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浅谈公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技术

郑飞飞 1 王伟 2

1 浙江通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衢州市 324000

2杭州荣兴公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前提与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其施工质量与安全,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的开展,可以保障路基施工的有序、安全、高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集中化、规范化,从而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其次探讨了路基防护施工的技术要求,最后就公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防护;施工技术

引言

大多数的公路路面部位是由沥青混凝土材料构成,其优势在于坚固性与安全性较好,能够保证工程建设达到预期标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路基防护缺少相关技术应用,进而出现建设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阻碍了公路工程的发展。基于此,需要相关人员对以往的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总结,构建适合公路建设的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1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路基施工作为公路工程最为基础的施工单元,可以说,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才能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实际的路基施工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影响工程质量,这主要是因为路基施工贯穿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区域,施工面积大、路段长、周期久,工程量巨大,涉及到的工种、设备及工程车辆种类较多,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使得路基施工更加容易受到各种各样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一方面,要通过工程管理确保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符合相关的标准。另一方面还不得不考虑水文、地质、天气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对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路基施工的各种细节同样会对后期公路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路基工程进行质量控制。

2路基防护施工的技术要求

1)公路路基承受着大部分的公路总承载量,因而要求路基强度必须达标,防止出现变形现象。2)为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该工程从增强路基的坚固性着手,严格控制路基变形范围,确保公路的整体质量和正常使用以此作为实际建设的重要关键因素,如施工中受外力影响仍可以确保安全性。3)公路路基还需具备良好的水稳性,且施工技术应用必须防止路面出现凹凸不平、断裂错台等情况,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

3公路工程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3.1挡土墙砌筑

作业施工前,需要对砌筑方位展开放线,以测量实际砌筑的面积,并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找出挡墙设立四周边基。具体范围可用石灰粉描出轮廓,在指定范围内展开填挖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挡墙所用的石片必须为干净、整洁型。主体作业如下:一是开挖。采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对此处基坑展开开挖作业,必要时予以人工配合,遇石方坚硬处可采用钻爆的方式继续开挖,并做必要的清理,切记不可超挖、多挖。二是基底处理。该项工作在基坑成形后方可展开,可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法,将露在坑底的松软土石做整平和夯实处理。之后规划出相应的内倾坡,以确保坑底具备一定的承载力。三是墙身砌筑及勾缝抹面。尽量采用挤浆法对墙身展开砌筑,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砂浆的饱满程度,避免灌浆作业。砌筑结束后以美观、整齐为基础,对勾缝展开抹平工作。

3.2边坡防护

在边坡防护中,需要施工与技术人员严格根据岩土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方法。尽量使用生态防护法,保障边坡稳定,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整个防护施工,必须严格遵循边开挖、边防护的方式,做到一次性施工,一次性成型。在开挖之前,需要管理人员对边坡开挖的定位和坡率进行监督管控,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在开挖与防护中,要求施工人员准备塑料布进行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接下来进行材料、设备的组织管理,保障施工的有序性、平稳性。位移监测也是边坡防护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需要管理人员对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核实与严格管理,从而保障路基边坡施工质量。

3.3抗滑桩架设

抗滑桩的架设是为了增加坡体和基坑的稳定性。施工中,抗滑桩主要架设于隧道南田段的进出口处,以跳桩的形式均匀架设,并在架设前,对施工地段需做好地表截和排水系统,以应对该段滑坡体出现变形和移动等情况的临时监测。最后在井下做好排水和通风以及施工安全防护等措施。具体操作如下:桩井开挖作业中,涵盖土方和石方两个地段。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施工人员对前者开挖时利用人工风镐或羊镐的形式作业,后者则利用人工风镐配合小药量浅眼钻爆方式作业,遇桩井较深地段,则利用电引起爆的方式展开相关作业。按照“随开→随挖→随支护”的顺序依次展开。采用钢支撑的方式对护壁实施混凝土灌注,待护壁凝固时间达到24h之后,便可将支撑钢管拆除。遇围岩松动不牢固地段,灌注时随时关注其的实际受力情况,必要时对其采取加固处理,避免井壁产生坍塌现象。在抗滑桩的桩孔成孔后,施工人员在现场从结构尺寸、孔深以及桩底承载力这几方面着手,对成孔展开检验工作,待其合格后方可继续用混凝土灌注桩身,以达到稳固的效果。之后进行钢筋笼预制作业。施工人员在桩孔内以搭接的形式逐一展开,并且避开不稳定地段,同时保持灌注的桩身内部为串筒连续灌注形式,杜绝施工缝产生,此后可派驻人工下井展开最后一步的振捣工作。等到桩身混凝土的灌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在桩身3m范围内,利用预裂爆破方式对桩前土体展开开挖作业,爆破的孔深参数<1.5m。与挡土墙施工作业相似,完成上述作业后,派人对开挖后的边坡桩身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和美观。同时要按照施工设计方案里的要求做无损检测试验,确保其安全性。

3.4锚头封锚

锚索锁定后,安排3d的观察时间,判断此过程中锚索是否有异常情况,若全程均无异常,则切除多余的钢绞线。切除作业宜采用砂轮机切割的方法,禁止电弧烧割。待前期各项工作均完成后,拌制适量水泥浆,利用该材料注满锚垫板及锚头的空隙,用C30混凝土封锚。

3.5实际操作

此次路面施工中,施工人员因地制宜的将道路两侧的路拱横坡控制在2%之上,并将雨水排出路面的方式,根据地段划分为分散排水和集中排水两种。分散排水的地段大部分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度在0.3%以内,且为长路段。此外,在硬化的路肩两侧设置排水沟,以达到沟坡排水的实际作用。集中排水路段设置了三角形的集水槽,以每隔40m的间距依次设立,便于集中排水。同时要注意路面施工安全,排水阶段在道路两边设立护栏和施工标语,以避免因施工带来安全事故。

3.6支挡防护施工

在支挡防护施工中,需要管理人员对挡墙基底材质进行严格审核,必须符合设计承载力要求。接下来对挡墙与其他借助连接处的伸缩缝进行管控,且要求施工人员设置泄水孔,防止影响基底质量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基础,是公路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旦路基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直接会导致公路工程路面病害的出现,增加行车危险,降低工程使用寿命,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因此,需要施工单位结合时代发展,引进新技术,把握路基施工的重难点,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为后续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泳霖,杜林强,李松林.公路路基边坡防护与排水施工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16):75-76.

[2]吴明友.国省道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要点、难点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1):72,74.

[3]任泳霖,杜林强,李松林.公路路基边坡防护与排水施工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