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能源汽车技术原理及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浅谈新能源汽车技术原理及要点

雷成

南京市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也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为促使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后续新能源汽车研究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要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原理、纯电动汽车技术原理有正确认识,了解在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未来研究中将此类问题更好解决。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原理

传统汽车通常情况下会将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比如,通过对内燃机的应用,实现对汽油等燃料的燃烧,这样能够产生推动汽车行驶的强大动力。在如今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给予更多重视,汽车作为我国发展的重点行业,更要起到良好带头作用,这使得新能源汽车被研发并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中能够对先进的驱动技术,以及动力控制技术进行合理利用,这使得汽车内部能源与动力之间发生转变。新能源汽车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从而实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1、新能源汽车技术分析

1.1概念分析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往往要从能源角度进行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并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如果通过总结的方式,那么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展开:(1)如果从狭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标准等不同规章制度,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将非常规能源作为动力,而且能够实现正常驾驶、行驶的汽车。在这一过程中,应用非常先进的动力控制技术,以及驱动技术。(2)如果从广义角度进行分析,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不将柴油、汽油作为动力的汽车。例如,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中的油电混合类汽车、电气混合类汽车等。

1.2技术分析

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新能源汽车技术将传统汽车技术作为基础保障,并对驱动模式、动力传输模式等进行转变与完善。如果从整体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车主要包含的是内部驱动与外部驱动。具体阐述如下:(1)外部驱动部分主要是指新能源汽车的操作程序,相较于传统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现如今逐渐朝着动画操作模式方向发展,能实现对汽车动力供应系统、运行操作系统的全面监控,实现对汽车损失的全面控制。传统类型汽车采用的是单项程序方式,汽车内的零件、设备等,需要驾驶员对其进行全面控制与操作。(2)内部驱动主要指的是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需要的动力来源,在传统类型汽车行驶期间,要利用发动机气缸实现运动,为汽车运行提供动力,动力来源是汽油燃烧、柴油燃烧产生的能量。新能源汽车是将电池作为动力能量,能够实现对汽油、柴油的替代。通过对单片机磁场设备的应用,能够将电力转化为动力,并实现汽车的正常驾驶。

2、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原理

2.1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分析

如果从机械原理这一方面进行分析,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当中的车辆行驶系统,会直接与电动机之间进行连接,但发动机并没有与汽车驱动之间连接,也就是说,发动机运行促使发电机发电,并将发出的电能直接传输给电动机。电池在该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电量,这样对于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以及输入功率等进行调整,确保功率平衡。比如,如果汽车发电机所带动发电机实际电功率要超过汽车需要电功率,那么电池会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这也就是说,电池处于充电状态中[1]。一旦,出现小于汽车自身所需功率情况,那么想要实现汽车的正常行驶,那么电动机需要从电池当中获得电能,此时电能处于输出状态中。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方式进行系统运行,都需要对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实现对汽车的管理与全面控制。从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原理角度进行分析,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优势体现在不同方面中,比如,该种类型动力汽车,能够确保发动机能够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运行状态中,而且能源利用率相对较高。汽车车轮不需要与发动机之间进行机械连接,这使得汽车系统规划范围得以拓展。

2.2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分析

在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包括两个主要系统,分别是电动机驱动系统与发动机驱动系统,想要实现与汽车驱动系统的有效连接,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要对耦合装置进行合理利用。在具体应用中,无论是电动机系统,还是发动机系统,都可以实现其自身的单独运行,并实现对汽车行驶的驱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够为汽车行驶提供更多动力,为汽车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在汽车行驶期间,使用控制系统做好调节工作,这样发动机能够处于高效运转中,燃油效率得以提升。在汽车行驶期间一旦驱动需求功率较低,那么燃油效率也会受到影响,汽车发动机系统会进行自主关闭,并使用电动机为汽车行驶提供驱动力。此时发动机如果没有被关闭,那么动力会转化会电能,并被存储在电池中。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会直接与发动机之间进行连接,使得能源利用率可以得到很大提升。汽车在处于加速状态或者爬坡状态,那么电动机与发动机之间要一同提供动力。在汽车处于低速状态时,只需要电动机为其提供动力即可。

3、纯电动汽车技术原理

3.1纯电动汽车分析

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就是电池,并不需要使用传统类型汽车中的发动机。结合纯电动汽车技术原理可以了解到,在整个动力系统中的电力,主要是通过电池更换以及电网充电实现,使用电池实现对汽车的驱动。在汽车处于制动状态或者减速状态时,纯电动汽车的电机不会为其提供动力,主要是利用发电机实现发电,发出的电能会被存储到电池中,这对于汽车动力流双向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而且可以提升汽车能耗[2]。从实际纯电动汽车应用中不难看出,具有低噪声优势以及零排放优势等,在区域电网低谷期时,通过充电将峰谷填平。纯电动汽车主要使用的是一种驱动方式,实际控制技术与驱动技术相对简单,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劣势方面是电池,在日常应用中需要很多充电设施,而且在后期维护中会花费很多资金。

3.2纯电动汽车电池分析

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全部动力来源与能量来源,汽车当中电池的电能需要从电网中获得,采取更换电池方式,或者充电方式,为汽车的正常行驶提供保障。基于此,电动汽车想要促使其商业化应用范围能够得到扩大,那么要逐渐朝着传统汽车性能方向发展,这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有着较高要求,电池要提供良好的爬坡能力、汽车加速能力等。纯电动汽车的绝大部分成本是在电池方面中,因此,电池价格会对纯电动汽车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为研发出更加高效的电池,很多国家在该项研究中提供更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并将研究重点放在锂电池中,锂电池自身具备良好的循环性特点、无记忆效应,而且自放电相对较小。锂电池相较于其他电池而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小,即便是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也能够实现正常运行。当前市场中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多数为磷酸铁锂电池。针对纯电动汽车电池方面的研究,需要相关部门能够给予更多重视,这样能够实现纯电动汽车行业的更好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其中的技术原理要有正确认识,了解在其中涉及到的不同先进技术,并掌握在的当前设计与使用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未来设计、研究中做出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1]梁功川. 新能源汽车高压绝缘监控原理及维修要点思考[J]. 车时代,2021(1):3.

[2]曲海勇.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及关键技术要点探讨[J]. 南方农机,2018,49(10):103.

[3]陈凤清.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