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及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及风险管理

熊建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贵州分局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对于航空飞行领域来说,逐渐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增长,对民航出行提出各种需求。使得航班量持续增加,空域规模显得越发拥挤,给空中交通管制增加压力,导致管制差错隐藏很大风险隐患。本文深入分析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风险管理策略,为优化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管控制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风险管理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增加了航空出行次数,同时对航空公司提出高要求,提高民航服务质量。但是在实际中,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经常出现问题,产生很多安全风险,给管制人员增加工作压力,以此,只有加强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才能从根源解决危险,保障人们出行安全。

  1.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

  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差错成因中成为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很难在实际中实现有效控制,隐藏很多不可控影响因素。空中交通管制进行工作过程中,人为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工作人员素质问题。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压力大,必须时刻保持长期集中状态,工作时间长,工作信息复杂等原因,保证管制人员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特别是面对特殊环境下,保证自身心态冷静,理性发出明确管制命令,尽可能降低风险。但是当工作管制人员情绪波动大,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很有可能带来安全巨大安全隐患,极易出现工作错误[1]。其次,工作人员技能经验问题。进行管制过程中,由于管制工作会面临特殊性,要求管制人员必须配备熟练业务技能,还要具有较强应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并且拥有丰富情报交互、导航管理等实践经验,对于部分从业人员很难具备以上全部技能和条件,如果其中一方面能力缺失,必然会出现工作错误。最后,工作人员态度问题。不管是从事任何工作,人员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要求人员态度和工作作风端正,特别是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管制人员来说,应当树立良好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严格遵守国家规范。现如今,有很多管制人员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经常按照自身经验实行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发生严重问题。

  1. 管理因素

管理层是民航企业中的关键,管理层发布的所有指令都会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是否正常运行有关。另外,管理制度会直接决定民航事业发展水平。现如今,我国民航工作管理制度出现很多问题,如相关管理制度不全面、日常工作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要求民航企业加强对其重视。

  1.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管理策略

  1.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空中交通管制情况来看,应当科学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事前分析和检测极易出现的差错因素,制定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特殊性会直接决定事故后果严重性,尤其是在风险管理方面,加强应用有效防范措施,从根本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以此作为介入点,完善空中交通管制风险体系,考虑环境、制度、人为等因素,深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出完整风险预警评价体系。同时,结合民航交通行驶情况和飞机飞行状况等,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掌握问题出现的具体位置。除此之外,加强关注和分析不可控因素,与气象数据、人员环境检测数据等相结合,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确保外界环境维持在同一水平,避免管制差错的发生[2]

  1. 细化管理制度和责任、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行实施过程中,科学选择规范管理方法,将风险预警监督责任、管控责任、设备检查维护工作等全面贯彻到相关部门岗位当中,有效减少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随意性。强化构建完善制度保障方案,在管理制度正常实施基础上进行有序展开。一方面,制定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借助信息管理系统自动记录空中交通管制信息数据,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其实行分析和总结,与相关管制标准相互比较,快速找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制定全面奖惩机制,面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人员,应当立即对其进行严格处罚,甚至做出劝退处理。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企业出现巨大损失的人员,必须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1.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由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隐藏很多因素,经常出现很多问题,需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减少差错的发生。深入分析和考察差错成因,找出关键、有效的数据,完善风险评估标准,了解风险等级。民航企业还需强化重视数据真实性,以便员工之间更好实现沟通、分享,编制出相应改善方案,经过长期不断优化和调整,达到空中交通风险评估要求。另外,定期实行风险评估,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建立出应用性强的评估制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民航企业提出高要求,同时也产生很多新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实践经验处理,还需通过定期评估风险机制,从根源发现问题且快速解决;加大运用先进技术,为整合资源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积累工作经验

[3]。除此之外,制定出危机处理防范方案,能够在突发情况下紧急避免问题恶化,降低风险最大化。

总结:

民用航空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必要产业,是交通运输领域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要求民航企业加强对其安全性和平稳性进行关注。大多数因素主要由民航交通管制中的差错所导致,必须及时面对难题,从根源解决或改善。民航企业为了保障人们以及航空出行安全,需要具备专业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差错形成的成因,提出针对性风险评估标准,规划相应危机解决预备方案,提高人员综合素养,共同努力和建设民航管制制度,推动民航运输行业向着可持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唐金环,杨芳,盛卓,徐家旺. 基于数据分析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影响因素[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38(02):64-74.

[2]杨乔俊,杨晓君. 问题处理平台(FPP)在民航维修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 航空维修与工程,2021(09):109-111.

[3]赵礼强,潘杰,张子辰.民航不安全因素联动对空难事故的影响——基于45起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809-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