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场所的雷电防御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易燃易爆场所的雷电防御措施

杜国锋,叶韵鸣,姜云龙,金旭辉

(宁波防雷安全检测有限公司315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力不断上涨,各个地区建设的大小工厂数量也持续增加,其中不乏多种易燃易爆类场所,这些场所往往建设位置在空旷的地面上,有的还处在山区高地很容易受到雷电灾害的威胁,雷电灾害每年我们国家都会频繁发生,雷电灾害可能会击毁建筑物和引起被雷击场所的爆炸火灾,当前时期迫切需要加强我国各地区的易燃易爆场所雷电防御措施。本次论文研究分析了我国部分地区的防雷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阐述了防护需求。

关键词: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检测;技术防御措施

引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交通发达让各地区城市乡村人民的出行更加便利,也更加频繁。汽车是现代社会人们出行最为频繁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地的加油站建设数量不断上升,城市和乡村的易燃易爆危险因素随之增加。工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天然气和液化气得到广泛应用,推进了气站和液化气的快速建设。现代自动化仪器由于仪器精度高,对雷电的敏感度增强,因此石油、天然气、液化气等由于其极为易燃易爆,需要严格的雷电防御措施。近年来由于雷暴的影响,场所受到的破坏越来越多。为此,必须加强对雷电防护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电防护造成的损失。先从思想上抓,增强雷电防御意识。

1.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现状

一般来说,易燃易爆物位于市、县、镇周边相对开阔的地形上,以及村、山、乡郊的边缘,区域广阔,也在高速公路一侧。例如,一些石油和天然气厂、炼油厂、天然气收集站位于城市的边缘和山区。由于有些物体处于闪电击中率高、土壤阻力大的环境中。经过现场试验,发现了处理站、集气站和煤气站防雷措施存在的一些不足,这些地方本身容易受到雷暴和闪电的影响,由于缺乏防护措施,使其更易受到影响。这些地方极易发生爆炸和火灾,需要加强雷电防护和防静电措施;主要在设备、工艺管道、通信系统、装卸区、储罐、配电系统等方面。目前,在易燃易爆设施上修建的设施大多设备不足,无法防止雷击灾害,防雷措施特别是电气设备薄弱的情况下,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导致各类雷击事件频发,例如管制系统的交换机、监视摄影机、油库自动控制系统的驾驶室,以及机场站的一些电子仪器、加油机的主流量控制面板等。一些火灾爆炸风险高的企业,虽然有安装防雷装置,但没有定期检查,有的发现潜在问题,没有及时整改,导致问题出现。此外,一些企业利用假冒劣质产品降低成本.本文以加油站、集气站为研究实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农村还是郊区,集气站等,建筑物的防雷设备都是如此不符合标准。[1]

1.1集气站和接闪

集气站内的布局结构主要为通信系统、气体管道、中心线路电源控制系统等。当前集气站在静电感应雷防护上稍显薄弱,直击雷的防护都安装的很好,但是其他雷电间接威胁稍显不足,当进行油气输送、采集、储存操作之时,集气站的流程通常是全自动化的,由中心控制系统控制,倘若静电感应雷威胁损坏了中心控制系统,后果也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对整个厂地提供严格的保护,哪怕出现轻微的漏洞受到了雷电灾害入侵,便会引致严重事故。目前建筑防雷常用接闪针和接闪带,一个场地的构造和其他地形因素都会限制接闪针、接闪带的水平。虽然接闪针、接闪带避雷效果最为直接,但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也可以转移到周围的建筑物上。当接闪针将强电流通过引下线导入地下时,高频电流在接闪针周围产生交流空间场,影响周围的金属导体,从而产生电磁危险。

1.2加油站、加气站

在一些村庄、城市加油站、液化气、天然气加气站。防雷措施主要包括内部、外部。加油站和加气站的高压交换线路通常在高空通过空中架空线,然后沿着车站周边,埋在地下穿钢管,进入加油、加气站区域。一些加油站、加气站和液化天然气站把10千伏的电力线拉到高处,然后在变压器沉入建筑物之前,把压力降下来。但是,有些山村或偏僻地域没有采取措施在地面铺设电,它们极易受到雷击。加油站、加气站的报警供电系统应划分为防雷作业区,应在干线车站、电话线、网络、通信电缆和检测线路上采取保护措施。

2.易燃易爆场所采取的防雷措施

近年来,在易发生爆炸的地方,相关部门和专家都对其防雷电装置进行了实验应用研究,经过实验应用研究相关部门和专家们发现类似于加油站这样的大量具备易爆炸物质场所不仅仅需要重视直接雷击的防护,间接雷如静电感应等通过电线路引发灾害的因素同样需要严谨防范。相关建设工厂应该严格执行国家防雷安全规定,采用的防雷措施主要包括系统防雷、联合接地、分流、合理布线等。实施措施的具体方法:改进现有的电源线、信号线屏蔽、两侧接地;电位连接位置的金属元件:现场设备不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后,需通过等电位连接两个接地系统;所有信号线路和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必须严格匹配相对应等级的浪涌保护器。

3.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要求

在可能发生爆炸的地方,必须采取防雷措施,并在特定条件下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防直击雷保护不到的区域或者达不到直接接闪要求的金属设备尤其是通风口和容器,必须由独立的防雷设备进行保护或者与防直击雷装置相连接[2]

3.1加油站和加气站这些相关场所需要建设接闪网

在加油站、加气站、液化气站等建筑物防护上应设置明确尺寸、高度、防护、材料的全套避雷设备。具体标准:引下线根数应为2根以上,匀称对称布置,一类间距为12米,二类间距为18米,三类间距为25米。

3.2必须利用接闪针保护储油罐

加油站储油罐上部厚度小于4毫米,应安装避雷针保护油罐,埋藏在地下金属油罐或地上卧式油罐中,当储罐本身可以作为接闪器时,可以不安装接闪装置,。但是,必须对储罐进行防雷保护接地,必须对其进行两点以上的接地。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3]

3.3完善易燃易爆场所的全方位安全监视系统建设

加油站、液化气站中的中央控制面板、计数器,以及天然气输送区现场监控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必须严格的按照国家防雷标准进行防雷保护和设施建设,比如这些建筑内外的防雷设备安装完整度,线路的终端避雷保护等。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少雷电天气产生的直击雷影响和间接雷影响。[4]

结束语

为了防止或减少与雷电灾害有关的事故,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必须遵守国家相关准则。在有着火危险的地区探测雷电威胁是防雷检测中心的难点问题,不仅需要其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规范,而且还需要更广泛地宣传加强人民群众的防护意识,减少雷电危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金鹏辉, & 章云冰. (2021). 对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检测技术的几点探讨. 科学与信息化.

[2]杜晓宾, 元保军, & 卫权岗. (2021). 一种易燃易爆场所建筑物防雷检测装置.  CN212586528U.

[3]王智刚, & 刘越屿. 雷击时易燃易爆行业的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

[4]詹河. (2014). 加油站防雷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中国科技博览(14), 1.

作者简介:杜国锋(1993.10)男,汉族,籍贯:重庆丰都,本科学历,职称: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雷电防御,职业:雷电防御检测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