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在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GPS-RTK在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

田明一

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

摘要:在现代道路桥梁施工中,测量放样的关键地位不言而喻,如何有效运用GPS-RTK技术全面提升测量放样的整体效果,成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GPS-RTK技术的原理,分析了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GPS-RTK技术的多方面优势,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测量控制、绘制大比例地形图以及道路初勘测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GPS-RTK在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GPS-RTK;道桥施工;测量放样;应用方法

引言:

随着现代道路桥梁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GPS-RTK技术的应用同样面临着崭新局面。当前形势下,有必要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客观实际出发,细化完善技术的应用流程与规则,强化GPS-RTK技术应用的过程控制,不断提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实效性。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GPS-RTK技术简述

道路桥梁工程是现代经济社会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改进优化道路交通条件,密切区域性经济贸易往来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充分做好道路桥梁工程规划建设,应首先做好工程测量放样,为后续各项施工环节的顺利有序推进提供基础数据参考。GPS-RTK技术充分整合了全球定位系统和动态定位系统的双重优势,可通过控制点动态监测目标区域与对象的地理位置信息,生成高精度的立体三维图。在现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GPS-RTK技术的关键优势极为突出,其突破了传统测量放样技术方法在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可完成特定环境下的长线程测量任务,具有高效、精准、快速等优势特点,有助于全面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现代化发展需求。GPS-RTK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为该行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崭新活力,推动着道桥工程建设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在GPS-RTK技术的支持作用下,道路桥梁施工可全面获取有价值的空间位置信息,为道桥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性依据,有效解决施工规划等方面的难点问题。

2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GPS-RTK技术优势

2.1操作简单,测量效率高

GPS-RTK技术配置了先进灵活的自动化测量装置,可在简单操作控制的基础上完成施工测量放样工作,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技术条件下的诸多不必要环节,降低了工程测量难度,提高了工程测量效率。在GPS-RTK技术应用中,应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特点,按照特定流程架设基站和流动站,并对相关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连接,在校核设定相关测量技术参数的同时,实现卫星信号连接,测量目标范围内的空间数据信息,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1]

2.2测站间无需通视

GPS-RTK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有效运用,突破了传统固化测量技术环境下时间要素与空间要素的束缚与制约,对通视条件的要求大大降低,可以无线电电波信号为载体实现测量数据信息交互,实现测站与测站之间、测点与测点之间的相互通视,完成高效率、高准确度的测量数据传输,使工程测量中信息采集与放样工作的灵活性更强。为保证GPS-RTK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应在架设测站时对外界干扰因素进行识别,远离高压输电线路或通信信号塔等。

2.3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得益于自动化的技术优势,GPS-RTK技术可准确采集与道路桥梁工程相关的空间位置信息,并将其记录下来,充分确保了测量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微电子技术的辅助作用下,GPS-RTK技术可避免人为主观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测量数据获取、记录与读取等误差,且避免了风吹晃动、光线折射等外界因素的潜在影响,屏蔽了诸多干扰条件约束,无论是在地形恶劣条件下,还是在相对开阔的区域,GPS-RTK技术均可确保测量精确度[2]

3 GPS-RTK在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

3.1测量控制

在测量控制中,GPS-RTK技术可利用包括全站仪和水准仪等在内的仪器设备,对测量放样中的各项关键位置进行校核,准确获取测量控制的预期效果。通常情况下,GPS-RTK技术在道桥施工测量放样中的应用属于静态测量控制范畴,可迅速收集控制点数据,其数据获取的连续性较强,所采集到的测量数据精度得以保障,并有效降低了测量工作量。在测量控制中,应根据道路桥梁施工环境与技术需求,设定完善可行的GPS-RTK技术应用规则方法,为具体测量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靠依据,避免测量控制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充分确保定位精确,数据处理准确[3]

3.2绘制大比例地形图

在传统测量技术方法下,大比例地形图的绘制需要首先建立测图控制网络,然后对各个细分区域进行测量,并形成特定比例的地形图,且道路桥梁施工测量放样更多情况下需要从带状地形图的绘制入手,测量过程不仅具有较大难度,而且工作效率无法得以保障。在GPS-RTK技术应用中,则可将基准站点设置在特定半径范围内的目标区域中,通过优化首级控制点与次级控制点之间的匹配关系,有效采集局部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特定传输通道传向计算机平台,在绘图软件的支持下形成基于局部点坐标的地形图,有助于克服道路桥梁施工工期紧张等难点。

3.3道路初步勘测

在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中,如何通过GPS-RTK技术快速准确地对工程进行初步勘测,全面精准掌握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特点,向来都是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在GPS-RTK技术应用中,道路桥梁初步勘测难度系数得以降低,可根据勘测设计规范,高效准确地进行全过程勘测。在此过程中,应注重运用RTK接收机对原有路线数据的采集,在道路两侧遇到标志物后便进行定位标识。在此基础上,将提前标识好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路径传输到计算机平台,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选择最为理想的线路,形成道路桥梁初步勘测成果。

3.4测设道路中线

道路桥梁测量放样中道路中线的测设效果关系到工程实施的整体效果。在此环节,GPS-RTK技术可快速采集道路中线数据信息,并通过软件平台将其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进而自动生成测量放样的具体点位。为有效防范道路中线测设的累积误差,技术人员应及时比对分析道路中线测设目标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偏差,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相关技术规范,及时予以纠偏处理,最大限度上对测量精度进行约束。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GPS-RTK技术的各项操作控制要求,强化对测设过程的管控优化,确保精度误差限定在技术允许范围内[4]

3.5道路纵横断面放样

在确定道路桥梁工程中线的基础上,可得到一组中线桩点数据,运用计算机软件对道路纵断面信息和横断面信息进行计算后,可得到其具体坐标数据。其中,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具有不同的精度要求,应结合GPS-RTK技术的应用环境予以有效控制,并对存在明显缺陷的数据进行重新测量,不仅可提高测量数据准确性,改进测量工作效率,而且还可减少不必要的测量放样失误。强化对GPS-RTK技术纵断面放样中的过程控制,按照精度要求使放样结果最优化,并避免操作不当或测量控制不足而导致的技术性偏差。

4结语

综上所述,GPS-RTK技术的关键价值优势决定了其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地位。因此,技术人员应密切分析道路桥梁施工在测量放样方面的多样化现实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GPS-RTK技术应用规则,细化GPS-RTK技术的应用流程,充分提高相关测量技术人员的专业实操技能,有效处理各类测量数据信息,为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放样整体实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伟锋,黄群开.小议GPS-RTK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电子版),2020(6):300-302.

[2]姚龙龙.常规RTK和GPS网络RTK流动站单杆倾斜随机误差特性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3):68-72.

[3]王佳卿,史晓忠,储友兵.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在山地道路测量中的应用浅谈[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0):34-36.

[4]刘瑞,王政梅.GPS-RTK技术在公路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公路工程(下旬刊),2019,44(3):27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