实现所有设备运维的智能闭环管理。

结语

其实我认为我们更应该看到城市的载体,空间的载体,一直到这空间有大有小,那么通过科技,通过这些不同的数据,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把最好的资源,有更好的商务的商业化的一些运作。而现在从智慧建筑上来看,我们看到这个未来趋势,能够带来更智慧化的数据管理,有更多的技术公司愿意投入,产生更好的商业价值。同时从空间的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空间从一个平面的空间变到立体的空间,从立体的空间的效率,又能够提升的这种状况下,能够提高整个城市布局空间的一个效率。这些对我们最近新经济环境下的零售,包括物联、联合办公等等,包括一些都有非常大的一些指引作用。智慧城市的发展是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间。但是基于是国家的法规,法律的背景下环境下,或者说是监管下,它会有更有效的商务模式的变化,能够更好的能够把一些建筑的形态跟空间的形态多元化、智慧化。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等.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3(1):6-12.

[2]杨滔.数字城市与空间句法:一种数字化规划设计途径[J].规划师,2012(4):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