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影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蓄积量的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刍议影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蓄积量的因素

田秀娥

乐业县木材公司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533200

摘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又称为二类调查,是林业调查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调查体系,对全面掌握省级层面的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林业调查工作经验,根据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蓄积量调查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林业调查体系;蓄积量;调查精度

前言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是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三农、县域经济、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同时为“林地一张图”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森林生态建设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概述

1.1概念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普查)简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或“二类调查”,是以森林经营管理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总体,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质量,客观反映调查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状况,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开展林业区划规划、指导森林经营管理等需要进行的调查活动。

1.2调查内容

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村级以上行政界线和国土“一张图”,核对、调整和修正林地“一张图”的各级行政境界线,在此基础上调整林班界线; 调查各类林地面积及其权属、林种、公益林事权等级、林地保护等级等管理属性; 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森林经营条件、主要经营措施,评价经营管理成效。

2森林资源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蓄积量调查方法及精度控制

2.1调查方法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遥感数据和林地更新数据库、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公益林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充分利用已有调查成果,集成应用3S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将室内区划判读和外业实地调查有机结合,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空间信息、 属性信息,具体方法如下:

(1)小班区划调查:以林地更新成果数据库为基础结合最新高分辨率影像在室内预区划小班(包括林地、非林地森林、非林地小班)界线,再到现地核对调查。

(2)小班属性因子调查:以现地直接调查为主要方式,采用标准地实测法、目测法或档案资料法,调查全部小班属性因子。

(3)四旁树调查:零星分布四旁树采用机械布点调查方式。

(4)森林蓄积抽样控制调查:以县(市、区)为抽样总体,机械布点,在乔木林地设角规或圆形样地、方形样地进行调查。

2.2精度控制

小班调查森林蓄积累计值与抽样调查总体森林蓄积量进行比较:

(1)总体小班调查森林蓄积量累计值与总体森蓄积量估计值相差在±1倍标准误的,小班调查蓄积符合精度要求,并以小班森林蓄积量汇总值为调查总体森林蓄积量;

(2)当两者差值超过±1倍标准误的,但不超过±3倍标准误的时,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修正问题小班,直到两者差值在±1倍的标准误内,并以修正后小班森林蓄积量汇总值为总体森林蓄积量;

(3)当两者差值超过±3倍的标准误时,小班蓄积量调查全部返工。

3森林资源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蓄积量调查精度的影响因素

3.1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度影响因素

3.1.1小班区划不精准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有小班调查和蓄积量控制点调查两项内容,小班区划调查的目的是精准获取小班的面积和空间分布情况。小班区划调查首先通过内业区划调查,根据遥感影像对小班的边界进行区划,按照小班区划条件将小班区划开。由于小班区划中,遥感影像清晰度不够,区划不够细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些小班内的林地和非林地未区分开,林地内不同林分地块未区划开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在通过小班蓄积量汇总整个调查单位蓄积量时产生了误差。

3.1.2小班调查点选择不具有代表性

    在小班调查中,需要设置调查点来调查小班的蓄积量,小班蓄积量调查采取角规绕测的方式进行调查。小班调查汇总得到的蓄积量和控制点抽样调查得到的蓄积量进行对比,以抽样控制调查蓄积量去衡量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度,如何小班调查的蓄积量超出精度范围,则要进行针对性的修正完善,直到满足相关精度要求。在小班蓄积量调查中,由于小班调查点是调查人员在外业区划完成后,自行在小班内选择的,需要调查人员踏查整个小班的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调查点,调查出来的结果才能代表整个小班的实际水平。如若调查队员在外业调查中,没有认真踏查林分,随意选择离路近的地段设置小班调查点,那么调查出来的下班蓄积量就不具有任何调查表。如若不对这种调查行为进行纠正,此类小班会越来越多,对整个调查单位的蓄积量精度产生严重影响。

3.1.3调查队员目测水平不够

在小班调查点调查中,主要是采取角规绕测的方式来获取公顷蓄积量,根据小班面积计算得出小班蓄积量。在角规绕测中,需要调查人员精准的操作角规,有些远处的树处于临界状态时,不好判断其是否处于角规范围内,而有些调查队员为了赶进度就胡乱判断,导致产生调查误差。另外,在角规绕测过程中,除了判断树木在不在角规绕测范围内外,还需要判断界内树木的径阶,一般都是采取目测的方式进行调查。在目测径阶过程中,需要调查队员迅速判断树木的径阶范围,对调查人员的目测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如若调查人员没有丰富的林业调查经验,且开展外业调查前也没有进行充分的目测训练,就会导致产生较大的调查误差,影响小班蓄积量调查的整体精度。

3.2控制点蓄积量调查精度影响因素

3.2.1控制点定位不精确

控制点是以特点的抽样方式布设的蓄积量调查点,一般是采取公里网格的交点作为蓄积量控制点,控制点一经布设后就不允许挪动或位移,必须精准找到蓄积量控制点位置进行调查。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调查人员的误操作或大山深处信号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蓄积量控制点定位时出现偏差,极端情况下偏差可能会非常大,严重影响蓄积量控制点的调查精度。蓄积量抽样的位置一旦出现偏移,就失去了随即抽样的意义,得出的结果就无法代表真实的水平。甚至有些调查单位为了调整蓄积量,人为的移动蓄积量控制点,达到提升提蓄积量的目的。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随机抽样的代表性不足,影响整体蓄积量的精度。

3.2.2角规绕测时出现多测或漏测现象

在控制点蓄积量抽样调查中,有测树内容的控制点也是采取角规绕测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角规判读树木是否位于界内或界外。与小班角规绕测的区别是控制点调查需要胸径时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也就是每一棵树都需要实测,不能用目测进行代替。在角规绕测过程中,有些处于边界的树由于没有实测距离和胸径进行判断,导致产生了漏测或多测的现象,影响了控制点蓄积量调查精度。控制点角规绕测多测或漏测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一个控制点代表的范围非常大,往往是几平方公里的面积才布设一个控制点,因此需要对控制点的调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3.2.3胸径检尺不规范

    在控制点的蓄积量调查中,胸径测量需要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对胸径测量的精度要求非常。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调查队员是新手,第一次接触专业的森林测树知识,对胸径检尺的相关要求和规范不是很熟悉。例如,在具体检尺中,检尺人员需要站在上坡位进行检尺,不能在下坡位检尺,否则会影响检尺的结果。另外,在检尺过程中,检尺人员应正视尺面,保证读数的准确。如若树上有藤蔓等藤本植物,会对检尺的结果造成影响,导致检尺结果偏大,检尺时应轻轻的清除附着在上面的藤本植物。在一些生长异常的树木检尺时,检尺部位有结疤,导致检尺时受到影响,致使检尺胸径偏大。在检尺时,应在1.3m处上下各10cm处检尺取平均值作为树木的胸径。在具体的检尺实践中,很多调查队员没有注意到这些检尺的要求,有的甚至检尺部位还不固定,有的树木在1.3m处检尺,有的树木在1.2m处检尺,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蓄积量调查精度的提升策略

4.1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

   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要充分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遥感自动判读等新技术,提升小班区划的精准度,也能有效减轻人力劳动,提升调查的工作效率。此外,新技术的应用要注重利用方式,不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影响到调查的精度。

4.2提升调查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正式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前,必须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最起码要对各调查工组长进行多次培训,提升工组长的专业技能。工组长在掌握了调查技术后,必须对工组内的其他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以试生产的方式进行培训,综合提升调查的精度和质量。

4.3加强对各个调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具体调查实践过程中,要在调查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对调查质量进行充分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发现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及时修正调查中的错误,保证调查的整体质量,最终确保蓄积量调查的精度。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林业调查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调查体系,在查清省级层面的森林资源分布、面积、质量和生态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蓄积量调查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重要调查内容,通过小班蓄积量调查和控制点抽样调查,精准的获取森林蓄积量,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林业生态效益的稳定发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条件的向往。

参考文献

[1]高德祥.空间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的对比研究——以云南云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例[J].林业建设,2022(02):48-56.

[2]郑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误差分析[J].花卉,2020(12):177-178.

[3]苏晶晶.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探讨[J].花卉,2020(12):220-221.

[4]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