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

卢晓刚

贵州铜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森林采伐现象越来越多,对森林土壤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使得我国森林土壤性质发生改变,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开始对林业高度重视,林业部门要求要对林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经营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创新,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为此满足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要求。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仍出现很多问题,致使森林采伐作业对我国森林生态保护具有很大的影响,造成对群落结构、对林木生长、对生物多样性、对土壤以及对林内气候都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现象,本文主要从森林采伐作业对生态保护的影响角度出发,阐述森林采伐造成的生态恶果,并提出了如何加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森林采伐作业;生态保护;影响;措施

引言: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全球碳平衡具有关键作用。近几年我国出现森林采伐经营管理活动,适当的森林采伐不但不会破坏森林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促进森林当中植物的生长和更新。森林采伐主要是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成熟林木进行采伐,通过改变地面光照强度、光照范围、土壤水分以及植物组成,从而对森林土壤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科学的采伐工作对我国生态平衡具有很大的益处,但在实际的森林采伐工作中很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科学的采伐管理要求,在采伐和运输的过程当中采用粗暴的采伐方式,过多的使用现代化机械,为此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森林资源总量逐渐减少,导致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1. 森林采伐作业对森林生态保护的影响

1.1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任何一种植物的生长都具有不动性特点,其生长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植物为了获得能量和物质,会与其他植物之间进行对资源的争夺,导致群体内部之间的恶性竞争,从而对群落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优势林种出现退化现象,造成物种之间的结构和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森林生态失衡现象,对环境具有不利影响。目前我国主要对森林进行采伐的方法有择伐、皆伐、渐伐三种,择伐主要是对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具有周期短、采伐数量小的特点;皆伐是一次性将林木进行采伐,此种方法直接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森林群落更新具有显著作用;渐伐主要是对林木进行分时间、分阶段的采伐方式。通过对以上分析可看出,皆伐是最容易改变群落结构,促进更新速度的方式,但会严重破坏森林的生态结构,因此在森林采伐作业中要避免皆伐的采伐方式。

1.2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林木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条件,但由于采伐作业对土壤的压实作用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土壤被压实后导致水分渗透少、透气性变差等问题,严重影响林木的水分吸收,同时被压实的土壤还会减少矿物质与土壤中水分接触的面积,从而降低水分扩散和二氧化碳扩散速度,对养分造成严重影响,进而不利于林木的生长。据数据发现,被拖拉机压实的土壤上林木生长情况较差,更新苗木的存活率低于70%,因此森林采伐工作对林木生长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1.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森林采伐工作对生物的多样性也具有一定影响,一是影响植物的多样性,近几年,森林中植物种类越来越多,病虫害问题逐渐下降,同时我国也在增加人工造林面积,但在人工造林工程中只是单一的进行一种林木或几种林木,在进行采伐时,会影响林木的多样性。二是影响森林动物多样性,在森林生物链中,动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森林采伐会对动物的生存具有严重的影响,导致物种减少或灭绝,从而破坏森林的生态平衡。

1.4对土壤的影响

森林采伐对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很大影响,一是影响土壤的质地,森林采伐能够改变林地土壤表层分布,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通气性,从而导致排水能力下降。二是影响土壤的养分,土壤当中具有很多养分,而采伐过后会增加土壤温度,造成地表裸露,从而在雨水冲刷后导致土壤中大量养分流失,进而降低土壤胶体团聚能力以及土壤肥力。三是导致水土流失,在森林采伐后,森林会丧失屏障作用,减弱挡雨能力,破坏土壤表层,在雨水冲蚀后使得土壤流失问题加剧。

1.5对林内气候的影响

首先在森林采伐之后会影响林内的光照强度,导致植物过多失水枯萎致死,同时还会影响林内水分循环,加大水分蒸发量,改变水分的输出方式,从而影响土壤的导水率。其次还会影响林内的气温,采伐过后,会使林地出现大面积裸露现象,造成白天极端高温,夜间极端低温现象,对林内生物具有很大影响。最后森林采伐还影响着风速,一旦出现大面积的森林采伐现象,会导致伐区内出现风倒、风折现象,从而导致森林资源被破坏。

2.加强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

2.1加强森林采伐队伍建设

要想做好森林采伐工作,就必须加强采伐队伍的制度、思想、业务能力以及作风问题,打造出业务强、作风硬、组织严、观念强的采伐团队,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通过考核方式实行动态人员管理模式,从而提升森林采伐的工作质量。

2.2加强政策管理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管理制度,因此在我国森林采伐作业当中,要科学制定完善的政策管理制度,对渐伐、择伐、皆伐等方式开展全面的经济论证,得出最佳的采伐方案,对适合不同类型林地的采伐、集材及更新方式作出相应的强制规定,同时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约束作用,还可制定伐区环境损害补偿制度。

2.3加强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在森林采伐工作中,要加强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首先要对林区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人力资源出现浪费现象,一要减少不必要的活动,避免出现森林资源浪费问题。二是要定期地检查设备,以此减少维修费用。三是在工作环节中,要提升工序管理技术,从而实现林业的最高效益。其次,在对林区采伐工作中,要提升造林水平,力求高质材低价格,对于采伐所剩下的物品要进行合理地运用,以此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3.结论

总而言之,适当的森林采伐工作能够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采伐工作过程当中要制定合理的政策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树立长远利益思维方式,避免出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泱,宋启亮,董希斌.不同采伐强度改造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11):22-24.

[2]胡云云,闵志强,高延等.择伐对天然云冷杉林林分生长和结构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1,47(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