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

徐杰1 ,李海宝2  ,赵静静3

莱西市建筑工程质量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600

莱西市建设工程和人防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600

青岛圣安建筑材料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6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条例文件,对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矛盾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避免某个环节出现漏洞后对工程整体的影响。质量监管有利于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它可以推动施工技术的协调管控,确保技术的有效性,根据技术的合理应用进行整体的强化。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中,有关部门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责和作用,对相关的标准文件进行整合,获取其中的重要信息,通过不同阶段的质量检查工作保证它的有效性,有关人员可以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围绕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点;发展方向

引言

施工监管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在国内,并将其应用于施工项目的每一步,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监控。通过对各施工环节的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工,从而促进了监管企业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倘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地剖析,能够发现,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工作关系到工程最终质量,同时也是开展工程项目的基础内容。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确保自身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一个提升。这需要依照实际情况对现场的资源利用进行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支出的同时,还要缩短施工所要花费的时间,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满足相关标准。此外,施工单位在进行质量管控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我国相关部门所推出的管理标准严格遵守,以此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能够得到提升,用户的生命健康安全不会受到威胁与影响。作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且有着时代性的社会应用价值。

2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要点

2.1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管

设计阶段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项目的后续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它是施工技术应用的依据,能指导现场施工工作的完成。在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督中,工作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在勘察设计阶段对可行性分析进行质量监督。该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结合现场勘察和各方面的数据,保证项目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工作人员需要保证项目的秩序,这就需要现场监督。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业务,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处理细节的基础上最初的审查程序,确定关键位置的测量的一致性,并检查检验报告,及时发现漏洞和误解。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包括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整理等,工作人员需要阶段性地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确保图纸中的设计图纸的合理性、是否满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数据的调研和资料的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尽量保证设计图纸的有效性,并与实际建筑环境进行对比,避免设计变更等问题。同时,在设计阶段,质量监理人员需要对方案进行审核,以确保项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设计深度是否满足项目的实际需要。

2.2明确监管单位对施工技术的主要职责

监理部门应当结合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明确监管工作的目标与职责,最大限度规避建筑工程实施期间的质量问题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由于建筑工程实施期间涉及的施工技术总的较多,施工标准复杂,还需要在监管期间落实施工管理工作的主体职责,接着发现施工技术运营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制定出专项可行解决对策。

2.3做好建材质量监管

建筑材料的质量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位合格的施工监督管理人才,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在材料使用之前进行监督检查,杜绝不符合要求的物料,保证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由于在建筑施工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因此,施工单位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把关工作,从根本上保障项目建设质量。

2.4提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操作能力与职业素养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后续管理的有序开展,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施工工作,提高各级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因此,施工企业在聘用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之前,一定要严格检查人员的资质和技能。要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都是经过认证才能工作的。同时,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或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原则和相关要求,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行为。其次,建筑企业可以积极鼓励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职业技能教育活动和技术培训活动,并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区域划分,针对不同的施工区域制定不同的安全施工标准和具体操作方案,施工人员必须合理使用各种施工设备和相关工具。最后,施工企业可以邀请第三方团队或其他监理单位参与,并逐步调整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监督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工作流程,提供全面保障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监督和管理。

3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发展方向

3.1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通常是通过人员现场监督的方式来记录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员工的需求较高,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建设,它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的监管模式可能会导致不同方面的漏洞,在这种情况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将重点放在多元化发展的质量监管上,对他们应用不同的理念,改变人们的监管观念,除了完善的监管体系外,还应该加强全体员工的监督意识,工作落实到实际的建设,结合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采用不同的自我管理方式方法,以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从源。另一方面,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被动监管,通过不同的监管方式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汇报和处理问题。

3.2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而言,信息化建设是指将工作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劳动投入。首先,BIM技术可以应用于质量监督,它具有可视化和仿真的特点。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对现场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收集,从而建立三维模型。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跟踪管理,及时处理问题。另外,可以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质量监督中,通过应用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对建设项目本身造成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发挥的作用也愈发突出。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筑工程企业要从质量监管意识、施工材料、质量监管方案以及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出发,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效率。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企业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监管系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质量监管,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凯.新形势下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方法分析[J].农家参谋,2020(07):101,109.

[2]沈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10):183-184.

[3]友菲解.浅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J].建筑技术研究,2020,3(2):68.

[4]董柳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