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在实施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闫海霞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要:目的:分析实施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限定本院行血液净化干预的患者为样本,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共计收录74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护理阶段开展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风险管理理论考核、风险管理实操考核分值干预组较之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论:在血液净化干预阶段开展质量控制措施,能更好地保证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同时优化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价值

血液净化治疗措施主要用于急性水肿、肾功能障碍、肾衰竭等病症的临床治疗,在血液净化中需要将体内血液引出至血液净化仪器,完成血液净化后,再输入到体内,该过程较为繁琐且复杂,所以在医疗干预阶段需要配合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升血液净化效果[1]。本次调研基于血液净化干预阶段的质量管理进行分析,明确质量控制措施的开展对整体质量的改善效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限定本院行血液净化干预的患者为样本,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共计收录74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48.95±1.77)岁;干预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平均(48.92±1.68)岁;基本资料分析无意义(P>0.05),一般资料存在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血液净化干预阶段,保证其充沛的精力及睡眠质量,并基于患者的营养状态开展饮食干预,优化机体营养状态,同时基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以增强其身体素质;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实施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配合医疗干预措施的有效开展。

干预组开展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详细措施如下:

(1)完善规章制度:为保证血液净化效果的有效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规范相关的工作制度,保证血液净化的实施,遵循规范、安全的原则;保证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消杀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均有效落实。

(2)建立质控小组:由质控专员、护士长、责任组长组成管理小组,通过定期开展质控大会,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安全隐患,并基于相关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改善,保证相关措施的开展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及时性的特点。

(3)加强质量管理:将高资历护理人员与新入科室的护理人员划分到同组,以老带新,增强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并通过指导与教学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高资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血液净化干预阶段的质量控制符合科室规定[2]

1.3评判标准

采用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量表,评分项目分别为环境卫生、无菌操作、消毒隔离、仪器管理,分值区间为0~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护理质量评分:对风险管理理论及风险管理实操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均为百分制量表,分值越高掌握程度越好。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软件:SPSS 25.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数据格式统一为[,(n,%)],由T值、X2值完成数据校验,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1.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满意度

对照组

37

7(18.92%)

23(62.16%)

7(18.92%)

81.08

干预组

37

11(29.73%)

25(67.57%)

1(2.70%)

97.30

X2

-

-

-

-

5.0455

P

-

-

-

-

0.0267

2.2护理质量管理评分对比

干预后风险管理理论考核、风险管理实操考核分值干预组较之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质量管理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风险管理理论考核

风险管理实操考核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7

78.95±3.79

80.16±5.37

80.42±5.37

86.84±5.98

干预组

37

78.81±4.81

86.91±5.86

80.43±5.46

89.76±6.13

T

-

0.1391

5.1657

0.0079

2.1047

P

-

0.8898

0.0000

0.9937

0.0388

2.3护理质量评分

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护理质量评分(,分)

组别

例数

环境卫生

无菌操作

消毒隔离

仪器管理

对照组

37

82.16±2.35

80.33±2.27

79.49±2.21

81.47±2.19

干预组

37

93.15±3.11

92.47±3.26

92.51±3.31

92.17±2.41

T

-

17.1496

18.5891

19.8990

19.9869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 讨论

    血液净化阶段开展质量控制措施,能更好地保证科室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通过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影响,使得医疗干预阶段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保证血液净化效果充分体现的同时更好的提升了医院的医疗形象,更好地促进患者对本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3]。研究数据证实得知: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该项结果证实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的开展,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显著,更好的优化了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干预后风险管理理论考核、风险管理实操考核分值干预组较之对照组高,通过开展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护理干预阶段的风险管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优化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相关数据均证实,质量管理措施的开展对护理质量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化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了患者对本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体现。

    综上所述,在进行血液净化医疗干预中,基于护理质量提升的目的,实施质量控制措施,能更好地优化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提升,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裴建玉.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 东方药膳 2021,000(3):279-279.

    [2]赵庆侠.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 家有孕宝 2020,2(4):193-194.

    [3]徐萌萌.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质量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 2021, 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