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践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究

许有富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岭门镇中心学校525435

摘要:从根本意义上说,双减政策就是从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转变成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传统的机械且大量的作业只会浪费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基于双减政策探究有效作业的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后作业,才能真正做到“践行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政策;作业设计;策略

通过研究和分析双减政策,发现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辅导这两个方面是该政策重点要求的内容,要求减轻这两个方面的负担,让学生的课下生活可以得到解放。放在小学数学这门课程上,从表面上来看,该政策是对学生有利的,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轻松,学生将会迎来属于他们的“春天”。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设计出更加高质量、更加精简少的数学作业,增加数学作业的吸引力,改善和提升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态度,让学生通过这些精而有效的数学作业而有所收获,以此来充分发挥出数学作业的真正教学价值。

一、双减政策的解读

双减政策提倡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不用再陷入到题海中,并且还需要整治校外的培训机构,真正解放学生的课下生活。通过解决这两个方面的负担,学生的学习负担将会得到有效减轻,这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更需要将该政策作为自身的作业设计指导理念,以其为基础,探索和设计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数学作业,合理把控数学课后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让学生乐于完成数学作业,最终促进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而形成更加扎实的数学知识储备。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数学作业形式过于单一

纵观我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情况,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设计书面形式上的数学作业,并不会尝试创新和改革这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形式过于单一,毫无吸引力,难以提起较大的兴趣,只是保持一种应付了事的数学作业态度。当学生形成了这种态度的时候,他们只是被动的完成数学作业,也不会主动理解和掌握到其中的数学知识,难以充分发挥出数学作业的真正价值。

(二)数学作业内容过于枯燥

虽然说,小学数学教材是教师设计数学作业的重要资源,但并不是唯一资源。很多教师常常选择围绕着数学教学设计,表面上来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数学知识,实际上是将数学作业内容限制在数学教材中,整体内容十分枯燥。同时,有的数学作业可以在数学教材上找到正确答案,学生不需要思考和分析,起不到数学练习的效果,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和提升。正是因为这样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导致了整个数学作业内容比较单调,难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程度也就变得比较低。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以双减政策为指导,设计趣味性数学作业

要想推动学生更加积极的面对和完成数学作业,那么第一点就是需要充分激发出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和动力。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常常会对带有趣味性的事物保持较大的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双减政策作为重要指导,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这也就要求教师需要充分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在数学作业中合理渗入趣味性因素,切实提升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让学生在自身数学兴趣的引导下而积极完成数学作业。

当讲解“分数除法”时,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改变以往那种简单的计算题形式,而是增加一些趣味故事,吸引学生,即设计“大家一起算一算”数学作业。第一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哪种类型课外书?咱们学校的图书馆里面有100本故事书,而美术绘本比故事书少2/5,故事书又比科幻书多1/4。你们能算一算咱们学校图书馆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吗?”由于考虑到学生喜欢看课外书的特点,学生对于这样的数学问题将会形成更大的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到完成该项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数学作业,趣味性得到了一定的加强,最终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本节的相关内容。

(二)以双减政策为依托,设计生活性数学作业

除了数学教材以外,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也可以成为教师设计和优化数学作业的重要素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双减政策作为重要依托,设计出具有生活性的数学作业。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找出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相联系的点,并且针对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围绕该点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适当延伸和拓展数学作业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数学视野,而且还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对于学生的数学成长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双减政策为引领,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

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和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只依靠一些简单的数学习题,学生可能只是停留在记忆层面,并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双减政策作为重要引领,设计出具有实践性的数学作业。这种形式不仅打破了书面形式的限制,更容易吸引到学生,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最终促进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到应用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当讲解“圆柱的表面积”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应用性的数学作业,即每一个学生在课下尝试动手制作一个圆柱模型,并且比一比看谁的作品更好看。与书面形式的数学作业相比,这种作业更容易吸引到学生,再加上学生的好胜心较强,他们也都积极参与到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等到下节课的时候,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分享自己的制作经历和思路。某个学生说自己先制作了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接着再将这三个部分拼接在一起就完成了。这时候,教师可以接着该学生的回答进行强化,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圆柱的侧面展开之后会变成一个长方形,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侧面积这个数学概念,本次的数学作业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以双减政策为参考,设计层次性数学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身边的生活学习环境都是不同的,看待和理解事物的角度也都是不同,决定了他们接受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慢也都是不同,他们之间不可避免的将会出现数学差异。为了减小这种数学差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双减政策作为重要参考,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数学作业。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课堂表现,合理的划分层次,并且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这种层次性的数学作业可以给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出更大的数学学习空间,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数学作业而得到不同程度上的个性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业的设计和优化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基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更需要深入探究和分析该政策,把握其本质,将其作为自身的作业设计理念,进而设计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数学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更多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推动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数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2(18):19.

[2]包碧宏.“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2(12):38-41.

[3]张卫星.“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J].教育科学论坛,2022(10):20-23.