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思考

俞浩栋

浙江省余姚市丈亭镇政府 浙江 余姚 415410

摘要: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也存在着非常大的机遇,城市与乡村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得城市整体生产有着一个非常有利的循环,所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就随之产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就是要把握住当前的时代发展特色,并且做到有效地结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更加有效地为其提供科学化的战略。这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在农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发挥着非常有效的作用,并且取得的经济发展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去进行有效的改善问题,才能更加符合当前我国社会提出的要求,让我国的农业经济转型可以具有更加稳定并且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思考

1农业转型期经济新特点

1.1城乡二元结构的变化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造就城市发展的同时,城乡发展的差距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城市经济的发展虽然迅猛,但是并不能够真正的代表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乡镇经济水平发展的好坏,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水平最好的体现,所以说城乡的发展应该要有计划的发展,达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才是国家经济水平提高的根本依据。目前,我国乡镇的人均收入、文化水平、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速等都远远的落后于城市的发展,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也已经满足了带动乡镇发展的能力,城市的发展带动乡镇的发展策略也已经开始实施,城乡的二元结构也开始走向一体化,这一变化也将改变乡镇的发展,会促进乡镇更加快速的发展,也会很大程度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1.2工农产业性质的变化

中国建国之始,效仿的是苏联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这一模式,自开始到改革开放这种模式为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以至于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业地位从封建王朝的百业之本沦落为工业、服务业的附庸。尽管农业在这段时间跟随工业快速发展的脚步,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农业想要真正发展还需要等待契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工农性质的变化,我国的农业经济模式必须改变。农业经济转型改革,是为了平衡城乡差距,也是为了更好的增强国家农业宏观调控能力。目前经济改革大趋势下,我国农业转型已经具备了条件,国家农业转型期已经到来,农业转型势在必行。

2农业经济转型期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带来的新变化

2.1城乡二元结构的质性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城市二元结构逐步解除,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在加快。城镇经济发展与乡镇经济发展的差距过于明显,也将导致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只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才能更快促进国家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并给予相应的实践。只有更好地为实践服务,才能为城乡一体化进程承担应有的义务。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乡镇的发展必将向好的方向发展,乡镇的各个领域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城乡生产流动也将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2.2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

工业发展转型反哺农业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延长了农业发展的产业链。同时,也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未来发展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关键问题。为了有效地满足工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突破和重新定位。农业经济的良好管理方式应当继续,而不良的管理方式应当摒弃。农业经济管理应注重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对农业经济的全面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精细加工、绿色生态、物流建设将成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

2.3农业现代化战略性驱动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的新变化

农业现代化战略驱动给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实现生态化发展,这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这一新战略的提出,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对于农业产业未来的发展必将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经济维护的投入,更加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从而使我国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必将使我国农业经济面对国际农业经济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如何使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在国际农业经济产业中占有一定的竞争力,将是农业产业经济管理学科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3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农村农业经济的管理

发展农业经济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有关部门和政府也出台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者思想认识不清,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草率解决问题,不系统、不合理。在具体工作中不能与时俱进,影响了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3.2管理体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不相符合

发展农业经济对农民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国家在相关农业领域不断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在这种支持下,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促进,但农村经济发展与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匹配,进一步影响了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发展。

3.3并未建立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监督体系

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农业经济的内容,也包括人事管理。这项工作更加系统化和复杂化。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国家虽然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监督体系,导致管理者执行不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对策

4.1农业经济发展采用差异化管理方法

目前因为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农业经济的格局正在转变,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要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别管理。比如可以用于工业加工的农产品,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为广大消费者打好质量品牌,因为农产品的经济底子比较薄弱,没有钱去请明星做代言,只有在质量上让广大消费者舒心、安心、放心,才能保证加工农产品在市场上长久生存,确保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对于农业产品的管理方面要聘请一些专业的人才,保证农业产品的加工生产、运输、销售的过程不出问题,保证农业经济的顺畅发展。

4.2科研人才战略

对于人才的需求来说,任何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才是一切发展的源泉,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燃料,所以说想要实现农业产业经济迅猛的发展就必须需要相应的科研人才。科研人才战略是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战略,这就需要根据差异化科学战略进行有选择性的选用人才,要重点研究和选取有针对性的人才进行培养工程设计人员。对于人才的教育方面要充分的重视起来,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教材和相关书籍都要进行不定时的更新,确保所学的知识都是最先进的理论,书籍也应根据转型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贴近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所要研究的重点,然后再将所有新的知识和技术都有效的融入具体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具专业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做到这些的同时,还应从国家的层面来考虑,大力的宣传加大规划的力度,并出台一些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具有扶持性的政策,加大人才的扶持力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4.3学科互补性战略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复杂学科,它包含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两门学科,还包括与之有联系的学科,有数学、环境学、社会学和金融学等等,而这些学科还都是不能分开研究的,这也就大大的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习的难度。而面对农业经济转型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变化,这就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随之不断的研究,面对新的变化和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就不只是单纯的叠加研究效果了,这需要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人员根据正确的科学研究路径,不断的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核心,在加上相关的理论知识赋予实践才能都到有效的认证,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和事件进行堆积而得到的理想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这也是实施学科互补性战略的意义。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其结构体系发生了巨大改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农业经济转型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全新特色对其学科进行设计,制定相应的学科建设战略目标,从而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仲平.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思考[J].财富生活,2021(14):19-20.

[2]刘秀红.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分析[J].中国市场,2021(20):58-59.

[3]招成宇.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