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浅析人工种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谢英

 松潘县林业和草原局 四川 阿坝  6233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人们也以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作为了代价,意识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带来的毁灭性打击。通过人工种草的方式国内草地资源短缺的情况得到了初步的改善。本文主要是分析的人工种草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希望能够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人工种草;生态环境保护;作用价值

上世纪末期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此次洪涝灾害对于长江全流域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通过灾害后的反思发现,导致洪涝灾害,危害巨大的原因集中在该流域森林面积以及草地建设管理滞后等问题。该地区地处于三峡库区的中心地带,由于位置较为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周边的自然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相对来说较为落后,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开展区域。而面对着高达42万平方公顷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各级工作人员也对人工种草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价值引起了重视。草地资源占据地球陆地面积的52.17%,是发展畜牧行业以及天然食品的重要基础,不仅能够为畜牧行业提供肥料,同时还是重要的副业原料,对于推动国家粮食经济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因此,通过大面积人工种草的方式来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也成为了我国生态保护工作中的重要过程部分。

一、人工种草防风固沙的作用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南北方地区气候条件以及地形条件差异性巨大。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存在大量的沙漠和黄土,新疆、甘肃、内蒙和青海地区草地沙漠化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北方地区草地沙漠化的面积已经将近7850平方公顷,并且以每年170万平方公顷的速度持续递增。这一可怕的数据,也让人们对于沙漠的治理引起了重视。人工种草是解决国家土地沙化的有效方式,人工种植的草苗生长速度极快,能够在短期内快速覆盖沙化范围,对于地表土层具有强大的抓取力和凝固力,对于沙漠治理具有有效的作用价值。通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种植黑麦草、牛尾草以及紫花苜蓿等草苗植物,可以在盐水灌溉的作用下,在短期内保障这些植物快速覆盖。除此之外,想要在沙漠地区种植树木也需要首先进行人工种草,通过草苗将松散的沙地固结起来才能保证树木的茁壮成长。例如,我国的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就采用了沙蒿和沙拐枣草树结合种植的方式稳固了该地区松散的沙土,得到了初步的沙化土地治理成效。

二、人工种草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多年来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仅仅在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4亿吨,而大量的泥沙进入到河道内部,不仅会在河道内部淤积,同时还会导致流域面积内表层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每一公斤的红色黏土被流失后,将会带走310毫克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而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内每公顷的落魄地,每年所流失的表层土壤多达一千吨,直接定期损失高达324元[1]。要知道想要从原本的土地转变为一英寸厚度的农用工作土地需要经历500年的时间。而水土流失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易的带走表层土壤和其中的养分,因此这里的水土流失也是我国三峡库区面临的重大难题,而这里的农田水土的基础就是要恢复该地区的植被。通过在该地区进行人工种草,两年内,通过草地拦截的地表土壤高达54%,能够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量内部的含沙量。这也证明,通过人工种植草地的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是极高的,这种能力甚至超过了林地和灌木丛的水土流失控制能力。通过实验证明,在同样的降雨冲刷条件下,草地的冲刷含沙量只有庄稼地表径流量含沙量的2.4%,而通过种植不同的植物,每年的表层土壤流失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性。通过研究发现,种植皇竹草两个月后,草地的平均根系长度能够达到108厘米,有效地保护了三峡库区流域周边的表层土壤[2]

三、人工种草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随着工业的持续性发展以及农业种植过程中对于肥料的大面积应用,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二氧化硫和硝酸物质浓度持续增高,臭氧层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家,而在过去的120年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气温每年增加零五摄氏度,海水面积也会上涨14厘米。而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并转变为氧气供人类和动物呼吸,能够有效地保护臭氧层。每公顷的人工草地可以在一年内可以吸收900千克的二氧化碳,同时还能够释放600千克的氧气。由此可见,人工草地对于调节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价值。如果地球上不存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补充氧气,那么未来的500年内地球上存在的氧气就可能被消耗殆尽。除此之外,植物还能够有效地吸收直射的阳光和紫外线,起到降低辐射保持土壤中水分的目的,能够极大地缓解土壤中水分蒸发的速度,从而调节局部地区的温度和湿度。通过研究证明,种植草地的地表面积在夏季时间相比于裸土地来说,气温要低3摄氏度到6摄氏度左右,而在冬季时节,种植草地的区域比裸土地的气温要高出4摄氏度到65摄氏度左右,同时种植草地区域的湿度也比裸土地的湿度要高

[3]

四、人工种草具有净化水域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通过人工草地的种植净化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是未来极有前景的一种研究项目。通过数据证明,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绿化草地中,通过绿化草地的过滤,其中蕴含的细菌能够减少一半,而水流经过草地流入水库后,内部所含有的大肠杆菌基本消失殆尽。例如,一公顷的水葫芦在四天之内就可以从流过的污水中吸收1.13千克的汞,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水中各类型金属元素。除此之外,一定宽度的人工种植草地,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例如常见的机场和工厂就需要进行绿化种草达到降噪隔音的目的[4]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种草的目标不仅是单纯地促进国家畜牧业的发展,还具有多种生态保护以及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更应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保护工作,有效地缓解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推动国家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方方.浅谈西藏开展人工种草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J].西藏科技,2019,05:13-15.

[2]曲广鹏.西藏人工种草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19,41(02):53-55.

[3]王锐,李希来,张静,等.高寒矿区人工种草对露天排土场渣山表层基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9,27(04):938-948.

[4]王玥,王燕,曹秉帅.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研究——以巴林右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81-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