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区施工技术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高填方区施工技术问题

刘江涛1 ,曾小花2

1闽武长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云南昆明650051

2昆明市测绘管理中心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运输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路基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因此,本文从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高填方区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填方区;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填方路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公路建设面临的地质问题千差万别,不可能简单地将在特定地区积累的经验应用于全国。高填方路基变形破坏是路基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之一,其原因十分复杂。路基压实、设计标准、施工方法等,必须做好施工,防止破坏路基结构,防止路基整体沉降或局部沉降,提高工程质量。

一、公路施工高填方路基的准备

1、建筑材料

合理安排路段顺序,明确结构与路基的连接,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根据充填材料的分布位置从现场取样,编写充填材料、各种充填材料的检测指标,及监理技术人员报批,根据各地质路段的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并进行专项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道路填筑材料不得使用腐殖土、垃圾土、淤泥、杂草、树根等杂物。使用粒度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充材料,偏爱砾石和沙质土,并压实至最佳含水量。路基填料为土石混合物时,石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不应超过压实层厚度。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填料的最大粒度符合下表。

2、测量放线

填土坡度线根据重新测量的参考点确定,为满足路基设计宽度,测量结果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按检验要求分类提交,交主管验收。

3、道路排水

测定线后,在回填路基前采取各种防水、排水措施,有效排除施工期间的雨水或地下水和施工用水,充分利用沿线的排水系统。为确保施工安全,水流被引导到道路范围之外。回填路基时,需要结合地面的渗透性,施工面有2~4%的边坡,并注意纵向排水。如果地表水难以清除,又没有永久性管道收集利用,则应安装临时排水系统。

二、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过程

1、地表处理

清除地表杂物的原因是必须彻底清除的树皮、植被、腐殖质、石头等,因为地表杂物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表面必须保持干燥。而且没有水。若填土区有斜坡,则先开挖,使斜坡形成约一米高的楼梯,并使用压路机满足施工要求。如果地面情况特殊,需进行特殊处理,以满足施工要求。

2、上料填方

充填试验验证后才能施工,装料是充填施工的第一环节。填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填充材料通常必须由专用卡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并且必须由相关技术人员监督,以确保在卸载过程中填充材料的质量不受影响。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层松浦的厚度要调整到30厘米左右,然后一层一层往前施工。每层填充材料施工完毕后,应做好摊铺、找平工作。

3、排水

为确保高填土路基的质量,必须做好施工的排水处理。如果路基的机制粘土含量较高,排水系统应由水平砂垫和垂直排水结构组成。砖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板等措施在地上排水系统中很常见。对于地下排水系统,通常使用渗透。如果该位置的水量很大,则需要进行合理的安装。通过渗水管,地下水顺利排出,消除了对路基的破坏。同时,施工期临时排水与日后永久排水相结合,确保道路排水的整体水质。

4、压实

压实也是高填方路基施工的一个关键点。初压一般采用静压法,再压缩采用振动压缩法。直线段路基碾压常采用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的压接方式,而曲线段的压接方式则大不相同。在施加纵向压力的过程中,应将轮轨的重叠程度调整为50厘米,施加横向压力时,需要结合路基的宽度确定重叠程度。在每个轧制步骤中必须有效控制运行速度,通常1.5-2 km/h为初始压力范围,2-2.5 km/h为再压缩速度范围,3~3.5 km/h为最终压力范围。

5、夯实与平整填方

路基的碾压、压实和平整需要振动压路机,其碾压速度可根据试验路段的地质条件确定。轧制直线段时,从两侧向中心轧制,轧制半径较小的弯曲段时,由内向外轧制。

6、检查路基的密实度

必须对路基的压实进行测试,以确保压实质量。检测超小型的常用方法是结合使用填砂法或核密度计。填料一般应在填筑前进行测试,因为必须确保每层填料的压实与路基的压实相匹配。一般情况下,路基填料的含水量不应超过2%左右。如果水分超过这个标准,可以将其松散干燥,然后继续滚动以控制水分。

7、沉降稳定性观察

高填方路基施工沉降稳定性检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加强地基沉降检测通过检测地基沉降时检测到的数据可以分析地基的稳定性。在实际检测中,应在基础表面放置一块沉降板,基础的沉降量可以用沉降管高度的变化来表示。第二,加强对非均匀沉降的观察。路基受自重影响的受压量可以通过检测路基受自重和支重影响的受压量来分析,最后通过观察顶部和底部计算地基沉降。

三、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第一,根据设计要求,高填方施工时应合理保证填方高度和宽度,填方至设计标高位置后,可按设计要求进行超载预压工作。施工前应人工开挖十字形沟槽,标明地下构筑物和管道的位置,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施工损坏。

第二,在施工高填方时,应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检测填方变形情况,有效控制填方率,提供施工指导。并根据具体测量结果,对施工后的沉降情况进行评估,指导后续施工。

第三,按施工图规定,精确检测路基中心线的相应位置、宽度、竖斜、侧坡,如需对边坡进行休息或加固,加固位置应担保。如果填土量太少或斜坡被雨水冲刷不好,就会形成小沟,此时可以在斜坡上进行阶梯式开挖,必须逐层回填,好夯实。如果路基两侧超填,则必须及时清除多余的位置,如果坡土不足,还必须进行梯级开挖,需要逐层填土和夯实。边沟挂好遮蔽,路基修好后,可将垃圾倾倒在院子里。

第四,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一是控制单击夯击能级。强夯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强夯的点击能量,一般情况下,强夯能量等级的大小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处理需要来确定。压实、压实、夯锤的重量与落点的距离比接近1:4,在这个比例下,可以有效提高强夯效果,满足工程参数要求。二是设置动态压实点和压实距离。 强夯点可遵循以下原则: 压实距离至少为夯机直径的1.5 倍,大于有效遮光深度。三是明确确定最佳夯击能。确定最佳夯击能主要是由单次撞击能量和单点碰撞次数两个因素决定,不同冲击能量的撞击能量对动态撞击效果和经济成本影响很大。四是调整捣打次数。工程经验表明,夯击次数不一定与加固程度成正比,只有适当的夯击行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

总之,公路工程作为道路建设和交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交通结构和运输能力的变化,而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填方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求施工企业规范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地形条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实现了公路施工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波,周立新,周虎鑫,姜爽.机场高填方地基下流水式溶洞处理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6,10:28-31+37.      

[2]许一相,刘晖洛.强夯法在山地高填方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2016,S2:528-530.

[3]郭会芝,孙晓鹏,贾继尧.高速公路工程高填方施工工艺简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

[4]郭志东,杜智超,刘静宜.山区乡村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处理技术措施[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S2)

[5]任仁.复杂地形条件下高填方路基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