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草原畜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与分析

古丽江·恰开尔

新疆昌吉州昌吉市自然资源局(草原站)    831100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些破坏,所以说生态平衡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随着生态状况的不断变化,生态环境是否和谐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从草原畜牧和生态环境平衡的保护,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确保草原环境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平衡的稳定性。

关键词:草原畜牧;生态环境平衡;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草原的生态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危害,虽然说现在的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水平,但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维持生态平衡,确保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一方面拥有一个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非常积极的影响,只有牲畜处于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之中,牲畜才能够更好地发育成长,畜牧业也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利益,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已经被人类破坏,目前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的,所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缓解自然环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天灾的影响。因为较为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畜牧业的发展都有着很多的作用,所以说加大草原环境的建设,践行草原环境管理的制度,建设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来说十分重要。良好的草原环境是提高畜牧业收入的前提,也是人类环境得到改善的必要条件[1]

2草原畜牧业和草原环境保护的现状

2.1草场面积的减少

由于畜牧业处于一个过度发展的阶段,而且人们对于草原环境的保护缺乏一定的重视,所以导致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的实施力度不大。资金方面的融资不足,也就导致了没有办法及时有效地控制草场面积减少的速度。而且在草场面积急速减少的背景下,草原的草地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杂草的数量增多了,牧草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对于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且,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也加大了牧草的需求量,进一步的造成了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矛盾逐渐加大的事实[2]

2.2草地的利用不合理

在一些本该停止喂食的阶段,一部分牧场还是会选择继续让牲畜啃食牧草,这也就使牧场内的幼苗受到了影响,而且长期不合理的喂养,会导致牧场内的营养快速的流失。因为牧草休养的时间不够,没有办法从阳光转化更多的营养物质,也就影响了牧草的生长,所以牧草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有一个十分快速的下降。这虽然是一种能够满足牲畜需求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内满足需求,会对下次的喂养产生一定的影响[3]。而且不合理的使用牧场也会对以后的畜牧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导致畜牧业的收益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草原生态环境也不再是一个平衡的状态。

2.3草原超载现象

草原属于一种有限资源,它的承载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在放牧的时候不加以规划的话,草原的生态平衡就会受到影响。然而畜牧业目前来说收益的增加主要是通过过度放牧来解决的,也就加大了草场的退化。

3保护生态环境有效的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

草原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这样就会导致一些破坏行为的存在。所以,如果想要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现有的理念。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这是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相关部门严格的开展宣传工作,让更多人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要对草场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在相关区域召开讲座和各种宣传活动,通过以上方式来提高人类的环保观念[4]

3.2科学地规划建设草原生态平衡

科学地建设草原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草原的生态环境,就是将这二者进行平衡的发展。因此应该严格地执行提出的一系列原则,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力度,提高措施的科学性和实际性,而且还要与当地的情形进行结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有机结合。

3.3加大草原保护的投入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的体系制度,健全相关的保护程序,缓解草原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可以先从畜牧方式来进行改变,应该创新一些较为科学严谨的技术,推广一些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饲养方法,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草场喂养的压力。如果说地区养殖户的牲畜数量超过了这片区域的承受能力,那么就需要根据相关的制度规则来进行牲畜数量方面的控制,更好的维持畜牧业和草原生态平衡的稳定。在这基础之上,还应该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相关的建设部门要对相应的草场进行一定的监测,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理[5]。此外还需要相关人员有一个较为夯实的技术水平,拥有一些理论基础,在意识方面也应该有一定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使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中去,从而有效地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一个合理的检测和保护。

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介绍可以得知,目前畜牧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喂养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草原生态平衡,导致了草场面积的进一步减退。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草原生态平衡破坏和牧草再生能力减退的问题,相关人员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环境的保护力度,才能在根本上达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不影响环境的同时获得收益。

参考文献:

[1] 杨海荣,杨在荣,贾雨川. 关于草原畜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与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07):22.

[2] 萨仁高娃. 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机制 促进林草体制机制融合发展[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02):156-157.

[3] 李成保. 新时期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2020,16(04):20.

[4] 宁忠山. 新疆巴里坤县草原畜牧业发展分析[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07):191-192.

[5] 乌日罕. 草原畜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0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