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基层工会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探究

李丹

唐山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工会勤俭、安全、高效用财的现实需要,是深化工会财务预算改革、健全完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优化工会资金配置的重要举措。工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目前正处于全面推进阶段,经过各级工会的大力宣传和探索实践,初步建立起了基本的工作机制、财务制度和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但是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不科学和预算绩效目标执行、监管不到位以及绩效评价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基于此,以下对基层工会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工会;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探究

引言

近期,全国总工会发布了《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深化工会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工会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是工会预算准确性与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有益于工会组织更好地利用预算管理服务职工群众,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如何建立既符合工会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又充分体现工会履职特点的工会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是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含义。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工会财务预算改革、健全完善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优化工会资金配置的重要举措。“预、绩、效”是工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三大要素,“预”是指全面预算管理,“绩”是指工会经费支出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效”是指预算执行评价中的效率、效果和效应。工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构建对预算项目、预算内容、预算金额和预算执行效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监管及绩效评价体系,具有战略性、科学性、系统性的特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会内控管理水平和工会资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益,促进工运事业健康发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财务管理、资产监督管理和经费审查审计监督的意见》规定,各级工会的各项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优化配置工会资金、资产、资源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放大资产使用效能,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各级工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以本单位工会财务管理目标为基础,对工会经费的收入、支出和服务等作出全方位的财务计划和资金安排,把本级工会、所属工会、车间工会运行的每个环节全都纳入预算管理系统之中,构建起全员参与、涵盖所有工会活动的全链条预算管理体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绩效管理理念还不够强。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分配、轻监管,重使用、轻绩效”的思想观念短期内还难以改变,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有的预算部门(单位)认为绩效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只注重项目经费的申请,却忽视项目经费绩效目标管理,缺乏绩效管理的主动性。绩效目标设置还不够科学。从对绩效目标的审核情况看,有些资金使用部门(单位)设置的绩效目标不符合实际要求,绩效目标设置和本部门工作任务、职能职责、年度工作重点联系的不够紧密,制定绩效目标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有些绩效目标设置不符合客观实际,随意性大,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与具体项目结合度不高,没有真正做到业财融合。预算项目绩效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各级出台的文件中提出了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原则,没有设立统一、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难以有效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均衡性。

3基层工会如何建立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3.1健全效率评价指标

基层工会的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工会经费支出管理的质量和最终效益的实现,所以在对工会经费支出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时,要对基层工会的管理效率进行考核。为促使基层工会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建议车间工会规范设置工会委员,分别履行工会组织、宣传文教等职责,个别工会会员较多的车间可以配备专职工会主席,同时根据岗位职责制定效率指标进行考核。只有健全效率管理指标,从强化内控的角度出发,对工会经费日常支出实施严格考核,才能提高工会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3.2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培训力度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工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推送、解读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规定,提高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的知晓率,强化预算执行单位的绩效责任主体意识,形成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环境,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把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将绩效管理的重心由过去以事后评价为主,全面转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的事前、事中、事后相互贯通的全过程,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业务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大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创新理论研究,对绩效目标的监管和绩效评价的范围、指标、方法以及技术手段进行深入探索,实现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成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3健全效益评价指标

工会经费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预期效益,在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等成本。设置效益评价指标,主要针对工会经费支出最终效益和产出效果进行考核。根据目前基层工会现状,有的在文体活动中,基本没有发生职工教育支出,没有充分履行好工会在职工教育、知识更新、技能提升等职能;有的在维权服务支出中,经常性、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得不深不细,对职工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还有部分基层工会即使开展日常活动,也大都是传统的、普惠性的,没有根据职工文体爱好和文艺特长建立各种兴趣、爱好小组,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能真正满足职工多样性文化需求。只有健全效益评价指标,对工会经费支出最终效益实施全面考核,才能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4落实责任主体,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各部门要切实履行绩效管理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谁使用资金,谁实施自评,并对评价结果负责”的要求,对本级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对部门预算安排的全部项目进行自评,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对选取的重点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通过自查自评,找出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相关制度,为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基层工会应结合预算绩效管理实际,着力在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问责制度上下功夫,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将本级工会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评价结果好的预算项目优先给予资金保证和政策支持,对绩效评价结果一般的预算项目督促改进,对低效无效的预算项目削减或取消,实现工会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韦金文.基层工会经费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工会财会,2021(07):35-36.

[2]冯彦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能[J].中国工会财会,2020(10):14-15.

[3]刘松.加强基层工会预算管理强化工会经费使用效果[J].中国工会财会,2018(11):18-19.

[4]代美侠.加强经费预算管理提升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8,28(02):106-108.

[5]冯勇,殷莉青.加强重大项目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绩效[J].中国工会财会,2017(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