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浇筑的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整体浇筑的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法

孟龙 1 王照武 2 张文浩 1

江苏淮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300

江苏淮阴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渠道施工,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整体浇筑的水利水电工程渠道混凝土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渠道边墙和底板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整体浇筑;混凝土渠道;施工方法

1.背景技术

在节水灌溉、跨区域调水工程中,混凝土渠道由于投资少、便于运行维护等优势被广泛运用到渠道输水工程中。但是,渠道边墙和底板的分开浇筑,导致渠道渗漏问题频发。

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能有效提高渠道混凝土防渗性能的渠道边墙和底板混凝土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

2.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整体浇筑的渠道混凝土施工方法,能整体浇筑渠道边墙和底板,能有效保证渠道底板和边墙连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渠道的防渗性能,防止渠道发生渗漏,施工方便、结构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体浇筑的渠道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模板制作;

模板包括外模板和内模板;外模板的高度大于内模板的高度;

步骤二:模板安装;

渠道基槽开挖和钢筋制安完成后,进行模板安装;

在渠道开挖边线内侧设置外模板,在外模板内侧设置内模板;

渠道开挖边线与外模板之间通过木方支撑;

外摸板与内模板之间设置砂浆块,形成第一空腔;

内模板有多块,相邻的内模板之间通过木方支撑;

步骤三:混凝土浇筑;

完成模板制安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通过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的第一空腔入仓,混凝土每次入仓高度小于或等于30cm,同时进行渠道边墙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通过内模板与渠道开挖边线之间的悬空结构铺满渠道基槽底板,待混凝土进入渠道基槽底板空间后、进行渠道基槽底板混凝土振捣施工;

步骤四:抹面施工;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通过相邻二个内模板与木方之间的连接空间进行底板混凝土人工抹面施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一中,外模板的高度尺寸与渠道外墙高度相等;

内模板的高度尺寸与渠道净高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二中,位于相邻多块内模板之间的支撑木方长度与渠道净宽相等;

位于外摸板与内模板之间的砂浆块长度与渠道边墙厚度相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二中,进行模板安装时,外模板与渠道开挖边线之间通过多块木方支撑;

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通过多块砂浆块控制渠道边墙厚度;多块砂浆块呈竖向间隔设置;

相邻二块内模板之间通过多块木方支撑、控制渠道净宽尺寸,多块木方呈竖向间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二中,木方与砂浆块呈交替布置。

3.有益效果

通过一次模板制安,整体浇筑渠道底板和边墙混凝土,能有效保证渠道底板和边墙连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渠道的防渗性能,防止渠道发生渗漏,施工方便、结构稳定。

4.附图说明

62c68998bbb8f_html_69f3ee2f3bf0efa1.png62c68998bbb8f_html_fd53a706235a5f8b.png

图1渠道混凝土施工方法横断面示意图 图2渠道混凝土施工方法纵断面示意图

图中1.1-开挖边线,1.2-渠道外模板,1.3-渠道内模板,1.4-木方,1.5-砂浆块,2-第一空腔,3-悬空结构,4-渠道基槽。

5.具体实施方式

在开挖基础上进行渠道边墙混凝土整体浇筑,且通过一次模板制安,整体浇筑渠道底板和边墙混凝土,能够实现不同施工现场渠道浇筑要求,材料设备运输方便、操作简单、快速,防渗性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将预制渠道边墙底板整体块段运输至现场槽段安装拼接,不同段渠道拼接时分缝处治理困难,运输、安装复杂,不适用于作业面小的地段的渠道施工的缺点;同时克服了分开浇筑渠道和底板导致边墙和底板形成施工缝,影响渠道防渗性能的缺点。

参阅附图可知:一种整体浇筑的渠道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模板制作;

模板包括外模板1.2和内模板1.3;外模板1.2的高度大于内模板1.3的高度;

步骤二:模板安装;

渠道基槽4开挖和钢筋制安完成后,进行模板安装;

在渠道开挖边线1.1内侧设置外模板1.2,在外模板1.2内侧设置内模板1.3;

渠道开挖边线1.1与外模板1.2之间通过木方1.4支撑;

外摸板1.2与内模板1.3之间设置砂浆块1.5,形成第一空腔2;

内模板1.3有多块,相邻的多块内模板1.3之间通过木方1.4支撑,结构简单、节省成本,支撑效果好,保证渠道边墙厚度的均一性,保证整体浇筑渠道的施工效果;

步骤三:混凝土浇筑;

完成模板制安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通过内模板1.3和外模板1.2之间的第一空腔2入仓,混凝土每次入仓高度小于或等于30cm,同时进行渠道边墙混凝土振捣,完成整体浇筑渠道边墙混凝土;

混凝土通过内模板1.3与渠道开挖边线1.1之间的悬空结构3铺满渠道基槽4底板(悬空结构3位于渠道基槽4底板上方),待混凝土进入渠道基槽4底板空间后、进行渠道基槽4底板混凝土振捣施工,完成整体浇筑渠道底板混凝土;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底板即可完成整体浇筑渠道边墙和底板混凝土),节省成本,操作简便,通过一次模板制安,即可完成整体浇筑渠道底板和边墙混凝土,能够实现不同施工现场渠道浇筑要求;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需要单独设置大量支撑结构才能完成立模,成本高等缺点;

步骤四:抹面施工;

混凝土振捣完成后,通过相邻二个内模板1.3与木方1.4之间的连接空间进行底板混凝土人工抹面施工。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外模板1.2的高度尺寸与渠道外墙高度相等;

内模板1.3的高度尺寸与渠道净高相等,通过外模板高度控制浇筑混凝土渠道外墙的高度。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位于相邻多块内模板1.3之间的支撑木方1.4长度与渠道净宽相等;

位于外摸板1.2与内模板1.3之间的砂浆块1.5长度与渠道边墙厚度相等,通过支撑木方1.4的长度和砂浆块1.5的长度分别控制浇筑混凝土的净宽和渠道边墙的厚度,通过一次模板制安,即可完成整体浇筑渠道底板和边墙混凝土,能够实现不同施工现场渠道浇筑要求。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进行模板安装时,外模板1.2与渠道开挖边线1.1之间通过多块木方1.4支撑,多块木方1.4呈竖向间隔设置,渠道边墙一般为竖直墙体,通过木方1.4在开挖边线1.1和外模板1.2之间进行支撑,保持渠道边墙的垂直度;此处木方长度视现场开挖具体情况而定,实现不同施工现场渠道浇筑要求;

内模板1.3与外模板1.2之间通过多块砂浆块1.5控制渠道边墙厚度;多块砂浆块1.5呈竖向间隔设置,通过砂浆块1.5的长度来控制渠道边墙的厚度,在内外边墙模板之间设置多块砂浆块1.5使得渠道边墙厚度尺寸控制更准确,保证渠道边墙厚度的均一性,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保证整体浇筑渠道的施工效果;

相邻二块内模板1.3之间通过多块木方1.4支撑、控制渠道净宽尺寸,多块木方1.4呈竖向间隔设置,通过木方1.4长度控制渠道净宽尺寸,设置多块木方1.4使得模板结构更稳定,渠道净宽尺寸更准确,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保证整体浇筑渠道的施工效果。

进一步地,在步骤二中,木方1.4与砂浆块1.5呈交替布置,交替布置避免支撑结构集中在模板同一部位,使得模板受力均匀、更稳定,保证渠道边墙厚度的均一性,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保证整体浇筑渠道的施工效果。

在渠道分段分缝处先预埋止水件再整体浇筑混凝土,使得渠道分缝处防渗性能更好。

结论:这两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其对比结果如下表:

对比

能否实现不同施工现场浇筑要求

模板结构稳定性和尺寸控制准确性

防渗

效果

现有技术

多为理论性分析和小型室内固定尺寸水槽段与之方法,不适应于施工面狭小、运输高差大、防渗性能要求高、施工快速的渠道。

模板稳定性差对结构物尺寸的控制不准确,砼浇筑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厚度,渠道边墙容易变形,不易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一般

新方案

模板可以完整的浇筑渠道底板和边墙混凝土,能够满足不同施工现场渠道要求。

具有较好的模板稳定性和尺寸控制准确性。现场浇筑的厚度不易变形。满足厚度和垂直度。

良好

渠道砼施工方法

材料设备运输方便、操作简单、快速,防渗性好;适用于施工面小、运输高差大、防渗要求高、快速施工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