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传播对艺术以及未来传播趋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1
/ 1

商业传播对艺术以及未来传播趋势的影响

许可

鲁迅美术学院

摘  要

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宋代集市的商家就会在店铺门前悬挂招幌广告,我国第一份商业报纸近代创立的《申报》,到现代我们熟知的商业化电影以及短视频,商业和艺术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时期的商业传播与艺术的不同形式,将阐述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比较其优劣。根据当下流行的传播方式推测未来的传播方式大概率会是多媒体共生或体验性广告,广告将不再是一条短片或许会是一部电影,或者让用户能够直接体验到产品。

关键词:商业;艺术;未来发展

一、商业传播的形式演变

在宋代的招幌广告到民国时期的第一份商业海报《申报》,发展到人们如今所熟悉的海报以及短视频,商业传播方式的变化之多样令人震撼。静态到动态的变换也逐渐变化多样。

  1. 宋代的广告形式

宋代商人的广告意识比之前任何时期的都要强烈,其中招幌、招牌更是流传至今。在《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家“赵太丞家”的广告招牌,“五劳七伤回春丸”、“大理中丸医肠胃冷”等广告词,这不仅介绍了药物的药效还介绍了大夫的高明医术。这说明在宋代繁荣的经济背景下,百姓的商业需求大大刺激的广告的发展。也为我们广告甚至是logo开创了先河。

  1. 近现代的报纸以及海报的发展

《申报》作为国人第一个自主创办的报刊,其报道内容不仅局限于商业报道,更是添加了社会性报道以及新闻报道。《申报》将新闻、言论、副刊、广告四个板块组成了中国基本的报纸版式。

十九世纪末欧洲海报业进入了第一个 “黄金时代”,当时欧洲经济繁荣,科学技术领域、文化和艺术领域都取得很大发展。但是一战结束后,以海报作为主题的广告形式开始衰败,并被新形式的广告所代替,如杂志和我们所熟知电视广告等。

  1. 电视广告及短视频的飞速发展

中国第一条电视广告是1979年1月28日在上海电视台播出的,其内容是来自上海中药制药二厂生产的“参桂养荣酒”。而仅仅播放几次过后,这款产品完全脱销。可见这对我国的电视广告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90年代是我国电视广告黄金时期,譬如我们熟悉的“康师傅”、“大宝”等经典品牌都是在此时出现的。

短视频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2014年短视频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通过快手以及抖音等平台飞速发展,较低的门槛使得特别多的人可以花费较低廉的价格做出一条广告并通过大数据推送到用户的眼前。研究表示,2020年中国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人,网络短视频市场规模为1302.4亿元。这便是与传统广告短视频能迅速发展的优势。

一、商业传播与艺术的融合

商业与艺术之间一直便是相辅相成,艺术的产生是因为商业的需求,而艺术又能刺激商业的发展。

1.商业传播的含义及现状

商业传播就是商家为了销售通过媒体对自身的产品或者服务宣传,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之前的传播媒介多少报纸、广播、电视,现如今更多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传递。

2.艺术传播的含义

艺术传播的含义与商业传播相似,指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让人们认识了解到艺术,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艺术传播分为三种方式:现场传播、展览性传播、大众传播。其中大众传播多通过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进行传播。

二、商业传播与艺术传播的相互促进

艺术作为人们精神的载体记录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但这终究无法满足物质上的需求。时至今日,艺术的传播大部分是通过多媒体以及互联网进行传播,这与商业传播可谓相辅相成。

1.当今的艺术与商业传播的特点

近现代艺术中开始逐渐出现商业内容,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便是说艺术对生活的解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在当代艺术进行传播的途径多是以互联网或多媒体,这便使艺术不可避免的商业化。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引起了人们对社会深刻的反思。这不仅仅是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也是当代电影艺术的展现,这或许是商业与艺术传播的典型成功代表。

2.艺术与商业未来传播的共同点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阅读信息的时间也逐渐减少,只有将内容精简且新奇才能抓住用户的眼球。在艺术逐渐商业化的背景下,打造出自己的一个平台或者IP是艺术及商业未来发展的共同特点。只要吸引足够多的基础用户,那么迅速传播将不再是难题。

结论

本文就各时期艺术与商业的不同传播形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电影以及短视频依旧能给艺术带来不小的影响,能让在屏幕前的用户深刻或迅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如今艺术与商业不断结合以及新媒体和互联网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商业和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极有可能会向打造新平台或加强用户体验等方式进军。新时代媒体的传播也注定会与艺术继续相辅相成,大众的艺术素养也会日渐提高。

参考文献

[1][中] 刘向:《大观》2017年

[2][中] 倪敏:《美术大观》2007年

[3][中] 贺盈:《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指导教师  蔡世翟 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