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研究摘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3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研究摘要

夏文杰

亳州学院

本文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乒乓球专业19级、20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科生的运动损伤现状是:轻度损伤为主,主要是急性损伤,损伤时间集中在运动中,膝关节、腰部、肩部、手腕、颈部是主要损伤部位。分析了安徽体育大学体育学院乒乓球专业在校生的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充分而有效的准备活动、技术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重视训练和赛后的拉伸放松五点策略,希望能预防和减少本科生的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乒乓球教学。

关键词: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现状调查;研究

目  录

一、绪论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 问卷调查法

3.统计法

三、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现状

(一) 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基本情况的分析

(二)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特征的分析

(三)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部位的分析

四、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的归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方面的归因分析

(二) 心理认知因素方面的归因分析

(三) 练习因素方面的归因分析

(四) 技术动作因素方面的归因分析

(五) 其他因素方面的归因分析

四、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充分而有效的准备活动

(二)技术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

(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

(四)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五)重视训练和赛后的拉伸放松

五、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  问卷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乒乓球专业19级、20级在校生在乒乓球运动中的损伤性质、时间、部位以及归因。并提出相关策略减少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关键词:“乒乓球”“运动损伤”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网站进行搜索,寻找与选题相关的文献,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寻找前人的思想灵感,通过对灵感的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分析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特征,为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1.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乒乓球专业19级、20级在校生,目前该专业共有学生256人,专业课教师3人。累计发放纸质问卷150份,回收纸质问卷146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143份,问卷有效率95.33%.调查内容为运动损伤的时间,性质,部位、原因等。

3.统计法

笔者通过己算,将每一题的选项画“正”字计算下来,累加得到最终选择的结果,将问卷得到的全部数据具体分类统计,输入数字,使用Eccel表格计算出百分比。

三、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现状

(一)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基本情况的分析

身高在160CM以下的有9人,160CM-170CM的有44人,170CM-180CM的占比39.21%。一米八零到一米九零的占比是8.9%。一米九零以上的有七人,占比4.8%,比例比较平均。体重分布50KG以下的有12人,占比8.4%;50KG-60KG的有43人,占比30.1%;60KG-70KG的有47人,占比32.9%;70KG-80KG的有28人,占比19.2%;80KG-90KG的有9人,占比6.2%;90KG以上的有4人,占比2.8%。

在被调查的143人中,男生有76人,占比53.1;女生有67人,占比46.9%。相对而言男生较多,女生较少。

(二)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特征的分析

被调查者运动损伤的时间最多的是在运动中,有98人,占比68.5%,其次是运动后有35人,占比24.5%。在拉伸的时候有25人曾经产生过运动损伤,占比17.5%。热身的时候,有24人曾经遭受过运动损伤,占比16.8%。有1人曾经在运动前扭伤过脚踝。占比0.7%。

被调查者的运动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有112选择,占比78.3%。选择中度的有12人,占比8.4%。重度的有1人,占比0.7%。都有过的,有8人,占比5.6%。被调查者运动损伤的性质,主要为急性,占比74.1%,有106人选择。该校有24人选择有慢性的运动损伤,占比16.8%。还有13人选择了急性慢性均有过。

四、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的归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方面的归因分析

所有维度中最高的是强度不足,统计的数量为78人,占54.5%。力量素质是所有身体素质的基础,也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这是因为力量素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控制能力,并增加每个关节的稳定性,从而使人体的疲劳发生较晚,从而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战术。另一方面,力量素质可以大大减少运动伤害的可能性。另外,乒乓球的发展和改革将乒乓球变成了大球,比赛的回合数增加了,这需要更大的力量。

(二)心理认知因素方面的归因分析

在所有方面中,学生选择最高的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占3/4左右。统计数字是107人,占74.8%。无论是在社交生活中还是在体育锻炼活动中,缺乏自我保护都是当今许多大学生普遍的问题。这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养成的不良习惯。相当多的乒乓球专业大学生希望变得更好,更快。他们在忽略自我保护的同时学习技能和战术,缺少自我保护是造成运动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通过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不准确,并且不能有效地放松和恢复身体疲劳并最终适得其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作为未来的乒乓球老师或乒乓球社交运动教练,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必须具有强大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一些运动损伤的知识。

(三)练习因素方面的归因分析

首在所有维度中,最高的是运动量很大,统计数字是102,占71.3%。过度的运动负荷主要表现在乒乓球的练习和训练时间上。由于乒乓球专业的大学生选择乒乓球作为他们的特殊项目,他们不可避免地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练习乒乓球。乒乓球的学习和训练时间逐渐增加,并且不断重复一项或多项动作。同时,随着乒乓球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在乒乓球比赛体系中,力量因素对胜利的贡献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使体育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容易疲劳,而且还导致了运动能力下降的同时身体机能的降低。

四、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充分而有效的准备活动

热身活动是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改善机体的代谢水平,提高体温和机体的代谢能力,克服惯性并充分动员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部器官。在训练和比赛的早期阶段,同时进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在准备活动时,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在脆弱部位进行适当的低强度锻炼,以提高肌肉温度。必须小心准备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害。热身活动的时间通常为20到30分钟,适合感觉身体发热并过滤掉微汗。在热身活动结束与正式训练和比赛之间应该有足够的间隔,一般为1至4分钟为宜。值得注意的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外界温度较低时,应适当增加热身活动的时间,以使身体充分活动并进入最佳状态,以避免运动伤害。

(二)技术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

在乒乓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在训练强度,训练效果和比赛表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教练和运动员主要专注于提高乒乓球特定的技术技能,而客观上忽略了体能锻炼。由于青少年的骨化过程尚未完全发展,有机物和水的比例高于成人,骨骼的长度迅速增长,肌肉的生长较慢,关节囊和韧带较弱。这很容易在训练和比赛中造成伤害。因此,从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角度出发,应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训练。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应充分发展所有体能,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功能和素质得到全面改善,没有明显的弱点。体能训练也必须有针对性。

(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

因为运动员参加不同的运动,所以他们需要掌握不同的技术动作。合理的运动技巧符合项目法的要求,并可以产生良好的运动效果。乒乓球是一项基于技能的体育赛事,具有网际对抗性。正确的技术动作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成绩并赢得比赛,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运动模式,以防止运动员遭受运动伤害。如果不及时纠正运动员训练中不合理的技术动作,他们会形成错误的动态刻板印象,错误的动作不符合人体特征,长时间的练习会导致受伤。

(四)重视训练和赛后的拉伸放松

年轻运动员在比赛和强化训练后容易疲劳。此时,应注意身体机能的恢复,必要时可适当减少训练量,以避免运动性疲劳的累积。面对训练引起的疲劳,我们可以采取伸展运动的方式来缓解疲劳。牵引的作用是改变肌肉膜的张力并增加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消除训练和比赛后乳酸在体内的蓄积,并达到迅速消除疲劳的目的。在训练和比赛之后,运动员可以使用静态拉伸方法来放松和恢复身体。训练后,运动员可以成对进行被动式牵引练习。一名运动员向另一名运动员施加外力以放松各个部位的关节并伸展至该运动员的最大可忍受长度,从而减轻了肌肉纤维的附着力。肌肉完全放松。

五、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体育锻炼中乒乓球项目的运动损伤情况,提出了充分而有效的准备活动、技术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重视训练和赛后的拉伸放松五点合理化建议。

本文旨在阐明安徽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本科生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为该群体今后从事乒乓球教学提供教学参考,同时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其发生。

参考文献

[1]须晓东,刘守暇,周映春.江苏高校高水平乒乓球学生运动损伤周期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1):11-14.

[2]亓圣华,李繁荣,庄明谦.乒乓球运动训练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及预防[J].山东体育科技,2002,(04):37-39.

[3]张伟峰.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肩关节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48-50.

[4]张秋芬.少儿乒乓球训练中的运动损伤与防治[J]湖北体育科技,2006,(01)37-39.

[5]刘欣华,刘旭华,吴文侃.对乒乓球运动员膝、踝关节运动损伤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09):687-689.

作者简介;夏文杰1998.9.男 安徽宿州 汉族  本科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Tencent Files\476078349\FileRecv\亳州学院校徽.jp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研究

系  (院)                体育系             

专    业                 运动康复            

学生姓名                 夏文杰              

学    号                1920932220           

年    级                 大四                

指导教师                 杨军霞              

职    称                 讲师                

亳州学院教务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