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预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3

202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预测

侯靓阳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44

摘要:2021年,国际原油价格呈震荡上升趋势。进入2022年,以一季度的原油形势为基础,分析全球经济、市场供需、库存变动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未来动向,综合各方面对后期国际油价的走势进行预测。预计2022年后期国际原油市场维持供需紧平衡态势,原油价格维持高位运行,但需警惕地缘政治的突变,油价波动范围预测在95美元/桶~115美元/桶之间。

关键词:原油价格;市场分析;俄乌冲突;欧美制裁;价格预测


一、2021年原油价格走势回顾

与2020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逾20%相比,2021年原油价格大幅反弹逾50%,全年整体处于震荡上升的趋势。布伦特原油年均价70.95美元/桶,同比大涨27.74美元/桶,涨幅为64.2%;WTI原油年均价68.11美元/桶,同比大涨28.76美元/桶,涨幅为73.1%;Dubai原油年均价为69.39美元/桶,同比大涨27.11美元/桶,涨幅为64.1%。从整体看,主要由于全球广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并连带经济改善,再加上OPEC产油国及其盟友组成的OPEC+联盟继续实施限产措施,导致全球转变为供不应求的局面,虽然11月份石油消费国决定释放石油储备以及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出现导致油价有所回落,但全年油价仍呈现上涨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季度,在OPEC+产油国持续限产的基础上,沙特自愿在2月至4月期间额外减产100万桶/日,以及美国极寒天气的影响和经济刺激方案的落地,给石油需求市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此后,也门胡塞武装频繁袭击沙特石油设施、苏伊士运河航道遭遇堵塞、网络攻击致使Colonial管道系统短暂关闭,油价在经受住了3月欧洲疫情、5月印度疫情的冲击后,强势爬升到了70美元上方。但是7月份OPEC+达成了逐步放松限产的协议,油价一路跌至5月以来的最低点。进入9月之后,一场不期而至的飓风艾达横扫美国墨西哥湾,致使美国原油产量出现缺失,再加上欧洲能源危机将油价推升到年内高位,WTI原油创出7年来高点,布伦特原油也突破了86美元/桶。随着OPEC+产油国的逐步增产和石油消费国的联合战略原油释放,以及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出现,使得布伦特油价在12月初跌破69美元/桶。不过,随着疫情担忧情绪消退、中东的不可抗力事件、取暖季需求的增加,油价在12月末回升至接近80美元/桶。

二、2022年原油市场形势分析

2022年一季度,俄乌发生军事冲突,西方盟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原油价格从100美元以下迅速上冲到139美元,布伦特涨幅更是到了78%,虽然后期受多重利空因素的打压,但整个季度下来,布伦特和WTI的原油价格仍分别上涨38.7%和33.3%。进入4月份,受俄乌冲突持续、美国和IEA联合放储、中国疫情封控的影响,国际油价震荡下跌。展望后期市场,俄乌冲突的进展、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美联储的加息缩表、伊核谈判的前景以及中国疫情的形势是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1. 世界总体经济形势

2021年,全球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主要产业链逐渐修复,各国财政刺激不断发力,经济一路向好发展。然而,随着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各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今年全球经济将勉强维持正增长,不过一些已经显示疲态的经济体可能会陷入衰退,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比1月预期下调0.8%。

货币政策方面,全球主要国家央行纷纷走上加息通道。2022年以来,巴西、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地央行再次率先加息,3月1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如期宣布加息25基点,并暗示今年将再加息六次,以降低正处于40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胀率,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据不完全统计,除美联储外,今年已有英国、加拿大、捷克、巴西、波兰、秘鲁、哥伦比亚、南非、韩国、智利、阿根廷等11家央行先后加息。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攀升,3月CPI同比增加8.5%,创下1981年12月以来的新高。至今年4月份,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近9万亿美元,同时10年期与2年期美债收益率出现倒挂,通胀形势愈发呈现失控迹象,经济预期转差。今年3月份,美国新增就业人数43.1万人,失业率从3.80%降至3.60%,处于历史极低水平,需求放缓再加上成本持续攀升共振之下,预计下半年美国经济有放缓可能。

欧元区经济前景不明朗。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农作物供应中断, 世界粮食商品价格在3月份大幅上涨,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因西方对俄实施一系列的制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共同推高全球通胀。据统计,欧洲3月份通胀率升至7.50%,消费者信心指数从-8.80大幅下降至-18.70,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同比增长7.5%,连续6个月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5%,也远远超过1.3%的历史记录。欧洲央行将欧元区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20%下调至3.70%,而随着势态的进一步恶化,202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有很大概率跌至3%以下。

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向好。2022年,在政府宏观政策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下,1、2月份经济逐渐向好。进入3月份,我国多地疫情恶化,加之俄乌冲突的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传导至国内,对生产端造成负面影响,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跌至47.4%,较3月回落2.1个百分点。中央政府在坚持动态清零抗疫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稳增长政策的支持力度,大力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国内疫情5月份降温,稳增长政策有望同步发力,全年经济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

  1. 石油需求

1、全球石油需求现状和展望

2022年,奥密克戎变种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扩散,迫使中国等部分国家再度实施严厉的抗疫封锁举措,加之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美等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和石油行业不断实施严厉制裁且美国经济通胀不断上升,驱动国际油价一路飙涨,全球经济和全球石油需求再度遭受重创。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2年一季度全球石油需求超越季节性趋势显著下降至9,895万桶/日,较2021年四季度100,48万桶/日需求下降153万桶/日。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幅度显然低于2021年水平,也难以恢复至2019年疫情爆发前水平。

2、分地区石油需求概况

2022年初,全球石油需求总体恢复良好,美国、欧洲等多数地区已超过疫情前水平。但受中国疫情及俄乌危机的影响,各大机构纷纷下调石油需求增幅预期,预计年底前仍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经合组织美洲:今年4月份美国原油月平均需求为2072万桶/日,与疫情前相比已基本持平。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三个季度经合组织美洲地区石油需求同比平均增长17万桶/日,2022年全年石油需求增长52万桶/日,至2479万桶/日,其中美国石油需求将增长28万桶/日,至2006万桶/日。

经合组织欧洲:4月份欧洲石油需求仅比疫情前低5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预估2022年经合组织欧洲地区石油需求增长44万桶/日,至1352万桶/日,其中欧洲五国石油需求增长24万桶/日,至765万桶/日。

非经合组织地区:我国受疫情复燃影响,出行及消费遭到严重打击,其中成品油消费大幅下降。同时由于高油价影响加工收益,山东地炼开工率降至50%以下,为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一季度我国原油进口1.3亿吨,同比大幅减少1138万吨,降幅为8%。国际能源署预估2022年中国石油需求将仅增长18万桶/日,至1,570万桶/日,远低于2021年122万桶/日增幅。印度方面,因放松抗疫封锁举措,需求恢复至正常水平,一季度石油需求同比增长15万桶/日。国际能源署预估2022年印度石油需求将加速增长31万桶/日,至502万桶/日,超过2019年需求水平。

(三)石油供应

2022年初,疫情有所缓解,全球石油需求复苏,产油国持续增产,市场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月份,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欧盟及美国等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严厉制裁,买家纷纷停止俄罗斯石油采购,导致俄油供应部分中断,原油价格暴涨。在原油缺口逐渐放大的压力下,OPEC+产油国依然坚持原有的增产计划,伊核谈判也陷入僵局,美国和国际能源署决定实施2.4亿桶的战略储备原油投放计划。预计短期原油供应紧张局面得到缓解,但考虑到后期中国需求从疫情中恢复、战略石油储备仍将回补,石油市场紧平衡态势难以根本改变。

1、欧佩克产量和预测

今年以来OPEC成员国主张稳定市场激增的石油需求情绪,一直维持40万桶/日的温和增产计划,但由于部分产油国的产能受限导致难以实现约定的产量目标。俄乌冲突爆发后,石油供应更加紧缺,OPEC产油国依然坚持6月份43.2万桶/日的增产计划并拒绝石油消费国提出的加速增产要求。

利比亚方面,受政治示威活动的影响,该国主要的油田和出口码头被封锁,石油产量减少逾55万桶/日。3月30日,美国对伊朗施加新的制裁,尽管伊朗外交部声称谈判已在日程中,但美国一直在拖延做出回应。综合考虑,因OPEC部分成员国石油生产能力受限、伊朗原油回归受阻及利比亚原油的减少,加之全年石油需求计划的下调,预计OPEC今年将继续维持温和的增产计划。

2、非欧佩克产量和预测

非欧佩克产油国今年同步实施石油增产计划,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石油产量平均1759万桶/日,环比增长6万桶/日;俄罗斯一季度石油产量平均1139万桶/日,环比增长15万桶/日。但在俄罗斯受到制裁以后,石油供应逐步减少,4月份已减少150万桶/日的供应量,预计5月份将进一步扩大到300万桶/日。面对紧张的石油供应局面,美国去年11月和今年3月已释放共8000万桶的战略石油储备,并决定从今年5月份开始的6个月内与国际能源署联合再释放2.4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这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石油储备释放。此外,哈萨克斯坦里海CPC管道从4月22日开始全面恢复运营,约30万桶/日的原油重返市场。考虑到欧盟如果对俄石油禁运,预计短期内供应短缺压力能得到缓解,长期看仍无法从根本上填补俄油300万桶/日的供应缺口,后市石油市场供应仍然偏紧。

(四)石油库存

自2021年以来全球石油库存持续低位运行。据统计,全球油品库存较5年均值低7000万桶,美国主要油品库存较5年均值低4600万桶,新加坡成品油周库存较5年均值低1200万桶,鹿特丹整体油品库存较5年均值低610万桶。根据阿格斯报告,今年3月份美国、欧盟16国、日本陆上原油和油品库存环比增长900万桶,为去年5月以来首次涨库。

其中,美国原油出口量有所下降,库存小幅增加。截止4月22日,美国原油库存环比增加69.1万桶,回升至两周高点;汽油库存环比下降157.3万桶,比去年同期水平低1.8%;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环比增加129.8万桶,为2月4日以来的最高点;战略石油储备库存下降291万桶,比去年同期低12.8%。美国能源公司仍在不断增加石油钻机数量,截止4月底石油钻机数量增加到552座,为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多数量,预计下半年美国原油产量仍将会上升。

中国方面受疫情引发的封锁措施影响,成品油需求大幅减少,库存偏高,炼厂开工率普遍降低,原油进口量有所下滑。

(五)地缘政治分析

1、俄乌冲突的进展

俄乌矛盾一直以来长期存在,每次矛盾的发展都会对油价影响。今年2月24日,俄军突破哈尔科夫州界,乌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标志着俄乌冲突的全面爆发。至今,俄乌冲突已持续2个多月,期间俄军开放了人道主义通道,乌方站位却一直摇摆不定,双方目前已进行了五轮谈判,仍未达成和解。至4月底,双方冲突地区聚焦至东部顿巴斯地区,除亚速钢铁厂外,俄军已完全控制港口重镇马里乌波尔市。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乌克兰拥有着丰富的土壤资源,是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双方的冲突对全球能源与资源的供应带来了巨大影响。目前,欧美仍源源不断的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及财政援助,俄军在乌方的军事行动也在日益激进,预计俄乌冲突短期内难以和解。

2、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美等国家分别从能源、设备、金融、运输、进出口等方面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这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对俄罗斯石油及天然气的制裁力度最受关注,目前美国已通过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其他能源的法案;英国计划2022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欧盟也在不断加码制裁力度,并准备从石油禁运方面对俄罗斯实施第六轮制裁,逐步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欧盟是俄罗斯油气的最大进口国,其对俄罗斯的制裁会造成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一旦制裁落地,市场上将很难弥补俄罗斯的供应缺口。近日,一度反对制裁俄罗斯能源的德国已转变态度,预计欧盟在给部分反对成员国预留缓冲期的基础上,大概率会分阶段禁止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

3、美联储的加息缩表

2021年以来,美国通胀率不断升高并创下40年以来的最高点,严重阻碍美国的经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为了能尽快降低通胀率,美联储从今年3月份开始加息25个基点,并决定从5月份加息50个基点,6月份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这一系列逐渐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不断走强,对油价产生了抑制效果。然而,可能考虑到加息缩表的负面影响,美联储表示后续月份的紧缩力度大概率会放缓,这也有效提振了市场情绪。预计今年美联储将会维持温和的加息步伐,一旦市场出现经济放缓的趋势,其有可能停止加息。

4、伊核谈判的前景

2021年底,第八轮伊核谈判重启,受俄乌冲突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前期伊核谈判进展顺利,美国也恢复了部分伊核协议的豁免条款。但在最后关头伊朗提高要价,加之俄罗斯插足,使得伊核谈判再度受阻。之后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施加新的制裁,给伊核协议的达成蒙上面纱。目前,伊朗方面仍在积极与美国进行沟通,希望尽快恢复伊核谈判,旨在达成一项强有力且持久的协议。另一方面,全球原油供应压力的不断增大有利于伊核协议的达成,当前已有部分伊朗原油通过灰色渠道流入市场,如果伊核协议能在今年三季度达成,市场将有望增加100万桶/日的原油供应量,有助于弥补俄油的缺口。

5、中国疫情的形势

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再度爆发严重疫情,且疫情核心集中在经济重心城市,造成国内交通出行、生产消费、石油需求等方面显著下滑,经济增速出现回落。政府在坚持动态清零的基础上,逐步推出多项维稳政策,以期经济发展重新回到正轨。进入5月份,国内疫情持续好转,其中上海已实现社会基本面清零,北京新增病例逐步减少,多批企业已开始复工复产,货运物流也平稳回升。进入下半年疫情仍有反复可能,各地还需加强防范,预计8月以后中国经济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三、2022年国际油价走势综合预判

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势,中国封控措施的缓慢放开及高油价的影响,也使得石油需求有所降低。考虑到俄罗斯原油短期内难以全面禁运,在美国等国家释放战储、OPEC产油国维持稳步增产及伊朗原油可能回归的情况下,预计后期国际原油市场维持供需紧平衡态势,原油价格维持高位运行,但需警惕地缘政治的突变。预测2022年后期油价波动范围在95美元/桶~115美元/桶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