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国际EPC项目工期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国际EPC项目工期评价分析

黄伟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410014

摘要:本文将围绕国际EPC项目工期评价中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路径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确定评价因素、确定评语集、计算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模糊层次等国际EPC项目工期评价模型的打造方法,以此科学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路径,优化国际EPC项目的履约效果。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国际EPC项目工期

引言:与普通的EPC项目管理相比,国际EPC项目工期评价更多的是站在业主、供应商、承包商或者技术、政策、资金等角度判断影响因素,采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完成工期评价,容易出现分析过于片面性的问题。为此,各企业可采用模糊层次法,利用工期评价指标与模型,站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角度,更科学的评价合同工期合理性。

一、工程概况

    本文将以某国际管线EPC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设备的安装要求为:保证在雨天、风沙天气下仍能保持连续运转。具体的项目工期目标则为:项目工期需完全根据合同约定执行,总建设周期为9个月,质保期需要达到6个月,同时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实现工期控制目标,需要承包人承担以下责任。一是机组设备以及辅助装置由供应方提供,而承包人要保证设备功能良好,满足现场工艺需求。二是压缩机组应成套供应,承包方需负责机组管道以及用于将电力传递至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室的电线接头连接。三是承包方要提供关于电缆的细节,并向采购方提供对接法兰。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路径

(一)确定评价因素

    本国际管线EPC项目的主要评价因素集需要将目标层、准侧层以及指标层涵盖在内,具体内容为:目标层,定义为X=[项目工期];准则层,定义为Y=[Y1,Y2,Y3,Y4,Y5]=[准备阶段,采购阶段,设计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指标层Z,定义为Z=[Z1,Z2,Z3,Z4,Z5],其中Z1=[Z11,Z12,Z13,Z14,Z15,Z16],其分别代表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状况、交通条件、市场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一系列不可抗力因素。而Z2=[Z21,Z22,Z23,Z24],其分别代表供应商的实际选择范围较小,采购单不够完整,原材料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浮动,现场物资相对匮乏。Z3则定义为[Z31,Z32,Z33,Z34,Z35],分别表示设计标准不够统一,图纸质量有待提升,审批不够及时,设计参数存在变更频繁的问题,工程勘察数据存在误差。而Z4=[Z41,Z42,Z43,Z44,Z45],分别代表业主设计出现变更,进度款拖欠,监理人员的个人能力不达标,设备安装质量不合格,组织管理不够科学。至于Z5则定义为[Z51,Z52,Z53],分别表示运行计划不合理,运行条件有待完善,运行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二)确定评语集以及评价表

    评语集可以理解参与工程评价的专业人员对评价指标可能出现结果所制定的集合,在本次工程调查过程中,将评语集细分为5个等级,假定评语集合为A,则可定义为A=[A1,A2,A3,A4,A5],其分表表示合理,比较合理,中等,比较不合理,不合理。之后根据评语集便可确定具体的项目工期评价指标评价表,即:当x在0.8~1之间时评语集为合理;当x在0.6~0.8之间时评语集为比较合理;当x在0.4~0.6之间时评语集为中等,当x在0.2~0.4之间时评语集为比较不合理,当x在0~0.2之间时评语集为不合理。

(三)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在计算本项目工期评价指标权重时需要使用主观赋值法,即邀请参与工程建设的业主方专业人员、项目经理、管理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并保证相关人员了解项目内容,具备一定的管线项目相关机电设备背景知识,以此保证权重计算的准确性,之后要对相关专家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咨询结果,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准则层评价指标评价结果

因素

Q1

Q2

Q3

Q1

1

4

3/2

Q2

1/4

1

1/3

Q3

2/3

3

1

特征向量

0.741

0.198

0.425

权重值

0.374

0.094

0.235

根据表1即可获取准则层评价内容以及准则层模糊判断矩阵,再采用MAT软件完成矩阵最大特征值的计算,其数值为5.014,且CR为0.012,小于0.1,能够证明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各评价指标权重合理。此外还要计算指标层权重,同样采用MAT软件以及主观赋值法,并分别取指标层L1、L2、L3、L4、L5的模糊判断矩阵,通过计算获取评价指标权重结果。根据计算分析可知,本管线项目指标层权重顺序依次为:准备阶段,项目所在地的交通条件(Wij=0.24)=法律环境(Wij=0.24)>市场环境(Wij=0.152)>气候条件(Wij=0.151)=不可抗力因素(Wij=0.151)>政治环境(Wij=0.05);采购阶段,供应商选择范围(Wij=0.48)>原材料价格变动(Wij=0.21)>现场物资匮乏(Wij=0.18)>采购单不完整(Wij=0.11);设计阶段,审批不及时(Wij=0.45)>标准不统一(Wij=0.27)>参数变更频繁(Wij=0.14)>图纸质量不佳(Wij=0.08)>勘察不合理(Wij=0.04);安装阶段,进度款拖欠(Wij=0.34)>安装质量不达标(Wij=0.21)>组织不科学(Wij=0.20)>设计变更(Wij=0.11)>人员能力(Wij=0.10);运行阶段,计划不明确(Wij=0.58)>人员水平不高(Wij=0.32)>运行条件不足(Wij=0.08)。其中Wij代表权重。

(四)模糊层次评价

一方面要根据国际EPC项目管理专家的调查数据建立指标层隶属度矩阵,并根据公式Ui=WI×Ri(i=1,2,3,……,n)计算一级模糊层次评价结果,其中UI为准则层评价值,W为评价指标权重集合,R为隶属矩阵。另一方面要依照公式U=W×Bi(i=1,2,3,……,n)计算二级模糊层次评价结果,具体数值为0.22(合理)、0.62(比较合理)、0.15(中等)。由此可知,本管线项目工期评价结果中无比较不合理与不合理评价结果,因此工期属于理想状态,但若想进一步实现工期按时交付的情况,仍需要项目部门采取以下措施[1]

三、实现既定工期的措施建议

在准备阶段,需要将合同文件以及设计要求的把控作为工作重点,要求对外提交的商务、技术文件按合同要求的语言编制,且保留中文版供履约团队参考,同时还要依次确定供应源、产能、运输条件,之后准备好原材料,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工作人员要进行地质勘测以及电缆敷设,第一时间调查现场气候状况,以此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在采购阶段,要指派专人掌握构件的运输、生产信息,向管理部门汇报具体进度,及时调整进度管理计划。在设计阶段要结合项目图纸完成计划提交,采用呈递周报、月报的形式进行设计把控,并做好业主方与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第一时间校核设计参数与相关图纸,并综合考虑安装工作的便捷性以及成本控制,保证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在安装阶段,要做好设备的矫正处理,调整各类机电设备之间的衔接误差,预先完成各类施工工艺部分的自检,而在运行阶段,一方面由于各类耗电项目在试运行时会消耗极高的电力,因此为了确保运行流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在业主与监理完成运行文件的批复处理后,尽快向当地电力部门进行用电报备,避免出现各类耗电设备启动造成电路损坏。另一方面要在设备作业现场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用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2]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以某国际管线EPC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提出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具体应用路径,从而准确判断EPC项目在各控制阶段存在的问题,帮助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工期控制要点,确保后续管理措施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贾兵,马国栋,陈自营.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医院搬迁运行风险综合评价[J].项目管理技术,2022,20(05):138-142.

[2]杨东,潘峰,任翔.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输电线路设计带电作业检修便捷性综合评估模型[J].电力学报,2022,37(02):172-179.

简介:黄伟 (1982年12月 ),男,湖南常德人,汉族,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新能源项目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