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陈莹,王岩,李平

中建二局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400000

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道路交通的重要性日益出,但同时也对其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在设计城市道路时,要更加人性化,在缓解交通拥堵、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服务品质,最大限度让人们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介绍了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定义和重要性,对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重点讲述了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理念;城市道路

引言

城市道路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之一,为确保城市道路设计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相符,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当以人为本,深入考量大众对城市道路的使用需求,增加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细节,提升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并以此从根本上推进当代城市建设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1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定义

人性化设计理念指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将人作为主体对象,真正站在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安全出行的可靠性,并以此为基础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出行的便利性。因此,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社会公众的视觉审美体验,使其从心理层面上获得充实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相比于传统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接受度更高,这也是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设计理念。

2传统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不足以及人性化设计的需求

2.1道路设计形式单一,设计思路固化

我国在道路设计方面尤其在针对城市的扩建、改造期间所实施的道路设计形式还相对较为单一。当前设计部门在对原有的道路进行改造建设时,应结合原有道路实际的宽度,参考道路周边的配套设施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在针对城市复杂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经过科学合理的调研以及分析计算。但是设计者是参考原有的线路作为基础来进行设计改造,从而导致现有的线路设计不合理,很难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除此之外,在对道路设计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理论,大部分道路设计者在城市公共交通设计过程中只是考虑了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却没有对其所具备的绿化功能进行审视,比如在对道路交通进行扩建的过程中,设计者选择拆除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虽然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但是却进一步减少了城市绿化面积,从而影响到城市环境的综合宜居水平。

2.2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需求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以及周围活动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例如交通、给排水、周围的景色以及附属设施的设置等。然而根据城市的发展现状,这些因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了。考虑到不同人群和车道的出行需求,并且还要确保安全性、美观性、科学性和便利性,设计人员要更加注重细节,在细节中体现出人性化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要点

3.1无障碍设计

目前,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存在一些问题:(1)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位置、宽度、颜色等设置不合理;(2)有盲道但不连续,遇到有障碍突然自动断开或避让;(3)交叉口盲道与道路衔接处无坡化,或坡化宽度不足;(4)坡道与过街人行横道线路的衔接出现错位;(5)几乎无过街盲道设计。以上问题影响了广大残疾人士对道路的正常使用。以下对盲道过街设计提出一些人性化建议。盲校、盲文图书馆等盲人集中区域周边的城市道路,应在人行横道的中间位置设置连续的盲道,并与人行道上的盲道衔接,盲道宜采用中黄色,人行横道中间的盲道材质应根据机动车荷载选择。人行横道两侧应设置缘石坡道,分隔带上公交车站与人行道连接处应设置缘石坡道,并施画人行道线,缘石坡道与车行道之间应平顺连接。缘石坡道范围内不应作为道路的排水低点,不应设置井盖,在道路路口纵断面设计和路口竖向设计时就得考虑进去。道路配套其他专业设置检查井时,尽量不与盲道冲突,确需占用的,应避免盲道绕行,并应采取双层井盖设计,盖板外观应与盲道铺装一致,人行道上的工程管线井盖外观宜与人行道铺装一致,宜为方形。

3.2基础设施的设计

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工作的重要构成,也要尝试把人性化理念和道路基础设施的设计过程相融合,确保基础设施运营过程中能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设计实践中,一定要明确顾上大市民为城市空间的主体,设计建设道路设施的宗旨是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故而,因把人文关怀设定成基础设施设计的核心理念,确保基础设施基础功能的有效性、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主观需求,确保他们在应用道路基础设施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比如:在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商业街周边,为给市民停车创造便利条件,可以建造空间较大的停车场,这是提升现代群体出行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安置休息座椅时也要尽可能结合高大乔木、花坛等绿化条件,尽可能为市民营造赏心悦目的休息环境,真正实现身心的全面放松。

3.3道路整体设计

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城市的整体面貌,并且清楚地知道城市道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规划的要求。其次要对道路的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要对道路的功能和周围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横、竖线进行设计,确保道路规划和城市的风格相互呼应,以免太过突兀。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设计人员可以采用高标准线与横、竖线相结合的方式,对道路的地形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整体规划,保证道路设计方案能够满足人性化的需求。

3.4在人行道设计中的应用

在人行道设计过程中应用人性化设计理念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公众通过马路的交通时长与道路宽度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目前部分城市存在的人行道施工质量差、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而设计师在人行道设计过程中也只注重各类装饰品的美感,并未充分考虑到将砖道铺设到人行道时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实际上社会公众在日常出行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路面的舒适度,因此在人行道设计过程中可将重心放在保证路面的平整度上,并且在雨天、雪天的恶劣气候条件下还需要考虑人行横道的防滑度,尽可能改善人行道的溅水现象和结冰情况。

3.6生活街区设计

生活街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尤其是繁华路段,不仅车流量大,人口的流量也非常复杂,需要设计人员进行更科学的规划。生活街区主要对停车位的需求量比较大,设计人员要引导和限制停车位与人们的出行距离,尽量扩大其和居住区的范围,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并且让人们有充足的活动范围。首先要限制过往车辆的速度,在交叉路口设置减速带,以免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其次设计人员可以将路段设计为曲折形,从而起到降低车速的作用,还可以在道路两旁种植一些景观树,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起到引导车流的作用。

结语

当今社会中,人们物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市内汽车数量逐年增长,其为人们出行创造便利条件及减少等车、坐车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下,社会公众高度重视城市道路的设计情况。将人性化理念和道路设计工作有机融合,在确保道路实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也使其舒适度、便捷性显著提升,为现代化城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于鹏,全波.高速铁路对不同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J].城市交通,2019,17(6):80-90,54

[2]徐寻.基于城市意向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武义县莹乡路为例[J].中国房地产业,2020(3):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