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古达强

广东南方电网梅州城区供电局  广东梅州514000

摘要:配网线损问题是电力营销中最常见的问题,本文就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开展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日常工作中所见所闻总结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居民与企业间对电的使用日益加深,电作为一种经济类商品,其存在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关联到了一起,同时,近年来电力企业的改革也是促使了我国电力营销系统越来越成熟,向着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的处理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比如在电力系统中的配网线损问题处理上就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电力营销系统的健康发展。

一、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电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创新下,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标准一直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与之相比的线损管理方面就显得有些此高彼涨,落后的线损管理制度,很难在现有阶段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水平给与实质上的帮助,更无法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稳步的提升。要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就应将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渗透到管理理念中,要以公正的制度为拥护核心,确保线损管理的内容的完善性,将其各方面都进行统一的落实。

(二)线损管理措施落实力度有待提升

线损管理问题落实的不到位,是导致配网线损的主要原因。缺少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只是其实一个表现,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日常维护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配网工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加上没有严格的监察制度,致使工作人员“图省事”或者“经验主义”,将发现的问题想“简单化处理”等诸多缘由,都直接或间接为配网线损问题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三)缺少明确的监管考核目标

  目前,在大部分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措施都不健全的情况,更何谈有相关的监管考核目标?线损工作作为配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作用保证着电力输送能否稳定运行,严重影响着居民以及各单位的电力使用,是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各大电力企业更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为进一步提高线损工作的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没有足够完善的考核机制,是对于线损管理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于社会经济化的发展不负责任,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考核制度不够严格,从工作上只是懈怠了线损管理的积极性,而实际上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二、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定制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

   只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才是支持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一个领域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个人能够决定的,是需要亿万同胞的共同努力,作为贡献祖国的一份子,应严格准守制约的条件,不应以个人的主义行为破坏集体的努力建设。目前,我国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这离不开各行各业领域中优秀人才的共同努力,为秉承这一优质的发展策略,维持精细化管理高水平运转,需要从细节下手,对各项管理机制进行革命性的完善工作,将制度内容落实到位,以配合电力营销信息化的管理效率。例如,在用电信息系统建设任务的发展落实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安装采集器来加强调试任务考核的机制建设,将业务内容进行集中整合,把线损问题落实到个人,把工作指标的完成度纳入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提升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只有将规范化的建设落实到位,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管理机制予以完善,对线损管理制度的加大落实,才是对配网线损信息化管理工作最强而有力的保障。

  在加强工作人员线损管理意识的同时,电力企业也要对配网线损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调差,加强对配网电路安全防范措施的构建工作,要借助会议中的线损总结,将管理方面所存在的缺陷进行深入的发掘。例如,在配网线损的分析中,应主要以对比理论线损率和实际线损率为准,如果对比过程中发现实际线损率与实际标准出现不相符的情况,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立即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另外,再电力系统的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对其危险性要进行足够的宣传工作,并将始作俑者予以严厉的惩处,要以引导公民正确用电、安全用电为行为基准,使其认识到违法的行为的危险性以及对社会的损害性。

  (二)落实各项线损管理措施

  1.完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信息收集工作中,要将其特有的准确性与迅速性等优势有效的发挥出来。例如,在线损量和单元内的数据考核时,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在数据收集以及整理方面有着人力难以匹及的效率,可以就此特点来推动配网电损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使其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模式能有着更为广泛的运用。信息化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有着极高的科学性与安全性,在高速处理数据收集的同时,能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及实时更新的功能,从大数据的运算管理中对线损问题起到保障性的作用。如图1所示:

2.运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出发点,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出现有着他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重要的信息技术条件,该系统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的不同领域内监控配网的电损问题,并且能够对相关的线损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警示,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实施补救措施,将线损问题的危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该系统的出现对于线损管理问题上有着极大的帮助,并且对于抄核收工作的流程可以进行实时的监督。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配网线损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仅靠着将配网线损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不能从根本上做到有效的解决。其中线损问题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是否达标。在电力营销信息化的进展中,其高速的发展模式以及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从本质上影响着相关人员的工作接受程度,所以,在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责任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素质的责任感是对电网线损工作最为有力的保障。为此,在管理过程中,相关企业部门应积极促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制,提高责任感,积极开展有关问题的会议,例如,开展“如何建立责任制,减少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问题”的研究,用实质性的教育使工作人员深切的理解到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上也不得马虎,电力企业应定期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以及讲座的培训工作,引进相关技术的优秀人才,将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讲解进行补白,在学习内容中应以贴合近期的电力系统使用情况为主,使工作人员可以活学活用,将学习到的技术可以立即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实际的操作加强其对于技术能力的提升。或者,电力企业间也可以建立联合的学习模式,将企业内的工作人员派往优秀的相关单位内进行深造,学习更为先进的配网技术与线损管理理念,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对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只有加强配网线损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的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电力营销系统信息化的管理是电力企业如今以及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谨以此文,希望能够在未来电力系统线损精细化的管理工作中能提供微不足道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杜飞.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 科学与信息化, 2022(4):3.

[2] 马光华, 韦巍.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分析[J]. 电子乐园, 2021(1):2.

[3] 王晓琪, 丘美景.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探讨[J]. 数字通信世界,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