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处理与换药护理措施对犬咬伤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急诊处理与换药护理措施对犬咬伤患者的影响

徐亚,王艳妮,张雨婷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650021

【摘要】目的:研讨犬咬伤患者的急诊处理与换药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1月收入我院的犬咬伤患者53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及时、规范的急诊处理以及换药护理,并评估其处理效果。结果:53例患者均无狂犬病发生。护理后,患者伤口的皮损度、美观度评分均优于护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犬咬伤患者实施及时规范的急诊处理及换药护理,能够加强预防狂犬病发生,提高伤口愈合效果。

关键词】犬咬伤;急诊处理;换药护理;临床效果

    犬咬伤的发生率在近些年有不断增加趋势,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狂犬病事件的发生。狂犬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其携带的狂犬病毒可通过咬伤、抓伤侵入皮肤黏膜,进而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发展至一定程度可导致患者死亡。为此,对于犬咬伤患者尽早规范的急诊救治和护理至关重要。本研究以53例犬咬伤患者为例,探讨了急诊处理及换药护理措施在该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分析方式,抽选2019年3月-2022年1月入住我院急诊科的53例犬咬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最高73岁,最低15岁,中位年龄值为(37.85±6.47)岁;咬伤至就诊时间最长3h,最短0.5h,平均时间为(1.08±0.22)h。入选患者精神状况清楚,可正常交流,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无伴发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疾病、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基线资料不完整等问题者。

1.2 方法

本组53例患者均接受急诊处理及换药护理,具体内容为:①急诊处理。急诊接诊时,在确定患者致伤原因及部位后,第一时间为患者挤压伤口,并给予使用火罐拔毒,以尽可能清除带毒污血,完成后给予规范消毒,通过20%碱性清洁剂对伤口及其周围皮肤进行多次全面冲洗,持续30min以上,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30min,部分皮损程度较重者,可利用高压脉冲器械或注射器进行伤口灌注清洗;完成后通过脱脂棉或无菌纱布将残留冲洗液吸尽,取适量75%酒精或2~3%碘伏涂抹于伤口处。对于存在严重撕裂者,除做好上述步骤外,还需使用抗血清对伤口进行封闭和加压包扎。同时在规定时间为患者接种狂犬病疫苗。②换药护理。换药时综合评估伤口情况,判断伤口有无红肿、触痛等问题,并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面色等基础体征。对伴不规则撕裂问题者,需对撕裂部位的长、宽及深度进行测量及拍照存档,每次换药后,需要与前一次换药时的撕裂情况加以比对,借此了解伤口的恢复情况。换药后叮嘱患者规范饮食,适当加强营养,注意保持伤口干燥、整洁,避免碰撞或接触水,以免造成感染等。

1.3 评估项目

    参照相关文献[1]评估护理前后犬咬伤患者的伤口皮损度以及美观度,其中伤口皮损度采用4级法评分,总分20分,从伤口面积、有无渗液、出血情况、解剖深度以及伤口颜色等方面测评,得分越高则皮损越严重;伤口美观度按10分制记录,从伤口的颜色、皮肤弹性及恢复情况3方面评价,得分越高则说明美观度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0.0版本软件对计数资料做χ2检验,显示为率,对计量资料做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显示为(±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3例患者护理后均无狂犬病发生,且无一例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护理后,患者伤口的皮损度相较于护理前更低,美观度评分相较于护理前更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53例犬咬伤患者护理前后的伤口皮损度及美观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伤口皮损度

伤口美观度

护理前(n=53)

10.32±2.85

6.87±2.19

护理后(n=53)

3.01±0.58

8.02±1.83

t

18.297

2.933

P

0.000

0.004

3讨论

狂犬病通常是经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一旦患病,病死率高达100%[2]。因此,对于犬咬伤的患者,应及时采用措施预防和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或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急诊处理及换药护理是现阶段临床处理犬咬伤事件的主要措施,通过及时的伤口清洗、消毒以及注射狂犬病疫苗等措施,能够尽可能彻底排出带毒污血,预防和减少狂犬病发生;而规范化的换药护理,则有利于减少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为伤口的早期良好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本研究中,我院急诊科对53例犬咬伤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急诊处理及换药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53例患者均无狂犬病发生,且无一例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护理后,患者的伤口皮损度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而美观度明显高于护理前(P均<0.05);可见规范化的急诊处理及换药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狂犬病发生,同时对促进伤口愈合、提高伤口美观度也有帮助;这一结果与游淑艳[3]研究以及魏宏杰[4]研究观点均有相似性。此外,犬咬伤属于突发事件,患者多数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为保障急诊处理及换药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适当给予心理安抚,通过介绍成功案例、知识教育等方式,引导患者保持心态平稳;在执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应娴熟且轻柔,以免加重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综上所述,针对犬咬伤患者开展及时、规范的急诊处理及换药护理措施,能够加强预防狂犬病发生,提高伤口愈合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程艳英. 急诊处理与换药护理措施对犬咬伤患者的重要性[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9):157.

[2]石改霞. 犬咬伤患者的急诊处理与换药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108.

[3]游淑艳. 犬咬伤患者的急诊处理与换药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8):12.

[4]魏宏杰. 犬咬伤患者的急诊处理与换药护理措施[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5):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