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策略

王占峰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鹤煤九矿,河南鹤壁,458000

摘要:煤炭资源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能源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我国煤矿的生产环节来看,由于相关人员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使得由于通风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波及到了矿工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影响煤矿通风的因素,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策略,期望提供相关理论借鉴与支撑。

关键词:煤矿安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防范策略

引言

在煤矿开采中,通风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系统,其正常运行是煤矿安全开采的基础。在日常生产中,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依靠通风安全管理来维持。若通风管理不善,则很容易诱发通风安全安全事故。为此,必须要做好煤矿通风管理工作,从而有效预防煤矿通风安全事故。

1影响煤矿通风的因素

1.1自身管理问题

一般情况下,煤炭企业的安全制度主要指的是煤矿工人在下井前进行相应安全措施的讲解,但是有不少煤矿为了追求效率没有对相应的开采工人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人缺乏自救的知识,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就会带来人身伤害,这也是煤矿安全问题的主要发生原因之一。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一方面缺乏合理的安排,另一方面缺乏制度的保障,不少煤矿是想起来就进行通风,想不起来就不通风,这样的情况下,就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加大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因为矿井本身就很难流通空气,如果不能及时通风进行换气,空气流通起来就会更加的困难。

1.2自然因素

所谓自然因素主要指的是环境因素,例如:水文、地质等,我们知道不同地区的地质构成也是不一致的,这样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井下是煤矿生产主要的自然环境,煤炭开采也主要是进行井下作业。自然环境不同就会造成地下地质构造的差别较大,煤矿所在位置不同也会产生大气环境和地质环境的不同,那么在地质活动多发区就很容易造成安全问题的发生。所以,进行煤矿开采前首先就要探测当地的地质情况,如果情况符合才能进行开采,否则就不能进行,这样才能使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同时也确保了煤炭工人的人身安全。

1.3智能化专用设备

目前,我国煤矿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不少的煤矿运营时间已经过长,那么这样的情况下,矿上的机械也面临着老化和年久失修等问题。但是不少的煤矿或者是因为资金缺乏或是管理问题,没有及时更新换代煤矿通风系统设备,这就使通风系统的效率较为低下,同时设备的可靠性较低,不利于整个煤矿进行良好的通风,所以煤矿要结合新时期的具体情况,加大对于煤矿通风系统设备的投资力度,采用智能化专用设备,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运行,促进煤矿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

1.4安全教育不足

目前,煤炭的开采仍旧离不开大量的人工作业,这些工人文化水平有限,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那么开采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自己人身安全的保护尚不可知。针对这种情况,煤矿公司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但是不少企业考虑的却是自身的经济效益,想到组织员工培训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同时还不能使工人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就会打消对工人进行培训的念头。当矿井发生问题时,工人因为自救知识缺乏,往往就会延误最佳的救助时机,面临生命的威胁,也就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煤炭企业一定要对此引起重视,进行及时改进,加强对于工人的安全培训。

2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

通过加大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及维护力度,可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和突出煤矿通风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降低煤矿井内部各种安全隐患或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煤矿开发企业首先应不断提高全体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防范意识,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点的培训工作,规范开采操作人员的安全行为。煤矿生产企业还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确保正常开展煤矿通风系统设备的安装维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煤矿从业人员尤其是负责整个煤矿持续开采管理工作的展开者,他们的煤矿专业技术素质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煤矿持续开展开采工作的绝对安全性和工作质量。

2.2加强对通风系统的控制管理

煤矿矿产资源的开采管理环境较为复杂,同时涉及管理内容的环节较多。倘若不及时进行统一化管理,一旦某个关键环节出现管理错误,就可能会给整个矿区正常开展煤矿资源的开采管理工作带来危险,进而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煤矿生产企业首先应充分认识并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目标,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煤矿经营企业还应适当对通风管理系统在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风险或者问题进行有效风险评估,并及时制定相应调整方案,实现煤矿通风管理系统的再优化建设。

2.3加强对通风环境的管理

矿井一般是完全封闭的,恶劣天气以及矿井作业员的状况等往往会给整个煤矿顺利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煤矿风险工作人员应充分具有煤矿风险自动防范管理意识,具备煤矿风险自动识别控制能力,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煤矿风险的扩散蔓延,确保营造一个安全的煤矿工作生活环境,促进煤矿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此外,工作人员还应有效地做好当前矿井内部空气环境的安全检测管理工作,一旦发现矿井中有害化学气体的检测浓度超出了正常范围,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矿井爆炸事故。

3煤矿中通风事故防范的策略

3.1合理选择矿井风量调节方法

不同技术参数以及规格的建筑通风系统,实际运行环境质量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成本差异。为能充分发挥和突出矿井通风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综合性能,煤矿首先应选择正确的煤矿井内部风量自动调节控制方法,确保矿井通风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完全满足煤矿井内部的日常通风使用需求。随着我国煤矿矿井开采通风工作的不断深入展开,在矿井内部的气体风量浓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此时急切需要对矿井通风控制系统的气体风量浓度进行动态的变化调节。对此,通过改变排气扇风机的运动特性,合理控制调节家用通风风扇系统的各个局部进出风量。

3.2合理选择矿井的通风系统

矿井内部空气通风口和换气系统设计安装的主要关键技术核心是向矿井内部输送更多的新鲜空气,稀释常见的污染有害空气,并及时将残留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到矿井外,确保矿井内部良好空气的流通。空气调节通风质量控制管理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空气调节者领导角色。因此,煤矿应根据当前矿井内部的实际整体运行情况,正确选择安全控制性能好、运行管理成本低的通风安全控制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和突出该系统在矿井整体工作运行中的安全基本性能,避免各类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

3.3做好日常的通风管理工作

为了有效保障全体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煤矿应从日常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加大日常煤矿工作的安全管理监督力度,规范煤矿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和提高全体煤矿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煤矿生产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制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处理措施,将煤矿事故的直接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建立有效的应急事件处理报告制度,还能有效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避免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突然做出危险举动。同时,煤矿管理工作人员还应特别注重日常的矿井通风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定期检査存在潜在危险的工作区域,充分履行通风监督管理职能,为广大矿井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矿井工作环境。

结语

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而煤炭企业作为国家主要的能源供应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方便我们的生活,但是煤炭企业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促进自身良好发展的情况下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如何使煤炭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切实的保障,如何使煤炭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更加完善,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赵磊.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J].矿业装备,2021(1):68-69.

[2]陈龙.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措施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