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接触钻井液职业健康风险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人员接触钻井液职业健康风险分析及对策

赵丽萍

新疆友邦油田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834000

摘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职业健康更加关注。钻井液中富含化学物质,对于人体的危害性比较大。本文主要对人员接触钻井液职业健康风险分析及对策做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详情如下。

关键词:人员接触;钻井液;职业健康;风险分析;对策

引言

钻井液中含有各种化学添加剂,并且在钻井过程中会渗入地下水、钻屑、烃类等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员职业健康造成潜在的伤害和影响。

1常见污染物

一是烃类污染物,钻探至油气藏地层时,地层中的烃类可能会进入钻井液造成污染。二是非烃类气体,地层可能含有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等有害物质;在钻井过程,可能会出现一氧化碳,特别是在钻探到煤层时。三是天然放射性物质,天然放射性物质是指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的物质,在钻井过程中,低比活度(LSA)放射性物质(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质指在不考虑周围屏蔽材料的情况下,比活度等于或低于一定限值的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可能出现在大规模清洗作业或者放弃生产井的期间。

2钻井液对人体危害途径

2.1皮肤接触

由于钻井液中含有石油烃和添加剂,这些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发接触性皮炎。

2.2形成蒸气、气溶胶和/或粉尘

钻井液的主要成分和添加剂,以及钻井过程中混入的原油、钻屑等物质的气味会导致人员不适。吸入钻井液易造成的职业健康影响包括:一是神经毒性,钻井液中的烃类物质具有神经毒性,吸入高浓度烃可能会造成头痛、恶心、眩晕、疲劳、协调性差、注意力和记忆下降、步态异常,甚至昏迷。二是肺部影响,钻井液中的矿物油和添加剂等成分在高温开放的环境中,可能会产生气雾或蒸气,吸入后会造成呼吸道刺激,引起咳嗽和痰多,还可能引起炎症或者肺部纤维化。三是致癌性,非水基钻井液中可能会含有少量苯,钻井液还可能被来自油藏的原油污染而产生苯类,而当苯的质量浓度远远高于其职业接触限值0.5×10-6时,则可能会造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3人员接触钻井液职业健康对策

3.1进一步加强个人防护与健康检查

听力保护装备主要包括耳塞和耳罩。职工佩戴后,其实际接受的8h等效声级应当保持在85dB(A)以下,最佳的降噪效果为70dB(A)到80dB(A)之间。如果暴露噪声水平达到或超过8h等效声级100dB(A),则考虑使用双重听力防护。需要注意的是,听力保护装备必须保持清洁,当破损时应立即废弃。

3.2积极推进健康企业建设

建立健康企业建设标准,细化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重点工作场所推广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设施,加强员工急救知识培训普及,提高突发紧急状况下的生命救助能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健康培训和教育活动,全面实施健康干预,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3.3替换

钻井液造成的职业健康危害不仅与主要成分有关,而且与使用的添加剂有关。由于钻井液最主要的影响是皮肤刺激和皮炎,而皮肤刺激可能是由于链烷烃和芳烃以及某些添加剂引起的。在国内各大油田区块钻井作业现场,大量实践案例数据已证明,通过优化钻井液工艺技术,使用水基钻井液或III类非水基钻井液可以降低刺激,减少对员工身体的危害。例如,近年来在渤海湾大港埕海区块钻井液技术改进与应用研究上,广泛采取采用海水开路钻进隔水、一开井段,用稠搬土浆清洗井眼,钻完设计井深循环完毕后,打入稠搬土浆封闭全部裸眼段,保证隔水、一开套管顺利下入。通过优化海水基钻井液工艺,大大降低了人员接触钻井液带来的职业健康危害。

3.4加强职业健康信用体系建设

我国职业健康形势十分严峻。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已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因素。我国目前接触职业危害人数、新发现职业病人数及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均居世界前位。但多年来,用人单位“重红伤、轻白伤”,对职业卫生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准之一。企业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近年来重点投入建设的领域。在安全生产领域,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历年来多次印发关于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初有成效。然而相较于安全生产,企业职业健康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3.4.1出台职业健康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方案

方案应将企业职业健康落实情况与市场机制融合,统一纳入企业信用体系管理,做好红黑名单认定和“一票否决”工作,将相关信息在地方与各个部门进行联网,向发展改革、央行、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通报,在行政许可、资质审核、招标采购、执法检查、评优评先、推选诚信单位等事项中充分应用职业健康信用评价结果。

3.4.2在相关建设中强化职业病前期预防的重要性

对没有每年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不组织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严重超标等职业病危害影响严重的情形与信用体系强关联,强化职业病前期预防在信用体系中的重要意义。

3.5做好企业职业卫生培训管理

鉴于石化行业的客观生产条件,石化企业普遍存在多种类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培训在职业病防治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在国家发布施行的《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中,要求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开展不同类别的职业卫生培训,并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周期等明确规定。国家目前倡导“大健康”理念,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文件中指出,鼓励和引导各单位动员并实施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作为国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员工健康管理与教育,体现了企业维护员工健康观的社会责任。石化企业若有条件,建议委托培训机构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层初次培训及继续教育,范围包括主要负责人、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监测的人员。由于对培训机构的资质没有强制要求,石化企业也可以自行开展培训。合作单位作为独立的具有职业病防治条件的单位,应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行开展法定职业卫生初次培训、继续教育培训。需要注意的是,建议委托方单位在合同中制定专门的HSE协议,明确约定合作单位自行开展法定培训的要求。委托方单位具有监督合作单位的责任,前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后者的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实施相应考核机制。

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企业应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落实各级责任,加强源头控制和因素分析,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依靠技术革新,有效推进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詹小应.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职业卫生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5(2).

[2]杨秋玲,李维东.当前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医学,2004(2).

[3]李钰,牛东升.用人单位管理工作基础与实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4]马骏,李涛.实用职业卫生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