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分析

付威

广东旺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萝岗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使用不同的饲料加工工艺,如粉碎、膨胀、制粒、混合等,制作出的饲料质量不同,影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有效含量,进而使用饲料进行喂养的畜禽发育情况也不同。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应该补充充分的营养。因此,饲料企业应综合养分消化率、动物生长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加工工艺,促进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能够动物更好地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对于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饲料;加工工艺;营养价值;影响

1、饲料加工工艺的概述

饲料加工过程是指饲料原料处理和饲料产品生产的过程。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而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的营养成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采用不同的饲料加工方法,会得到不同品质的饲料,用所得饲料来喂养畜禽,其营养的状况也会不同。另外,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不同地区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时,要根据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饲料加工质量、动物生长性能和养分表现消化率的综合影响来合理选择饲料加工工艺,从而不仅能够改变饲料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还能够促进饲料的养分更容易被动物进行消化吸收,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养殖业的长久发展。

2不同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2.1粉碎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粉碎加工工艺是饲料加工的重要研究领域,在饲料加工生产中的占比很高,高达50%以上。粉碎工艺质量直接影响着饲料的产量和质量,并且对电耗等综合成本有直接的影响。不同种类的原料,其含水量和物理性质也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原料组成成分越相近,越容易混合均匀,不容易产生分级现象,有利于肠道消化吸收,便于酶或微生物作用增加,由此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就越高。

饲料的粉碎粒度越小、粉碎越细,饲料的表面积越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此时合理加强对粉碎颗粒的偏差控制,能够提高动物对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改善动物性能。原料含水量能够影响粉碎机的功率和效率,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和合适的设备,能够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对提高饲料质量有很大的作用。饲料粉碎加工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能够使配方中的成分有效混合。此外,粉碎颗粒的大小与生产时的电耗成正比,因此要根据粉碎度,选择一定的粉碎粒度范围,保障综合效益。
  2.2膨化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膨化工艺是饲料加工中最常用的一种工艺,是通过螺杆式挤压膨化机,将饲料原材料加湿、加温,多次挤压使其膨胀,体积变大,饲料分子变大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会随之变大,进而易于动物消化和吸收。膨化工艺主要分为干膨化和湿膨化,根据饲料不同的物理特点选择不同的膨化手段,让饲料原材料在膨化后质量有所保证,膨化加工能够提高饲料的含水量,提高饲料的口感,让动物更加容易接受,对一些挑食的动物也比较适合。

目前,生产膨化饲料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挤压,这种加工工艺虽然比较普遍,也比较实用,但是对于一些营养成分较为脆弱的饲料原材料不太适用。原因是原材料脆弱的饲料会在压力的挤压下,流失一些营养物质。比如,一些饲料中的氨基酸会随之减少进而降低饲料的品质。因此,在选择膨化工艺加工饲料时,要科学选择原材料,不能盲目选择饲料原材料,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各种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对进而动物的吸收性能也应作基本的了解,为提高加工工艺创造条件。

2.3制粒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饲料制粒工艺主要通过高温、高压等热处理方式进行,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颗粒饲料具有降低粉尘、平衡应用、适口性好等优势。制粒工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饲料的脂肪含量,水热处理会加速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从而避免对脂肪的破坏。

制粒工艺对饲料的营养价值的影响也有正反两面,制粒工艺能够改变饲料中的蛋白质结构,提高饲料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消化酶在动物肠道中的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在制粒过程中会破坏原材料的纤维结构,但不影响粗纤维含量,并且不影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进而能够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然而,经过水热和高温处理,会导致蛋白质及氨基酸中的氨基与还原糖中的醛基发生美拉德反应,这使得动物肠道中的消化酶难以分解其中的化合物,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

2.4发酵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发酵即在人为控制下,借助微生物来对饲料进行发酵处理的过程,能够有效改善饲料品质,根据工艺的差别发酵包括液体发酵、固体发酵两类,常用的为固体发酵,固体发酵的效果会受到饲料粉碎粒度、饲料初始PH值、饲料碳氢比例、菌种类型、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需要采取科学方式控制好上述参数,以生产出质量过硬的饲料。

发酵能够提升饲料中氨基酸、可溶性蛋白以及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另外,现有的研究还显示,发酵能够提升饲料粗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含量。有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在菜籽粕制造中应用复合微生物制剂,能有提高胆碱、维生素B5、维生素B3、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B1含量。而发酵工艺的应用效果,也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不同动物,对于饲料营养成分的需求有所差异,在生产中,需要根据动物营养需求来应用发酵工艺。

利用发酵工艺处理后的饲料,可以提升动物生产性能,有研究人员在蛋鸡、肉仔鸡饲养中添加发酵棉籽粕,结果显示,基本不会影响动物的生长,能够提升蛋鸡与肉仔鸡的胸腺指数与法氏囊指数,促进其免疫器官发育,降低疾病发生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殖成本。还有研究显示,为动物投放发酵饲料,能够提升其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有助于动物的肠道健康。

2.5混合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混合工艺作为饲料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在饲料的生产过程中要确保饲料原料的混合均匀性,从而保证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全面吸收。混合工艺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各种物粒经过相互掺和的过程,使各种物粒在容器里面均匀分布,从而保证饲料营养价值的一种加工工艺。而混合均匀度是衡量饲料混合工艺是否完善的重要因素,其中混合时间对混合均匀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混合时间过短就会导致饲料混合不充分,混合时间过长不仅会增加能耗,还会引起饲料分级,最终对饲料的均匀度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的饲料原料要选择适宜的混合时间,以便达到最佳的混合均匀度。
3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1)对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蛋白质对动物的生产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应充分补充蛋白质,促进动物生长。蛋白质在受到上述的加热、高压等作用下,会产生变性,影响蛋白质的消化率。因此,应当改进造粒性能,降低粉碎率,增加可塑性,还应避免过度加热饲料,保护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对脂肪营养价值的影响。制粒工艺和膨化工艺对饲料的脂肪成分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使饲料粒更加润滑,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外观。饱和脂肪酸性能稳定,经过化学处理、热处理仍较稳定,但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会导致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因此,应当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的抗氧化剂,防止高脂肪含量氧化。
  (3)对淀粉营养价值的影响。淀粉是水产饲料的重要成分,不同的加工工艺影响淀粉的熟化程度。淀粉经过加热后,会产生淀粉糊化效应,温度越高,淀粉的凝胶程度也越高。例如使用制粒技术,造粒后的淀粉糊化程度高达40%。在饲料生产中。可以使用膨化装置或是压力调节器,提高淀粉的糊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古丽沙依拉·斯坦别克.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No.526(10):193-193.

[2]周小秋,朱贵水,曾小波.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8,(12):8-9.

[3]徐志龙.饲料加工工艺对饲料营养价值及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2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