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无人机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王乾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然资源调查与登记中心,天津 300456

摘要:在当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关键优势极为突出,有必要研究分析其利用模式与优化路径,以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实效。下文介绍了无人机摄影测量的系统组成,分析了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优势,分别从应用遥感成像预测数据变化等方面,探讨了无人机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无人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应用方法

引言:

随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要求的不断提高,无人机摄影测量得到广泛推广及应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立足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客观实际需求,精准把握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关键步骤与方法,全面有效获取土地利用数据信息。

1无人机摄影测量的系统组成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监测分析土地利用状态的重要过程,是充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能的关键载体,只有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测绘技术方法,才能从更加宽广的视野审视与把握土地利用现状,为调整改进土地利用路径提供可靠参考。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方法具有关键价值作用,可高效准确地获得大比例尺基础图形,充分满足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各项业务需求。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主要由飞行控制系统、地面站系统和航拍摄像系统等部分构成,不同的构成部分所发挥起到的测量作用各不相同,在适用性等方面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共同协调完成测量航拍目标任务。长期以来,随着无人机摄影测量环境的变化,其系统构成更加清晰明确,且可配置更加精密化的摄影测量仪器,以更加便捷有序地进行低空飞行,开展相应的数字航空摄影任务。根据相关技术要求,无人机摄影测量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局限性较小,并可修改航线规划等,有效设定飞行航线、姿态及航向等参数[1]

2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优势

2.1满足复杂地形测绘要求

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无人机航摄技术可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线,通过校核优化其所搭载的相机参数,有序开展测绘测量,连续地获取地形数据信息,为土地利用现状提供有力支撑。与传统测绘技术方法相比,无人机航摄技术的可覆盖范围更广、灵活性更强、经济成本更低,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更加适用于新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在无人机航摄技术支持下,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数据信息的可靠性更强,更具参考价值,符合高要求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要求。

2.2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通过运用先进数码航摄仪器设备,无人机航摄技术的成像功能更加强大,在测绘数据信息获取与加工分析方面的稳定性更为突出,可快速生成基于多样化地形信息的三维立体影像。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支持下,无人机航摄技术可全面直观地勘察和校正地形地理信息,并对目标测绘区域内获取到的图像进行色彩还原或放大缩小等操作,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过程更具高效性,为生成土地利用现状测绘结果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保障[2]

2.3有效解决了测绘实效性问题

在传统测绘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解决实效性问题,向来都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予以重点考量的问题。通过运用无人机航摄技术,其可有效缩短地形测绘时间跨度,可随时随地进行地形拍摄,获取土地现状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递给技术人员,使各项数据信息与实际更加吻合。同时,无人机航摄技术所获取到的地形地貌信息是数字影像图,其宏观性特点更加突出,可准确呈现目标测绘区域内的道路、桥梁沟渠等信息,解决了实效性问题。

3无人机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路径

3.1应用遥感成像预测数据变化

在新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无人机航摄技术可全面运用遥感成像方法对数据变化状况进行精准预测,通过分析研判相对清晰的图片成像,对土地利用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比对分析,随时掌握土地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可在数字模拟遥感影像技术的支持下,获取源头原始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其变化特点与未来趋向进行仿真模拟,实现可视化的预测效果。同时,可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目标区域内的数据资源,实现测绘数据的云端存储与管理,减少测绘数据传输延迟,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更加全面准确。遥感成像预测方法还可对信息进行主动更新,展现出更强的系统性测绘特点[3]

3.2应用信息化数据库

信息化数据库的问世与实践运用,为无人机航摄技术的数据分析与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传统数据管理模式下难以完成的目标任务更具可操作性。因此,技术人员可立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客观实际需求,充分有效运用信息化数据库,重点解决土地基础数据的动态化管理问题,避免基础数据处理不及时、测绘数据分析针对性不足等难点问题。在信息化数据库的支持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可形成基于测绘数据流的反馈机制,并在满足特定前置条件的基础上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有利于全面理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各个环节与步骤,提升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的采集效率。

3.3深度地质层测绘

与普通形式下的遥感影像系统相比,无人机航摄的数据传输及成像过程更加稳定,可有效排除多类型外界影响因素的干扰,并实现与互联网信息数据之间的关联,使土地测绘信息效率更高,完成更高质量的深度地质层测绘。在运动目标识别方面,无人机航摄技术可采用到的智能化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相邻帧差法、背景减法和光流法等,这些不同的技术方法在操作标准、过程控制与预期效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求,予以灵活选择。借助于传感器电磁波辐射作用,无人机航摄可充分利用其反射特性进行循序探测,有针对性地目标区域进行全部测绘或局部测绘,以高效辨认土地类别。

3.4土地调查规划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摄技术可显著提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科学性。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目标测绘区域的客观实际,综合设定无人机的飞行路线与航向等基础条件,然后使其按照特定路径进行信息采集。通过严格执行无人机的飞行设计方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覆盖领域将得以拓宽,更能够快速准确获取数据信息。同时,技术人员可对无人机航行轨迹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强化摄影信息的覆盖度及重叠度,充分确保摄影图像信息的清晰度和协调性,并按要求落实数据验证及嵌合处理。在测绘数据处理基础上,无人机航摄技术可形成具有电子化特征的成果资料,且具有共享性和通用性,方便进行合理存储[4]

结 语

总之,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关键优势决定了其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地位。因此,技术人员应宏观审视当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客观需求,细化完善无人机摄影测量的规则方法,提高技术人员实操技能,精准快速有效处理摄影测量的数据信息,充分彰显其在实践领域中的多方面价值作用,为全面优化提升现代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效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孝成,赵紫阳,周志跃,等.CORS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结合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重庆市江津区燕坝村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1(1):82-85.

[2]于堃,单捷,王志明,等.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小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学报,2019(4):853-859.

[3]段德声,钟非非.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区域土地利用动态监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38):239.

[4]杨存建,李何超,李晓,等.基于多旋翼大疆无人机的土地利用正射遥感影像的快速获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3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