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纠治“四风”问题的几点思考--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树立新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关于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纠治“四风”问题的几点思考--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树立新风

辛洋

内蒙古电力公司纪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劈波斩浪、一往无前。近年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重拳打击下,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四风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需要常抓不懈、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一、当前国有企业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纪律和规矩意识有待加强。有些党员干部受传统思维影响,对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作风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作风问题是小问题,思想上麻痹大意,放松了警惕性,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一些干部学习意识不够强,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存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问题,服务意识不够强,存在对职工身边发生的事情关心少的问题。个别单位搞走口不走心、照本宣科、重形不重实的理论学习,更有甚者学习心得体会照搬照抄,应付检查,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两张皮。一些单位不注重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警示教育针对性不强,对基层的微腐败问题关注的少,导致个别基层干部、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纪律规矩意识淡薄。

二是责任传导层层递减、责任落实打折扣。个别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传导压力层层衰减的问题,抓作风建设先紧后松、上紧下松、外紧内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单位在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还停留在学习文件,以会议来落实文件的情况,压力传递层层衰减、层层打折扣。部分单位在落实上级的有关要求时,常常显得办法简单、举措单一,习惯性的用旧办法解决新问题,不能把工作做细做实,需要上级反复部署,反复强调,不停的推着往前走,自己不主动不上心,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执行力都需亟待提高。

三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极大。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相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更加隐蔽,但危害性不小。如别党员干部习惯于照搬照抄,不善于调查研究、深入思考,不论什么政策都搞上下一般粗;个别干部存在侥幸心理和松劲心理,为避免出风头习惯仿照别人做,不考虑实际情况。有的单位注重表面工程,看似忙忙碌碌,实际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隐蔽性强,不易监督,但是危害性极强,一旦发展蔓延,必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破坏国有企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四是举一反三做的不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存在滞后。一方面一些单位的监督工作停留在治标的层面,发现问题一查了之、一处了之,不落实整改、不跟踪问效,不善于挖掘问题背后的成因,没有在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效能方面主动作为。另一方面各单位在以案促改工作方面,落实不够扎实,举措不够有力,在做好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方面还没有深入推动落实,没有形成上下贯通、一体联动、共同发力,在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上查漏补缺的工作局面。

五是客观上四风问题的顽固性需要长期抓下去。近年来各地通报的案件来看,虽然四风问题已得到有效遏制,但从个案上看,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时有发生,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从往往是从藏在一顿饭、一瓶酒、一张卡里的四风问题开始,经年累月逐步由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礼金发展成违法犯罪问题。不难看出,四风时常有一些新表现,如不吃公款吃老板、私车公养等,这些问题看似新动向,实则老问题,不正之风的老问题与新表现交织并存,稍有松动,就可能反弹回潮。

二、成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深度存在不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待四风问题仍然趋于表面,没有从政治高度认清现实危害,满足于一般性部署、泛泛地抓;有的领导干部习惯跳出自身谈整治,只要求下级查摆整改,但对于自己却放任自流;有的干部认为纠正四风一阵风,在执行过程中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千方百计搞变通

二是监督检查的难度日益加大。十八大以来,随着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监督检查的制度化常态化,使得重拳之下的四风问题出现了新表现和新特征,改头换面的四风问题更加隐蔽、更难发现与此同时被监督对象规避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也不断提高致使纪检监察机构发现问题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监督手段亟待提升。

三是健全制度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各单位存在制度不健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台的制度很多,但细化不具体、不系统、不配套,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更甚者,明明知道有制度规定,却想方设法钻制度的空子,导致“破窗效应”。

四是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没有跟上。一方面的监督工作停留在治标的层面,发现问题一查了之、一处了之,不落实整改、不跟踪问效,不善于挖掘问题背后的成因,没有在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效能方面主动作为。另一方面在以案促改工作方面,落实不够扎实,举措不够有力,监督执纪的后半篇文章方面还没有深入推动落实,没有形成上下贯通、一体联动、共同发力,在制度建设、体制机制上查漏补缺的工作局面。

三、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思想建设。作风问题本质上是思想问题、党性问题。要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对四风问题的警惕性。要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与党史教育结合起来,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根基。注重分类分层开展警示教育,引导警示教育工作向基层延伸,鼓励各级党组织用身边事”“身边案教育身边人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解决四风问题的主体责任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同志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挥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通过层层压实主体责任,认真查摆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突出问题和成因,拿出见人见事的过硬措施,一步一步地扎实整改。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督促其强化监管、健全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三是强化执纪问责。四风新表现纳入巡察和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紧盯重要节点,发挥党风廉政协调机制多部门联动发挥功能,按照党委组织协调、部门单位自查自纠、纪检监督检查位一体工作机制,多维度开展明察暗访。综合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对反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线索,落实一案三查从严从快查处,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为、改作风。

四是深化专项治理。要突出工作重点,紧盯问题多、风险大、责任落实不力的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力求在解决纪律作风实际问题上取得突破。持续深入推进解决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整治工作,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紧密联系具体实际,要创新监督手段和方式,着力提高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注重源头治理,解决深层次问题,不断深化专项治理成果。

五是深化标本兼治。要从根本上源头上遏制住四风问题,就要在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作风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找准各级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特点,把握规律,健全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作落实的主动性、连续性和预见性,有效遏制不良作风的形成和蔓延。注重从源头上对症下药、综合施治,既坚持露头就打纠正错误行为,又查漏补缺,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