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方法探讨

刘宇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41300

摘要:我国在建筑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尤其是城市化普及方面,建筑工程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致使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入到工程质量之上,逐渐将其列为了建筑行业最主要的竞争因素之一,但我国在建筑管理与监督方面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将立足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所存在问题的视角下,分析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进一步保障我国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方法

引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同时也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工程监管人员不具有良好的监管意识,且工程自身也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未能将责任落实至个人造成的。因此,若想提高建筑管理中的工程质量,就必须先提高施工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健全相应的监督系统,明确划分工程细节、落实工程责任。如此,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工程的质量,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建筑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监管人员监管意识不足的情况,导致施工质量可能达不到工程要求标准或我国相关标准。若是上级监管人员对于工程的质量都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则施工人员与监督人员就会自行放低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标准,秉持着“蒙混过关”、“得过且过”的心态进行施工作业。由此可见,若要达到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对工程质量做出一定要求,并给予其一定的重视[1]。另外,许多工程都未建立全面、系统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不同的施工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不同,只是有一些企业及时认识到了自身施工中对于质量控制与监督的错误,进而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及时阻止了错误的延续。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对于自身在工程质量中的问题不闻不问,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下降,久而久之,便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甚至面临倒闭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依据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套适用于自身施工缺陷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建设相应的管理制度,尽自身最大的努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我国建筑工程普遍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以至于施工人员认为是管理者的责任,而管理者认为是监督者监督不力或施工人员未按照标准施工造成的,导致工程相关人员相互推卸责任,严重影响工程的有效开展。虽然部分施工企业针对此种情况划分了相应的职能部门,但部门设置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致使其难以达到理想的职责划分效果[2]

二、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

工程主要负责人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是监管人员加强监管力度、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标准的先决条件。同时监管人员的监督力度也决定着工程质量是否能够达到工程要求标准,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仅体现在对质量的严格把控,也体现在对于日常施工规范的控制之中。但在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身为质量监管人员不能够直接参与施工指挥,只能够应用间接管理的方式控制工程质量,否则很可能给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施工混乱等现象。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而且也难以达到保障施工质量的目的。另外,监管人员也应做到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以防造成管理工作混乱等情况。因此,监管人员必须反复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促使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标准。此外,也需要工程质量监管人员以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参考,开展市场深度调查活动,并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作为监管工程质量的直接依据,如此才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与管理的有效性,并防止施工或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3]

(二)构建完善的工程监督信息化系统

构建完善的工程监督信息化系统,可达到深入了解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因素的目的,进而找出工程施中的潜在隐患,便于提前防范或直接消除。同时,通过构建完善的工程监督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实现工程质量实时监控,开启动态管理模式,进而达到大幅度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如此,便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充分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对原有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并更新数据。在此过程中,需要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及时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保存,将其提交给当地相关部门备案。此外,还需要工程监督人员切实做到信息透明化,及时、完整的向外部公布工程相关数据,全面掌握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切实做到对报表、工程信息登记、备案资料的有效监督,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网络[4]

(三)明确划分责任、采取多样化监管手段

在建筑管理的工程施工过程中,责任的划分是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参与施工各方,对工程质量的负责程度。因此,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先对施工责任进行大体划分,而后由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进行详细的责任划分,将工程中各项细节作业责任落实到个人。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确保工程的每项细节都拥有专属负责人,便于日后责任的追究,而且还能够激发起施工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工程作业之中去,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另外,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也应在传统的监督方法之上,适当做出一些创新,采取多样化的监管手段。本文建议,监管人员适当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来,并做到严格遵守各项监督标准与相关流程,遇到违法或不合理的施工情况及时阻止,并进行相应处理。只有开展全面、系统的工程质量监督,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施工人员出现基础施工错误,进而起到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即便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如日中天,但在工程质量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未得到有效改善。且不同的工程质量问题,会为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工程监管人员必须对此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邢正江.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05):38-40.

[2]陈定坤,王海豹.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策略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1(03):180-181.

[3]王强,付光磊.探究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26.

[4]张杰.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探讨[J].居舍,2020(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