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3

“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彭蒙,彭晶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 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行胆道探查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家庭延续性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患者延续性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满意度。

关键词:“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留置T管;延续性护理;自我护理能力

胆总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1]。术后常规放置T管可有效支撑胆管、引流胆汁,并促进残余结石排出[2]。胆道术后T管拔管时间报道不一,理论上T管窦道完全形成即可拔管,开腹手术常需要7-14天[3],腹腔镜手术因对腹腔内环境干扰较少,T管留置时间相对延长[4]。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

率,患者常遵医嘱带T管回家。但是留置T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与活动,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也会延长,院外可能发生胆漏、感染、出血、T管阻塞等并发症,甚至造成非计划性拔管,严重影响手术预后[5]。近年来,我院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出院带T管回家患者中,为了避免带T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我们积极采用“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有效改善了患者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延续性护理主要是护士对于患者常规的院内护理延伸至家庭的一种护理模式[6]。患者在出院后,通过护理人员在线指导,继续接受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满足患者出院后的疾病护理相关需求[7]。建立科室微信,为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提供疾病交流平台。本研究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对T管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家庭延续性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肝胆外科行胆道探查治疗术后带T管出院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5—89岁,平均年龄61.35岁,初中以上文化17例,初中以下文化8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3—87岁,平均年龄60.87岁,初中以上文化16例,初中以下文化9例。2组患者手术方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纳入标注:患者认知功能正常,能正常沟通交流;指导后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健康教育视频播放及微信交流,愿意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发生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精神障碍。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健康指导,包括入院指导、疾病相关知识、检查注意事项、饮食、活动及T管维护相关知识。

1.2.1 对照组

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于胆道探查术后带T管的出院患者,责任护士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指导,包括基础护理,出院宣教,管道维护、复诊、用药指导等,每周一责任护士通过电话随访进行延续护理,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疑答惑,指导患者做好T管的居家护理,预防脱管、管道阻塞等并发症。

1.2.2观察组:

观察组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进行健康宣教及家庭延续性护理8。①成立服务小组。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由护士长、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组成管理小组(各1名),分工明确;由本科室3名高年资专科护士,承担健康教育在线指导任务,编写制作微信平台发布的教育内容,包括录制T管维护方法的视频,若视频内容有所更新,需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经科主任及护士长审核通过。②建立微信群及公众号。建立胆道探查术后带T管出院患者护理交流群,出院时,协助患者及家属加入微信群并关注微信公众号。群名称统一标注为管床教授和患者姓名,便于后期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性化健康指导。③根据患者输入的关键词,公众号会以小视频形式推送T管居家护理及日常生活指导。如T管的固定方法、胆汁的观察、夹管指征、管道堵塞及意外脱管处理、置管期间饮食、活动、置管周围皮肤的护理、沐浴等。④患者发生突发情况时,可随时通过视频、图片、语言等在微信群提问,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在线立即解答或与管床医生沟通后给予相应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此量表分为4个维度,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水平,健康知识共43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0一4分,总分0~172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好。患者及家属出院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以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计算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6.0进行数据分万方数据分析,数据结果以(±s)表示,定量数据行t检验,定性数据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2.1  2组患者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患者出院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  2组患者疾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s)分

指标

时点

对照组(n=25

观察组(n=25

自我概念

干预前

12.23±1.12

12.14±1.06

干预后

16.72±1.01

23.62±0.98**

自我责任感

干预前

15.78±0.96

16.23±1.78

干预后

16.83±0.88

18.56±1.64**

自我护理技能

干预前

24.62±0.92

24.62±0.83

干预后

31.79±0.91

38.92±0.98**

健康知识

干预前

36.18±1.13

36.26±1.25

干预后

45.98±1.19

57.74±1.63**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 2组患者出院满意度比较

组别

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25

19

6

0

100*

对照组

25

7

15

3

88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留置T管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会影响患者就医体验,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同时留置T管对护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留置期间发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较大,进一步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行胆总管探查术后患者出院时,常规携带T引流管回家,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发现患者对专业护理知识缺乏以及家庭护理知识的需求增加这说明在护理患者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患者的院内护理,同时应重视患者的院外护理9。不仅是在出院时对患者给予简单的出院指导,还应该与患者及家属长时间保持有目的互动,弥补现阶段院外知识获取平台的匮乏、专业沟通渠道缺失等,让患者及家属主观参与进来10。相关研究11-13表明,可通过积极整合利用家庭现.有的互联网资源,提高延续性家庭护理的时效性,及时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线上指导。随着智能手机广泛普及,微信成为现代人群最常见的通讯手段,微信可进行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交流。以微信作为通讯平台,能够促进医患之间高效交流14-16,且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不同患者的具体信息,针对调整其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17-19。微信群有利于患者与医务人员保持有效联系,也便于患者与患者之间分享经验,互相鼓励、监督和提供社会支持,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20-22

本研究中,本科室护理人员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T带管出院患者进行家庭延续性护理,通过及时与患者沟通联系,解决患者在家庭护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通过图片、视频等健康知识分享,提高患者的自护技巧和健康知识,有效缓解患者在家庭护理中遇到困难时的焦虑、紧张情绪。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4个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医护人员与出院患者沟通交流增多,出院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增加。观察组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P<0.05)。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性护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随时随地观看,医护患和家属共同参与,操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现阶段,短视频拍摄及剪辑技术不足、公众号维护及相关知识的推送都需要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影响着“互联网+”微信平台延续护理的推广。随着“互联网+微信平台护理服务”不断开展,政府的支持和医护人员的努力,延续护理服务将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王文亮,魏宁,徐浩,等.经T管应用介入技术封堵外科术后胆管瘘2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12):1043 -1045.

[2] 尹飞飞,李学民,段希斌,等.不留置T管引流治疗胆囊 结石并胆总管结的临床疗效[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8):1112 -1116.

[3]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5

[4]丁轶人,江涌,赵伟,等.胆道T管引流术后T管拔管时间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7.38(1):54-58

[5].WongF KChowS K.Chan TM.Evaluation of a nurse-led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mer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fJ.int J Nurs Stud2010,47(3):268-278

[6]饶敏,杨恺欣,简丽娜,等.延续性护理在I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4):91—93.

[7]陈洪俊,魏亚莉.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医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2):35—36.

[8]周慧敏,王佳,李素云.基于微信的医院家庭协作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34(2):63—66.

[9]杨灿,张倩.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膝关节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l,34(3):270—272.

[10]娄英歌,孟凡杰.基于互联网的延伸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3):514—517.

[11]周兰兰,李国宏,吕霞.基于互联网+COPD延续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21,28(3):20一23.

[12]杨雨兰.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2):3690—3692.

[13]杨菊,和顺香.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在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5):74.

[14]郭嘉鑫,张禹念.国内外延续护理的研究与运用现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0):193—194,198.

[15]王霞,林芳,庞媛媛.医院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4):18—20.

[16]赵延慧,唐楠,韩琳,等.国内外日问手术患者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8,25(6):24—27.

[17]李明.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1,28(4):62—64.68.

[18]李秀.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2):225—226.

[19]李希玲,张毅,赵春花.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人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4):478—480,483.

[20]陈彩婷,杨丽芬.微信式个性化连续护理对离退休干部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46—148.

[21]林娜佳.网络互动式连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7.

[22]吴燕青,莫鹤凤,杨玲,等.持续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4):525—5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