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检测工作要点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要点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孙利剑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连云港分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对电梯安全性运行机制进行简单概述,随后对电梯检验监测工作要点进行说明,最后对监测现场安全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检测检验;检测要点;安全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楼大厦林立,电梯成为人们出行的必要工具,而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则备受人们关注,其实从运行安全性方面分析,电梯采用失电抱闸,得电松闸的模式,对突然坠井问题设下层层针对措施,安全性较高。不过为保证电梯各功能元件能够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就需要做好电梯检测工作才行,及时发现零件松动、设备老化、设备磨损等故障隐患,及时解决故障隐患,意义重大。

一、电梯安全性运行

这里以垂直电梯为例来进行说明,电梯是否安全和可靠,将直接决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发生坠井现象,或者倾斜导轨空陷现象,不仅可能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伤害,就算不止于此,也会给人们带去恐慌和心理压力。

垂直电梯的设备包括光幕,门力限,限速器,曳引机、安全钳、制动器等,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失电抱闸,得电松闸”,即电梯如无命令则一直处于抱闸状态,安全钳紧紧闭合,而得到命令,通电运行,电梯才会在松开安全钳,运行到指定位置。

为防止电气运行出现安全事故,有多项防护措施,如采用多根钢丝绳,防止单根钢丝绳断裂下坠,且增大摩擦力;如采用轿厢意外移动装置(UCMP),简单说就是轿门,车门没关严时,防止轿厢意外移动,人们进出轿门时如发生移动,会有保护装置把电梯制停;如安全钳-限速器系统,当电梯出现超速、断绳等非常严重的故障后,将轿厢紧急制停;如底坑中的缓冲器,使轿厢撞击时有缓冲。而要想电梯不发生故障问题,要想发生故障时这些保护装置能够派上用场,就需要做好电梯维护才行。

二、电梯检验检测内容

(一)电梯设计检验

如果设计出现问题,那么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自然难以保证,设计层面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细节之处应该有具体的说明性文件,在一些老式电梯中,常常出现电梯设计标准跟不上的问题,也有很少部分新电梯设计跟不上标准的情况。比如说需要设计一条安全回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并且有可靠的东西检测和强制停止电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回路,具体来说就是,制动器应设计两个甚至更多独立的电气控制装置,避免如果仅有一个且出现故障无法后续工作。比如钢带张紧装置应设安全开关。设计上的内容是检验的第一步,检验对象需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1]

(二)电梯使用日志以及维护日志等

如电梯未投入使用,检验电梯的设计文件,如电梯投入使用,也需检查电梯使用日志以及维护日志等资料,也可聆听用户的感受,咨询用户使用电梯时是否有异常。

(三)重要元件、零件检测

对电梯重要元件、零件进行监测,检查其是否有磨损,磨损程度等。例如用专用电梯检测设备或游标卡尺检测钢丝的直径是否符合标准,检查机械锁的深度,钢丝绳摩擦力不足,这个是很危险的,可以通过检测其磨损程度和出油程度来判断。例如检测曳引轮或盘车手轮处标出的升降方向是否明显清楚,曳引轮、导向轮、盘车手轮、限速器轮上的黄色油漆应明显。例如检测按钮开门 关门、楼层按钮功能。例如检测轴承,轴承应灵活,应发挥作用,运行无异响,而轴承坏了会很响。例如检测绝缘材料是否出现了破损的问题,要保证绝缘材料完好,电刷螺栓的抽头连接位置要更加可靠,查看继电器的滑线全长是否有无弯曲或者卡组的问题[2]

(四)性能检测

性能检测就是让电梯运行起来进行检测,看它的速度、反应时间、关门时间上升途中的响应、物体挡门就自动返回、报警装置性能、通风状况等,也观察它在压力下情况,如超载、尖锐物碰撞电梯壁下的状况,以及性能元件是否能够运转。

(五)制动性能检测

制动是电梯运行最重要的性能,制动性能检测也理应是电梯检测的关键,对于制动力的检测,让电梯空载上行,中间层按急停,观察曳引轮滑行距离。对于制动距离的检测,分别检测三种情况下的距离:0%载重快车速度上行中间阶急停之轿厢滑动距离、125%载重快车速度下行中间阶急停之轿厢滑动距离、150%静载试验下滑动距离检测。另外,做断电情况下的状况检测,如设定在上行阶段,突然断电,电梯应能够完全停止[3]

三、加强电梯检测安全管理

(一)电梯检测时出现危险

虽然电梯的安全性性能较高,为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设置了很多安全保护装置,在电梯检测的时候,也会受到保护,但是在电梯检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出现危险情况,尤其是让电梯快车运行实现功能的末端调试工作,只有高度重视起来,才能尽可能减少监测现场的安全问题。其电梯检测安全问题原因在于以下两方面。

1.工作不重视或经验主义:认知是展开工作的前提,有的电梯检测人员对检测工作不重视,思想上松懈了,或者犯下了经验主义错误,未能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操作进行检测,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悔恨莫及。比如说让电梯快车运行测试125%载重下的滑行距离,一些检测人员偷懒坐电梯上下楼,比如说对封线的检测,有的检测人员犯下经验主义错误,随意检测。

2.工作人员技术掌握不到位:随着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电梯检测企业发展了起来,检测工作越来越便利,但是相应地,市场也变得鱼龙混杂,一些检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掌握不到位,检测的时候不能按照标准进行检测,配合不到位,这不仅会造成检测成本的提升,也有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二)安全管理策略

安全管理应该落实到监测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从三方面来看,首先要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检测现场工作顺利开展,为了保证检测工作能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工艺进行,检测单位就必须制定一个严谨的检测制度,将检测制度尽可能量化、细化划分,使其与现代精益化企业管理理念相契合。二是要构建现场检测监督体系,针对监测现场的多个要素进行管理,包括人员、设备、材料、技术、环境等进行监督检测,由检测企业的工程师或老师傅担任,获得更高的报酬同时也承担检测管理的责任,如现场发现检测工艺有问题、检测人员不按标准进行检测的情况,应立刻喊停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另外也提倡检测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管理,举报有奖,这样在企业内树立一个人人竞争、人人监督的氛围,会有助于检测企业的长远发展。三要在日常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养教育,因为人员的不当操作、疏忽大意、经验主义等问题引发的安全问题是管理大忌,检测企业组织长效的培训教育工作,将检测工作的内容、特点、工艺流程等详细教导给检测人员,致力于让检测人员掌握先进检测理念、标准检测手段,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三维施工动画,同时播放规范检测手段和不规范检测手段的对比,播放严重安全后果,要让检测人员从心底里提升安全意识,重视检测工作并具备高素质检测技术[4]

四、结束语

综合来说,电梯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检测单位必须重视起来,了解电梯安全运行机制,了解检测的内容和手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去检测。另外,在检测现场也会发生一些安全问题,如何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检测单位需构建安全检测管理制度,任何检测工作都应该遵循这一制度执行,同时构建现场检测监督体系,并且落实日常检测培训,多措并举。

参考文献

[1]刘紫康,王亮,刘兵.关于电梯定期检验中检测项目抽检的探讨[J].中国电梯,2022,33(03):46-48+67.

[2]廖鸿儒. 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及电梯检验检测的强化路径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 No.459(23):166-168.

[3]蔡思杰.电梯门回路检测原理及检验案例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21,50(11):301-303.

[4]孙怡如,晋明喆.电梯设备检验的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04):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