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两翼”促教研 齐抓共管求实效——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常规管理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一核两翼”促教研 齐抓共管求实效——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常规管理改革初探

匡美娥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 415101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全体教师专业水平,推动学校教研教改进程,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两年来,我校采用了“一核两翼”的模式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核两翼”模式即学校教研活动以教研教改为核心、通过“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两种形式同时开展。

关键词:新课改 一核两翼 集体备课 一课一研

一、落实分工,各司其职

(一)教务科职责:教务科派教研干事做好检查记录和收集“教学通案”并建立资料库,供全校使用。做好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交流沟通,督促年级和备课组及时整改。

(二)年级组职责:年级组要认真组织,切实抓好“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工作,协调活动的时间和场地,认真督促落实各备课组活动的实施,提升教研业务水平。

(三)教研组长职责:做好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根据学校要求,督促各备课组组织好“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活动,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并确定资料员,做好“一课一研”的资料收集和上报。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思想和帮助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意识,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仔细的做好本职工作。

(四)备课组长职责:做好“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的直接责任人。同时要做好“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的具体计划,确保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和教师的素质提前合理确定主备人和备课内容,并对主备教师进行相关指导。并且组织“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的具体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收集整理,并及时整改,确保本项活动科学、高效、顺利进行。每周督促本组资料员负责收集整理教学通案并及时上交教务科,作为学校教学资源存档。

(五)学科教师职责:教师是“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的参与者,要根据安排,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作为主备教师要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安排下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等。在“研备”活动时要认真发言,积极参与提供合理建议。要使用确定下来的教案和PPT进行授课,并做好课堂教学反馈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二、集体备课,环环相扣

(一)严格要求:

1.定时定点:规定集体听课时间为教研活动当天下午任意一堂课(请主备教师提前调好课);评课备课时间为教研活动当天下午(集体听课之后);评课备课地点为相关专用备课室(具体见集体备课安排表)。

2.公示信息:每周集体备课后,教研组长收集三个年级下周研讨课的上课教师姓名、内容、时间、地点和节次,并于周五晚自习前发给教务科相关干事,教务科在下周一前集中张榜公布研讨课的相关信息。

3.督查通报:要求全校教学人员必须认真参与,按时到达,集体评课和备课时间至少保证1小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本活动的直接负责人,负责组织本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落实。所交会议记录表务必认真填写,真实有效。教务科将对活动进行全程督查和通报。

艺体技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每两周一次,参照以上办法执行。

4.专家听课:学校分类设置四个专家组,根据每周公布的听课信息,相应的专家组成员不定时且不预先通知地参与备课组听课活动并评分。

(二)优化过程:

每周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由研讨课、评课和集体备(下周)课三大部分组成。

1.研讨课:每周三个年级各备课组分别听课一节,内容由主备教师自定。若该周教研组内有公开课,备课组可不做安排。

2.评课:评课时先由主备教师对照PPT进行说课,包含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重难点的突破、材料例题的选择和作业的布置等。备课组内教师集中讨论,提出改进措施,达成共识,并做好评课记录。

3.集体备课:组内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共享心得、资料和资源。

由备课组长主持并制定下一周教学计划、内容,大家共同讨论,拟定下周研讨课的上课教师和上课内容,并做好一课一研的安排,最后在集体备课的意见指导下,集体备下周的课。

三、一课一研,形成模式

每个备课组在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后,还需自选时间和地点进行一次“一课一研”活动。两个活动同步推进,形成“一核双翼”。

(一)内容详实:

“一课一研”内容如下:

1.研授课环节,即研究所授课的具体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学情、教学方法、实施策略、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

2.研课件设计,即研究所授课的具体课件设计,主要包括:学法指导、基础梳理、问题导学、重难点突破、知识归纳、典例选择、课堂小结等。

3.研学案优化,即研究所授课的具体导学案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梳理、预习效果检测、重难点探究、知识体系构建和当堂知识检测等。

4.研反馈修改,根据课堂反馈,进行“一课一思",对课堂教学课件、教案和导学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流程清晰

同年级同科每周每节课原则上安排一位教师主备,打印教学设计(教案)和电脑制作PPT(教案和PPT的设计必须依托导学案),然后同组教师对主备教师的教案和PPT研讨。主备教师根据研讨的建议二次修改教案和PPT,最后形成同年级同学科共同使用的“教学通案"(含教案、PPT),备课组统一使用教学通案上课。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主备阶段: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明确每节课的主备人和任务,备课中注重导学案的应用,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备人至少在上课前2天完成初次备课任务。要体现“探-论-评”教学模式。

2.研备阶段:备课组长确定研备时间和次数,研备时间必须是本组都没课的时间展开研备,备课组长要即时召集组内教师展开研备。研备时由主备人在备课组群共享教案图片、PPT并进行说课,说课主要阐述本课设计思路、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提出备课时的疑惑及问题。然后本组教师人人参与展开思考、讨论、补充、完善、修改。最后由备课组长统一修改意见。

3.通案形成:主备教师根据统一修改意见对现有教案、PPT进行二次修改后,交备课组长审核,审核通过后形成本备课组的教学通案。

4.通案使用及保存:备课组长以电子稿的形式发教学通案到备课组群共享,备课组全体教师统一采用教学通案上课。

(三)行政督导:每次一课一研活动,需邀请一位学校行政全程参与,会后,行政领导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四、客观评价,引领示范

(一)每期评选4个优秀教研组,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集体备课”和“一课一研”活动开展情况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二)每期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展示大赛”。各教研组初赛,再经过两轮淘汰赛,最后选出三个备课组进行展示,其他组观摩学习。

(三)通过多种教学比武活动展示成果。学校每年都会定期进行“隽新一三五工程”验收活动、高三一二轮复习研讨展示课活动、高二学考复习课教学比武活动等,以此引领示范。

本文为市级自主课题《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策略研究》的课题论文,该课题为教研管理课题,编号为CDJYKY20192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