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徐继军

身份证号:372801197610225715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在施工前、施工过程和验收阶段,必须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分析,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环节所应用的技术细化。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探索出更多元化的优化方案,使建筑混凝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更加完善。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1导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中得到了综合性应用,使建筑工程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改变了传统的砖砌施工为主的建筑模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成熟,许多高层建筑都能采用混凝土施工工艺,大大提高了高层建筑的质量,保证了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

2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外界因素

2.1材料质检不合格

建筑混凝土及原材料的质量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有的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对混凝土材料的质检工作缺乏重视,对进场的混凝土材料只检查合格证明,不对原材料进行更细致的二次质检工作。选择供应商没有严格把关,导致施工中混入部分不合格材料,给施工质量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隐患。

2.2材料养护管理不力

如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养护,会造成水分迅速蒸发,混凝土表面也会因此迅速收缩并产生裂缝。特别是夏季施工期间,由于温度影响因素较高,混凝土表面水分迅速流失,水泥颗粒不能形成较稳定的黏合力,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粉灰状,不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质量。

2.3运输要求不达标

建筑混凝土运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拌和混凝土不能长时间存放,因此,对混凝土及运输速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运输距离过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凝固现象,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另外,在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外界的温度,夏季要避免由于暴晒造成的混凝土管道堵塞,冬季需要在混凝土外壁构建保温层,防止混凝土低温冷却。

3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3.1表面不平整

建筑混凝土材料在配比过程中会掺入砂石,因此,在生产混凝土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砂粒大小,如果砂石颗粒太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使建筑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孔洞,孔洞表面会附着干灰,造成表面不平整。

3.2温度调控不精准

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温度的有效监控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应由专人调控混凝土施工温度,同时记录相关数据,提高数据记录的精准度,确保施工的全过程管理。

4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4.1合理选择材料

建筑混凝土的原材料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不同类型的水泥会有不同的性能差异。在混凝土配比时,不能盲目使用水泥,应根据建筑需要选用硅酸盐水泥。同时,选择砂石时不能用颗粒过大的砂石,搅拌混凝土时要用干净的自来水,不能使用二次循环水,以免混凝土受到污染。建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存在开裂现象,而在施工过程中要科学配比外加剂,防止混凝土开裂,常用的外加剂有木质素、粉煤灰、碳酸钙等。

4.2优化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强度、尺寸、高度等内容,检查钢筋及预埋件的施工位置,检查相关构件的数量及保护层的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内的钢筋、油污、杂物,并严格控制模板的孔洞和缝隙。使用模板时要用清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由低至高分层浇筑,每层浇筑的厚度要根据结构的配筋情况和具体的捣实方法来确定。在竖向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在底部填充水泥砂浆,如果浇筑高度超过3m,则需要采用流管或振动流管使混凝土下落。混凝土浇筑时,应反复观察模板,检查支架、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位置,如出现变形、位移等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4.3严格管控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混凝土技术的检验标准。结合施工单位现有的施工力量,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检查设备和原材料的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质量管控,对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审核,避免混凝土结构在构建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预防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有效控制混凝土和强度性能,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模板的数量进行充分地统计,清理模具,优化各种准备工作。浇筑要按照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并捣实、摊铺。

4.4细化施工流程

施工中应遵循各种施工要点及原则。由于施工工序相对复杂,施工团队需要对施工流程进行细化,以建筑安全和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提高混凝土技术水平,以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5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5.1做好施工设计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前期设计与后期施工建设质量,同样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前期施工设计过程中,要依据高层建筑项目的建设指标进行设计。例如,以主控项目举例,选用粗骨料时要保证含泥量不超过0.5%,若砂子为中粗砂,含泥量不能超过3%;以一般项目举例,要做好混凝土垫层施工的有效设计,保证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平整度,标高与指标的误差需控制在±10mm之内,其中表面平整度要用靠尺检查,报告则用水平仪检查。另外,还要对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组织计划和施工顺序进行设计,为后期施工提供指导。

5.2加强技术管理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中,技术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主要需对以下几方面加强技术层面的管理。首先,高层建筑项目施工前期,要加强对原材料配置质量的管理,保证所有材料的选用都符合高层建筑项目的建设要求;其次,加强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确保钢筋定位精准、绑扎牢固,并保证后续的混凝土施工不会影响到钢筋工程;再次,混凝土施工前要加强模板施工质量的管理,保证模板材料强度适中、支撑稳固且衔接紧密;最后,加强混凝土浇筑、振捣以及养护的技术管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伸缩缝、分格缝、窗洞等关键部门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振捣施工要注意不能对钢筋、模板工程质量形成干扰。养护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的温差变化和水化热反应,防止混凝土构件出现较大收缩而导致裂缝产生。

5.3优化安全管理

为提高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系。一方面,施工质量会影响到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也会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质量。因此,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实情进行安全防控预案的科学编制,做好材料、机械、人员、技术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安全管理,确保风险因素对混凝土施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同步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效益。

6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混凝土材料质量差、施工程序混乱等诸多问题,这将极大地降低整体建筑质量。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运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负面因素,有效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周步佳.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1,(17):82-83.

[2]李亚光.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砖瓦,2021,(04):177+180.

[3]乔昌鑫.房屋建筑混凝土和土方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4):205-206.

[4]陈逸飞.探究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J].中华建设,2019,(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