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火灾事故扑救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建筑电气火灾事故扑救对策研究

郑,献

浙江三和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省   321017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种电气化产品和设备的不断涌现,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纵然建筑电气优势颇多,但是其十分容易出现也火灾事故,无论是设备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建筑电气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文章在分析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扑救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事故;扑救对策

    电气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工业、商业以及民用用电规模不断增加,增加了建筑电气的负荷,致使建筑电气火灾时有发生,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社会发展对于电气设备依赖性的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最低限度确保建筑电气的安全运行。针对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务必要明确发生原因,及时予以扑救,将火灾事故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

1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1.1  短路火灾

在电气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的环境和动物的啃咬等原因,造成了线路的短路,供电线路没有通负载,而是通过线路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导致大的短路,在瞬时释放出高温,造成绝缘烧毁,导体变形,金属熔化一系列的问题,如易燃品的着火,最后导致了大楼的着火。而电气火灾的发生机制则包括接触不良、炭化通路短路、空气击穿等。过负荷,热粒子喷溅,固体液体绝缘破裂。例如,由于绝缘的温度太高,比如插在导线上的插针引起的接线不良,由于电流和电流对短路电流的影响而引起的短路,以及由于短路而导致的短接部分的发热粒子的喷射。

1.2  电气过载

由于生产工艺和安装质量等原因,导致导线超负荷运转,导致导线的工作温度升高。加速了导线的衰老,使其绝缘性能降低。当电线的寿命达到某一限度,或者长期超负荷运转,就会导致绝缘破裂,从而发生短路。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线路的电压出现了不正常的变化,造成了设备内部的非均匀的电压。当电线的设备老化到一定的程度时,在发生电压变化时,极有可能导致绝缘的破裂,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电气起火。

1.3漏电风险

漏电指的就是电线的绝缘部分或者是自然老化引起的漏电,在泄露的地方会发生电弧或者电火花,从而引起大量的易燃性物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电笔和其他的仪器来触碰带电物体,当电笔的指示器长期点着,表示有泄漏。如果相反,说明带电者在静电。

1.4接触不良

在建筑物的电气设备中,导电性电路是指若干个导电元件,它们以一种力学的形式存在于一个导电的状态,这种情况称为电接触。但是,在某些建筑物的电气项目中,由于人为、工艺和环境等多种原因,有时会发生一些线路的接地故障,造成导线之间的实际接触区小于设计的区域,或者在焊接部位上粘有粉尘和污垢;由于设备的机械接头松动,导致导体的接触,从而导致了建筑物的电气火灾。

1.5 设备安全隐患

一些电气工程中,电气线路和设备本身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没有充分了解设备质量的重要作用,进场时只对设备的外观质量、规格型号、制造许可等数据进行了审查,设备的内部构造没有进行检验,设备的单个设备也没有进行测试,导致一些质量问题设备的投入运行。另外,由于安装工人未按有关规定进行设备安装和布线,造成设备安装位置偏差,导电元件接触不良,高温设备与可燃性物质之间的距离太短,造成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建筑电气火灾扑救措施

综上而言,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导致的,在开展建筑电气火灾扑救时,需要快速判断火灾类型,并采取事宜的灭火措施,确保第一时间将火灾事故扑灭,降低火灾事故带来的危害。

2.1判断火灾类型

不同的火种会造成不同的灭火方法,因此必须提高对火源的高度重视,一旦火势爆发,首先要确定火源的位置,对静态的电器进行检测和分析。然后,对灭火器和设备进行适当的选择。

2.2严格遵循扑火要求

当火灾时,必须先断开电气装置的供电,然后才能控制火灾和事故的发展。消防队员们在抵达目的地之后不要惊慌,他们必须要了解大楼的布局图和电气设备的构造图,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起火的原因、物品的配置。在这个基础上,详细地规划了救火计划,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第一个动作就是清理四周的可燃物,将火势隔离开来,尽量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减少火灾的发生,并提供专门的灭火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按照灭火程序进行操作。

2.3规范作业

消防工作中,消防队员要提高消防安全的知识水平,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在紧急情况下确保消防救援的安全间距。救火器材要准备好,尤其是绝缘服,绝对不能有任何的积水,以免造成火灾。

2.4明确现场火情状况

消防队员必须掌握现场的火情,并根据火情的变化,制订相应的救援计划,以便更好地进行救援,因此,消防队员必须充分掌握火情发生时的状况;一是要清楚火源的位置,二是要对火势进行预测,避免发生从空中坠落。为了避免火势蔓延,在房间里不能随便打开窗户进行通风。电气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会影响到作业人员的视线和呼吸,因此在进入作业区域时必须穿戴好全套的保护措施,避免中毒、失明。

2.5强化电气火灾现场的调查手段

由于电气火灾的特殊性,现场环境较为复杂,侦查方法的滞后,会严重地制约着现场勘查的成效,不利于现场的应急救援。由于火警的勘查工作是由法律规定的,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勘察,确定火灾的具体成因,确定火灾的具体情况。一般而言,野外调查的成果与火灾责任的落实、损失统计有密切关系。电器线路老化,故障,线路布线不合格,常常会导致电气起火。

综上所述,电气火灾的特点决定了电力消防事故的调查和现场勘查工作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达到对电力火灾的有效处置,就必须提高应急管理队伍的职责,同时还要运用更为先进的勘察手段对电气火灾现场进行细致勘查,及时掌握消防事故的重要信息和潜在的火情,加强对抢险救灾工作的支援,保障人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

[1]解倩.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今日消防,2022,7(01):100-102.

[2]吉纪伟,陈久彬.探讨建筑电气线路火灾事故的成因与预防[J].今日消防,2021,6(11):97-99.

[3]卢世敏.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原因及预防策略[J].今日消防,2021,6(0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