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内装设计工艺与材料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船舶内装设计工艺与材料应用

吴云山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船舶内部装饰的宜居性在船舶整体性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作用。良好的舱室布局设计、合理的人机关系、高效的设计工具、科学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可以极大地提高船舶室内装饰设计的整体水平和效果。本文以船舶室内设计原理为基础,以提高船舶室内设计的效果和有效性为出发点。通过完善完整的室内设计知识体系,改进船舶室内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加强室内设计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引用新的设计理念,逐步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室内设计标准,使船舶室内设计在外观上,空间布局装饰效果和人机环境能更好地满足现代船舶的性能需求,满足现代船员对人性化、美观、舒适的海洋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更高要求,满足人类在海洋工作环境中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需求。

关键词:船舶;内装设计;工艺;材料应用

1船舶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

1.1适用性和标准化

适用性和标准化是船舶内部设计的首要标准。在这里,内部设计不仅要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和IMO、船旗国和船级社的要求,还要实现船舱的最佳使用功能,以满足船舶的性能和要求。

1.2合理性和安全性

安全性和合理性是指客舱的设计和布局不仅满足结构组织的合理性和空间布局的要求,还满足机组人员的日常工作、休闲、娱乐等需要,还满足防火、人员疏散、逃生和疏散的安全要求。

1.3舒适和经济

舒适性和经济性是船舶室内设计的先进标准。海事法规也越来越关注海员工作和生活的舒适性。同时,现代船舶也对船舶内部装修的豪华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经济性是运营船舶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船舶舒适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船舶室内装饰设计应深入优化舱室布局和空间设计,优化各系统的施工工艺,优化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具有经济性。

2船舶内装设计工艺与材料

2.1船舶内装设计工艺

2.1.1模块化工艺

模块化技术在船舶内部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第一,标准化设计。要求所有节点的标准化设计和系列产品之间的标准化连接。第二,模块化设计。模数是指所选的尺寸单位,通常用作比例协调的增值单位。对于船舶内部装饰,基本模块主要指模块的基本单元。内部组件的模块尺寸应为50mm或100mm的整数倍。模块协调主要是根据所选模块设计产品尺寸。同时,模块化协调也是实现船舶内部构件“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产业化”生产的重要基础,为内部构件的准确安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降低内部成本的主渠道。模块协调的相应目标主要包括:①划分每个零件的尺寸,明确预制构件和集成产品的尺寸;②促进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的协调;③提高模具的转化率、功能和零件的互换性;④努力实现配件和产品的标准化,尤其是对于大量的零部件,确保其设计的标准化;⑤有利于构件和产品的准确定位和构造,调整产品与功能空间之间的尺寸连接。这种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防止设计与制造之间的脱节,而且在产品维护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三,各学科相互配合。对于模块化流程的应用,不仅要加强模块化思维,还需要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系统地考虑机电、结构和管道系统,尽可能避免各环节信息的遗漏,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2.1.2颜色处理

在船舶室内设计过程中,色彩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颜色可以形成视觉刺激和联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造船业也保持了快速发展。室内和外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色彩技术为船舶内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船舶色彩更加丰富,有利于缓解船员的视觉疲劳。科学有效地运用色彩技术进行船舶室内设计,可以起到调节环境的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颜色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在设计船舶颜色时,相关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为船员创造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缓解船员的烦躁情绪。各种颜色象征着相应的情绪。例如,红色属于暖色系,可以大大提高船员的工作积极性,使船员更高效地完成工作;蓝色是一种凉爽的颜色,可以让船员保持清醒,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可以看出,各种颜色可以给人完全不同的内心感受。因此,室内设计师应注重各种色彩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色彩技术在船舶室内装饰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2.1.3审美过程

在设计船舱内部时,合理使用各种纹理、颜色、纹理和明暗对比通常能形成更明显的效果,能迅速引起注意。同时,它会刺激视觉感官,有利于视觉效果的极大增强。审美技术在船舶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协调。协调主要是协调客舱的对立元素和环境因素,并将各种元素结合起来,展现“和谐、完整、丰富”的美。通过色彩的科学运用,还可以有效避免环境中不利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内部感觉与外部环境的高度统一,从而提高船员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在高级船员餐厅的设计中,装饰板的各种色卡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木彩墙板与装饰板的PVC膜在质感、质感和颜色上有明显的对比,突出餐厅的特色。此外,木彩墙板的质地、质地和颜色与餐桌相同,对风格协调和颜色连续性起着重要作用。

2.2船舶内装设计材料

伴随船舶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船东对于造船布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满足此些要求,则应采用舱室模块化技术,需选用新型材料。现阶段,在船舶内装设计中,轻质隔音高强度复合板是经常使用的新材料,其关键构成要素如下:1)铝制瓦楞复合板,具备强度高、质量轻、寿命长、施工便利、防火、抗震性能强等诸多优点,其主要是由上下铝板,中间波纹型铝板夹层胶水复合而成,在汽车、地铁及船舶内装中有着大量的应用。瓦楞板即使有着大量优点,然而其隔音性比较差,需配合其他材料使用才可以增强其隔音性。2)发泡铝,也称作泡沫铝,以氢化钛作为发泡剂与增粘剂,再添加熔化的铝搅拌而成,属于新型材料;发泡铝的密度在0.2~0.4g/cm3范围内,是铁密度的1/40、是塑料与木材的1/4。除超轻的优势以外,发泡铝还具备隔音、吸音、吸能等众多功能。在1956年发泡铝出现后,对发泡铝的力学性能、结构特点以及生产工艺等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取得丰硕成果,且有关理论已比较成熟。在此前提下,发泡铝凭借其强大的性能,在建筑工程、航天航空以及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有着大量应用。

结论

船舶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合理性和美观性是船舶内部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立船舶内部设计知识体系库,创新优化机舱布局设计,加强三维模型的二次开发和利用,引入环境心理学概念,人机工程学和绿色设计是引导船舶内部设计实现协调性、舒适性和美观性有机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法。船舶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将是科学化、技术化和创新化。随着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进步和创新,船舶室内设计的理念将更加广阔,将船舶室内设计推向更高的层次和维度,创造更加科学、绿色、现代、舒适的海洋生活环境,实现人、船、环境的高效融合和统一。

参考文献:

[1]彭波,赵凌凌.船舶内装工程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初探[J].科学与信息化,2019,(016):112,115.

[2]孙强,刘宏,刘亚杰,等.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9,026(012):289+297.

[3]杜浩,张宁,张云浩.船舶建造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02):43-44.

[4]冯兴玺,王志洋.有关船舶内装工艺和材料现状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017(7):62.

[5]翟梓扬.初探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